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亲贤远佞
释义

基本介绍

【词目】亲贤远佞

【读音】qīn xián yuǎn nìng

【释义】佞:巧言谄媚的人。亲近有才能的贤人,疏远阿谀奉承的小人。

【出处】三国·蜀·诸葛亮《前出师表》:“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唐·韩愈《顺宗实录》卷三:“尔其尊师重傅,亲贤远佞,非道勿履,非礼勿行。”

【事例】

1.嘉靖亲近严嵩

2.宋高宗亲近秦桧

3.唐太宗亲近魏征

4.汉文帝亲近贾谊

5. 但愿皇上记着君子、小人之辨,亲贤远佞,那就是天下之福了。” ★高阳《慈禧全传》二十四

6. 三国刘禅未听取诸葛亮劝告。

前出师表

原文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1>,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2>,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3>。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4>,欲报之于陛下也<5>。诚宜开张圣听<6>,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7>;不宜妄自菲薄<8>,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9>。

宫中府中<10>,俱为一体,陟罚臧否<11>,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12>,宜付有司论其刑赏<13>,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14>,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15>,悉以咨之<16>,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17>,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18>,性行淑均<19>,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20>,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21>。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22>,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23>;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24>。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23>。侍中、尚书、长史、参军<25>,此悉贞良死节之臣<26>,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27>,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28>。先帝不以臣卑鄙<29>,猥自枉屈<30>,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31>。后值倾覆<32>,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33>,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34>。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35>;故五月渡泸<36>,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37>,攘除奸凶<38>,兴复汉室,还于旧都<39>。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40>。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41>,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42>。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43>,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全文解释

先帝开创大业还没有完成一半就中途去世了。现在天下分为三部分,益州人力疲惫民生凋敝,这实在是形势危急、存亡难料的关键时刻啊。然而侍奉守卫的大臣们在宫廷里毫不懈怠;忠诚有志的将士们在疆场上舍身忘死地战斗(的原因),这是因为他们追念先帝对他们的厚遇,想要报答在陛下您身上。陛下实在应该广开言路,听取群臣的意见,发扬光大先帝遗留下来的美德,振奋鼓舞志士们的勇气,不应该随便看轻自己,说话不恰当,以至于堵塞了忠臣劝谏的道路。

宫中、朝廷中,都是一个整体,奖惩功过、好坏,不应该因在宫中或在府中而异。如果有做奸邪事情,犯科条法令或者尽忠心做善事的人,应该交给主管的官判定他们受罚或者受赏,来显示陛下公正严明的治理,而不应当有偏袒和私心,使宫中和朝廷刑赏之法不同。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这都是些善良诚实的人,他们的志向和心思忠诚无二。因此先帝把他们选拔来给予(辅佐)陛下。我认为宫内的事情,无论事大事小,都应当拿来问问他们,然后施行。一定能够弥补缺点和疏漏之处,有很大好处。

将军向宠,性情品德善良平正,通晓军事,过去任用过他,先帝称赞说他能干,所以大家商议推举他为中部督。我认为军营里的事情,都拿去问问他,一定能够使军队团结和睦,好的坏的各得其所。

亲近贤臣,远离小人,这是先汉兴盛的原因;亲近小人,远离贤臣,这是后汉所以衰败的原因。先帝在世的时候,每次跟我谈论起这些事,没有一次不对桓帝、灵帝的昏庸误国表示慨叹和痛心遗憾的。侍中,尚书,长史,参军,这些都是坚贞可靠,能以死报国的忠臣,希望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这样汉室的兴盛,就可以计算日子等待了。

我本是个平民,在南阳亲自耕种,在乱世中苟且保全性命,不求在诸侯中扬名显贵。先帝不认为我身份低微,见识短浅,降低身份,委屈自己,三次到草庐来拜访我,拿当时的大事询问我,因此我深为感慨和奋激,于是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劳。后来遇到兵败,在兵败的时候接受重任,在危难的时候奉命出使东吴,那时以来已经有二十一年了。

先帝深知我做事严谨慎重,因此在临终的时候把国家大事嘱托给我。接受遗命以来,我早晚忧愁叹息,害怕托付没有成效,有损先帝的圣明。因此我五月率兵南渡泸水,深入到人烟稀少的地方。如今南方已经平定,兵器装备已经充足,应当奖赏率领三军,北伐平定中原,希望竭尽我平庸的才能,铲除奸邪凶恶的敌人,复兴汉朝王室,回到以前的都城。这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忠于陛下职责本分的事情。至于处理事情斟酌情理,有所兴革,毫无保留地进献忠言,就是郭攸之、费祎、董允的任务了。

