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撬开苹果 |
释义 | 《撬开苹果》只是一本非官方的商业传记。撰写此书的早期,苹果公司公关部给作者打电话表示,苹果公司对《撬开苹果》不给予官方认可。当时作者认为自己很可能会惹上官司,因为之前撰写乔布斯传记的大部分作者都遭到了乔布斯的起诉;但实际情况比作者预料的要好。苹果公司并没有威胁作者,而是设法弄清楚作者究竟打算在书中写什么内容。作者设法让他们相信《撬开苹果》整体的角度是积极的,最重要的是,将以乔布斯崇拜者的身份撰写此书,而不是像先前的很多传记一样揭秘他的生活。 撬开苹果作者:(美)卡尼 著,邱绪萍,王进奎 译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年11月 开本:16 ISBN:730009830 页数:202 装帧:平装 版次:1 编号:2184539-34919 定价:38元 编辑推荐乔布斯精彩语录:不要害怕成为榜样。领导者和追随者的区别在于创新。G4 Cube就是世界上最酷的电脑!尝试为这个世界带来点有意义的事情。我们从不以偷窃别人的伟大作品为耻!自从我来了苹果之后,没有人胆敢吞并我们。我是世界上唯一尝到一年之内输掉2.5亿美元滋味的人。只有对一千件事情说“不”,才能确保我们不会误入歧途或浪费过多尝试。 作者简介利安德·卡尼(Leander Kahney)美国权威科技杂志《连线》总编,数十年来一直跟进苹果公司的发展,热门博客“Cult of Mac”的写手,曾出版过苹果粉丝五星级天书《MAC膜拜》(The Cult of Mac)和《iPod 膜拜》(Cult of iPod)。 目录引言 第一章“我们要有焦点!做我们擅长的事。” 第二章“真是一群饭桶!” 第三章“艺术家总是在自己的杰作上签名。” 第四章“人要么是天才,要么是笨蛋!” 第五章“你想一辈子卖糖水,还是改变世界?” 第六章“我们从不以偷窃别人的伟大作品为耻!” 第七章“软件就是用户体验。” 第八章“我要拥有和控制最主要的技术!” 内容提要本书从1996年乔布斯以临时首席执行官(interim-CEO,iCEO)的身份重返苹果公司开始讲起。但是,对于早期诸如苹果二代或者最初的麦金塔电脑之类项目的一些细节情况,本书也有提及,尤其是那些可以说明乔布斯所持原则的项目。 苹果公司本身并没有参与本书的撰写工作。本书只是一本非官方的商业传记。撰写此书的早期,苹果公司公关部给作者打电话表示,苹果公司对本书不给予官方认可。当时作者认为自己很可能会惹上官司,因为之前撰写乔布斯传记的大部分作者都遭到了乔布斯的起诉;但实际情况比作者预料的要好。苹果公司并没有威胁作者,而是设法弄清楚作者究竟打算在书中写什么内容。作者设法让他们相信本书整体的角度是积极的,最重要的是,将以乔布斯崇拜者的身份撰写此书,而不是像先前的很多传记一样揭秘他的生活。自此之后,尽管由于作者在《连线》杂志(Wired)工作的缘故,每天都要与苹果公司公关部打交道,但他们再也没有和作者谈论过此事。 书评写乔布斯的书很多,但本书的特质在于,作者从乔布斯的性格气质入手,生动地呈现出一个特立独行的企业家形象。在本书中乔布斯不再是神,而是一个真实生动的人。本书的价值在于,你从中得到的启发恰好是你不必仿效乔布斯,而是做好你自己。伟大的企业家能够从任何类型的人中产生。 ——石涛亚马逊(中国)副总裁 仔细想想,我们对乔布斯的了解到底有多少呢?这多少要归功于苹果的公关部,因为他们几乎起诉了大多数为乔布斯写传记的作者。这本书的独到之处在于作者没有去详尽挖掘乔布斯的生平往事,而是尽了全力去分析乔布斯的性格和他目前取得的成功之间的关系,正如作者在书中谈到的那样——这就是一个将自己个性特征转变为企业哲学的人。 ——刘湘明《IT经理世界》总编 苹果公司CEO、皮克斯动画工作室创始人斯蒂夫·乔布斯,在他那传奇般的硅谷生涯中,其鲜明的个性已在世人心中打上了深深的烙印。在这本传记中,作者长期跟进乔布斯的工作与生活,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粗暴、随意贬低员工的乔布斯,一个有着无限工作热情、对细节狂热追求的乔布斯,一个向往完美、屡获殊荣的乔布斯,一个以满足顾客真正需求为己任的乔布斯。 ——《出版者周刊》(Publisher’sWeekly) “苹果公司开始了科技史上第二次最引人注目的演出,它传奇般的复苏之路让人难以忘怀。” ——Google总裁埃里克·施密特 “苹果公司一直致力于生产消费者想用的产品。乔布斯似乎总能够了解行业下一步会向什么方向发展。他拥有难以置信的品位。” ——微软公司创始人比尔·盖茨 “我十分推崇苹果公司的乔布斯,他在将创新商业化方面的成绩非常让人敬佩。” ——波音公司CEO詹姆斯·迈克纳尼 “苹果公司是一万个乔布斯的集合体,乔布斯就是镜子里的苹果公司。” ——前苹果公司CEO吉尔·阿梅里奥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