希望陛下把讨伐奸臣,兴复汉室的任务交给我,如果不能完成,就治我的罪,用来告慰先帝的在天之灵。如果没有发扬圣德的忠言,那就责备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的怠慢,用来揭示他们的过失。陛下也应该自行谋划,询问治国的好道理,察明采纳正确的言论,深深地追念先帝的遗愿,我就受恩、感激不尽了。

现在我要出征远离陛下,面对着表文眼泪滴落,(激动地)不知道说了什么。

单字解释

<1>先帝:指蜀昭烈帝刘备。崩殂(cú粗阳):天子之死曰“崩”;殂,也是死的意思。

<2>益州:汉行政区域十三刺史部之一,地有今四川省,甘肃省和陕西省一带,当时治所在成都,这里指蜀汉。疲弊:贫弱。

<3>诚:确实是。秋:时候,日子。古人多以“秋”称多事之时。

<4>盖:发语词。追:追想。殊遇:优待。

<5>报:报答。陛下:对皇帝的称词。

<6>宜:应该。开张圣听:扩大圣明的听闻。圣:古时对皇上的尊称。

<7>恢弘:发扬扩大。

<8>妄自菲薄:毫无理由地自己轻视自己。

<9>引喻失义:说话不恰当。路:途径。

<10>宫中:指宫庭内朝中的亲近侍臣,如文中的侍中、侍郎之类。府中:指丞相府中的官吏,如文中的长史、参军等。

<11>陟(zhì秩):升官进位。臧否(zāng pǐ脏匹):好坏、善恶。

<12>作奸:做奸邪事情。犯科:触犯法律中的科条。及:或。为:做。忠善:好事。

<13>有司:有关的专管官署或官吏。论:判定。

<14>侍中、侍郎:都是皇帝左右的亲近侍臣,不仅随从出入,还备顾问。侍郎,即黄门侍郎。郭攸之:南阳人,性和顺,先后与费祎、董允同为侍中。费祎(yī衣):字文伟,江夏鄳(盲meng)人,后主即位时为黄门侍郎,后迁侍中,位至大将军,录尚书事。延熙十年,被魏降人郭偱刺死。董允:字休昭,后主即位时为黄门侍郎,寻迁侍中,以能抑制宦官黄皓,对后主多有匡助,以侍中兼尚书令。

<15>愚:“我”的谦称。以为:认为。无:无论。

<16>悉:都。咨:询问。

<17>裨补阙漏:弥补缺点和疏漏之处。

<18>向宠:蜀大臣向朗的兄子,后主时先后任中部督和中领军。

<19>性:性格。行:品行。淑均:善良公平。

<20>试用于昔日:指向宠曾随刘备伐吴,秭归兵败,唯他的营垒得到保全。

<21>举宠为督:当时蜀大臣拟推举向宠为中部督,主管宫廷禁军的事务。

<22>行阵:指部队。

<23>先汉:犹言前汉,西汉。

<24>后汉:指东汉。倾颓:倾覆、颓败。

<25>痛恨:遗憾。桓:东汉桓帝刘志。灵:东汉灵帝刘宏。

<26>侍中:指郭攸之和费祎。尚书:协助皇帝处理公文政务的官吏,此指陈震。长史:丞相府主要佐官,此指张裔。参军:丞相府主管军务的佐官,此指蒋琬,诸葛亮死后继为尚书令,统领国事。

<27>贞良:坚贞诚实。良,忠诚坦白。死节:以死报国的气节。

计日而待:指很快就会到来。

<28>躬:亲自。南阳:汉郡名,治所在宛(今河南省南阳市)。苟全:苟且保全。

<29>求:追求。闻达:有名声。

<30>卑鄙:地位低下,少见识。

<31>猥(wěi):谦词。谦卑地。枉屈:屈尊的意思。

<32>许:答应。驱驰:喻为人效劳。

<33>值:遇上。倾覆:指建安十三年(208),曹操南侵荆州时,刘备在当阳长坂被击破一事。这两句指刘备当阳兵败,退至夏口(在今湖北省武汉市),派诸葛亮到孙权处求助,开始孙刘的第一次联合。

<34>寄:托付。这句指刘备东伐孙吴,在秭归被吴将陆逊击败,退居白帝。章武三年(223)四月,刘备病死永安宫(故址在今四川省奉节县东),临终托孤于诸葛亮,要他辅助后主刘禅,讨魏兴汉。夙夜:日夜。

<35>伤:有损。明:英明。

<36>五月渡泸:建兴三年(225)南中诸郡反叛,诸葛亮率军出征,渡过泸水,平定南中四郡。泸,泸水,即金沙江。不毛:荒凉偏僻的地方。

<37>驽钝:这里以劣马(驽)和不锋利的刀(钝)来比喻才能的平庸。

<38>攘除:铲除,排除。奸凶:指曹魏。

<39>旧都:指汉朝曾建都的长安和洛阳。

<40>斟酌损益:斟情酌理,有所兴革。

<41>进:奉上。尽:完全。

<42>托:交付,托付。第一个效:效力的机会。第二个效:功效,成效。治:处罚。灵:在天之灵。

<43>慢:怠慢失职。

时代意义

“亲贤远佞”的时代意义

圣贤,框扶社稷之才,造福于民;奸佞,败坏朝纲之辈,祸国殃民。亲贤远佞者,乃明君、圣君也,能创造一个繁荣盛世;忠奸不辨,贤佞不分者,昏庸之君也,能腐朽一个社会。亲贤远佞,无论是在古代的君主社会,还是在今天的民主时代;无论是在官场,还是在商场,或是平头百姓的生活圈子里,亲贤远佞都是同样的道理。这就是本文所研究的亲贤远佞之时代意识和现实意识。

一、“亲贤远佞”的含义理解

“亲贤远佞”一词来源于诸葛亮的《出师表》,由“亲贤臣,远小人”一句演变而来。佞,即奸佞、小人之意。“亲贤远佞”是专为劝谏古代君王明忠奸、辨贤佞而用,即亲近有才能的贤人,疏远阿谀奉承的小人。曾有学者这样评价《出师表》:“看《出师表》不流泪者,必为不忠”。可见,诸葛亮先生是何等的苦口波心啊,然这阿斗刘禅,又何以不能理解这“亲贤远佞”的道理呢?其实,这“亲贤远佞”的道理也并不难理解,莫说是他一位君主,就连一般的平头百姓都知道:是贤臣就亲近他、重用他,是小人就远离他、并除掉他,多简单的一个道理呀。然而,要理解这一道理并不难,难就难在贤臣与小人该如何去识别,这才是关键的关键。

二、“亲贤远佞”的文化烙印

在我国历史上,凡能亲贤远佞者,必能开创一个繁荣昌盛的盛世,如我国的盛唐时期,因有纳谏如流的一代圣君李世民,便有了敢于死谏的魏征,于是开创了“贞观之治”的盛世时代。又如汉朝的“文景之治”、清朝的“康乾盛世”等,每一个盛世时代的出现,绝不是偶然,总会有一位亲贤远佞的圣君出现。反之,每一个朝代灭亡的轨迹,也都是忠奸不分、贤佞不辩的昏庸之君放权于奸佞,不断迫害忠臣,的结果,最典型的如安禄山判乱、魏忠贤当权以及岳飞、戚继光之死等。在新中国的现代史上,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动乱,也是毛泽东晚年时期“四人帮”这一伙奸佞作乱的结果。同样,一个企业的兴衰成败也离不开一个亲贤远佞的英明领导。

三、古今“亲贤远佞”的典范

所谓一代之治,必有一代人才治之;一代圣君,必有一代贤才辅之,这已是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在我国五千年的文明史上,亲贤远佞,得到贤臣辅助,开创一代繁荣盛世的典范很多,笔者认为,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周文王、刘备和李世民。

3.1 文王圣贤太公辅。纣无道,天下起而伐之。在商纣统治时期,无道纣王的“亲佞害贤”,在奸佞的怂恿和煽动下,贤臣被大量残害,朝纲败坏,社会极度混乱,天下民怨四起。在众多的伐纣义军中,唯有周文王堪称圣贤君主,最能亲贤远佞,于是便得到了一代奇才姜子牙的辅佐。其时,姜太已年逾八十,由于未遇圣君,他也苦等了八十年。这便是“太公八十遇文王”的故事。得遇周文王后,太公深感知遇知恩,在辅佐文王的四十年里,可谓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终于辅佐文王开创了一个和平盛世。

3.2 刘玄德三顾茅庐。卧龙刍凤得其一者可平天下,这是时下仁人志仕对一代奇才诸葛亮治国策略的评价。然而,在刘备身边的一些人,很是不理解他为什么要对一个山野村夫如此的礼贤下仕,一顾、二顾还三顾。用张飞的话说,“一山野村夫而已,何必大哥亲自前往,我等用一根麻绳绑将而来便是”。事实证明,刘备是正确的。如何没有他的“三顾茅庐”,就不可能得到诸葛亮这位治世奇才,也不会有后来“三足鼎立”的局面,更不可能有刘备的帝王之位。

3.3 李世民巧除奸佞。李世民敢于纳谏,得到魏征、徐茂公、秦叔宝等一干贤臣良将的鼎力辅佐,开创了史称“贞观之治”的大唐盛世,可谓是亲贤远佞的典范。在李世民的君主生涯里,敢于冒死直谏的魏征经常提醒他要亲贤远佞,但谁是贤臣呢?他经常对身边的每一个进行细致的观查和分析,像魏征这等鞠躬尽瘁的,自然就是贤臣。那谁又是小人呢?平时虽有人贤臣良将经常进言说身边某人是奸佞,须及早除掉,但又苦于没有证据,他无法确认。有一次,他带领身边的亲信到城里视察民情,走到一棵弯树下,他便对这棵弯树评论了一番:哎呀,这棵树怎么长得这么弯呢,真是百无一用。这时,身边的一名亲信连忙接过话题,也是把这棵弯树好好地评论了一番,他评论得比李世民更加的锐利,比入木三分还要入木三分。行罢,又遇见一棵高大毕直的树,李世民又故意地把这棵树评论一番。还是那位亲信抢先接过话题,也把这棵树好好的评论了一番,他评论得还是比李世民的要更加细腻,更加的入木三分。就这样,李世民马上证实了这位很会讨好主子的奸佞,并果断地除掉了他。

四、“亲贤远佞”的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

4.1 以史为鉴正后人。在古代的君主专政制度下,“亲贤远佞”是专门为劝谏君主的专用名词。在汉朝时期,曾有汉文帝“宣室求贤访逐臣”的故事,只可惜他是“不问苍生问鬼神”。这是典型的对贤才的遭踏,后人才有“可怜夜半虑前席”的感叹。在民主社会的今天,选什么样的人、用什么样的人,直接关系到党的兴衰成亡,关系到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成败。因此,充分了解“亲贤远佞”的历史文化烙印,在班子建设、民主决策等工作中,广泛做到“亲贤远佞”,全面营造一个尊重人才、激励人才、关心人才、善用人才的良好环境,对于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加快推进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时代意义。

4.2 注重关心老实人。党的十七大以来,中央组织部提出了要注重关心关注老实人的用人导向,强调“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钻营者得利”,这是对新时代“亲贤远佞”的诠释。所谓老实人,就是那些老实做人、扎实干事、不跑不要、不拍不钻、不圆不滑的人,这里的“老实人”虽不完全像“亲贤远佞”所指的那样大圣大贤,但至少与其“贤”是具有相同性质的。因此,“亲贤远佞”在领导干部识用、用人的具体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识和警醒意义。

4.3 以德为先德为重。孔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从星共之。”又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可见,德政在古代治国评天下的重要性。在今天,以德治国同样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工程中,人才是一种资源,是一种产品,有德有才堪称优品,有德无才是次品,无德无才是废品,有才无德是危险品。无德者,善钻营投机,为人圆滑狡诈,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仍“亲贤远佞”之“佞”,是为危险品也。以德为先是新时期党选人用人的基础导向和要求,更是新时期领导干部为政“亲贤远佞”的基本准则。

4.4 亲贤远佞人人实用。在我们的现实的生活中,亲贤远佞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老人常告诉我们:“不是泥黄不烂路,不是亲的不害人”,说明在我们生活的圈子里、朋友之间、伙伴之间、搭档之间,同样有忠奸和贤佞的存在。中国是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重感情、重仁义是我们的优点,但也是我们容易被奸佞之人利用的弱点,如在传销的陷阱里,总是亲连亲、戚连戚地不断陷进去。这有两种现象:一种是出于好意的,牵线者本身不知道自己陷入传销的情况下,为了肥水不流外人田,让亲戚朋友有财一起发,有钱一起挣,于是尽量把自己的亲戚朋友都拉进去,这也是人的一种自私心里,是好意的自私。另一种是他本人已经知道身陷传销的圈套后,为了从发展下属方面提取报酬,以弥补自己的损失,而别人又不容易上钩,就只好从自己的亲朋好友下手了。这就是我们身边“亲贤远佞”的现实意义。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4 4: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