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巧实力外交
释义

基本含义及背景

“巧实力”一词最早由(美国)安全与和平研究所高级研究员苏珊尼·诺瑟提出。强调综合运用硬实力和软实力来实现美国外交目标。

巧实力既不是硬实力,也不是软实力。巧实力是综合了硬实力和软实力的一个整体的战略,是力量的基地,也是要实现美国目标的“工具箱”。

它既强调强大的军事力量的必要性,同时也极大地关注联盟、伙伴关系和各个层次的机制,目的就是扩大美国的影响力和建立美国行为的合法性。

向全世界提供公共产品就是这一战略的核心,因为这能使美国的压倒一切的实力和世界其他地方的利益和价值观达成一致。

“巧实力”就是巧妙的利用一切可用的“软实力”和“硬实力”,即运用外交、经济、军事、政治、法律和文化等各种手段的组合来维护本国利益的能力。

美国要通过三种方式影响别国:强制性威胁(大棒)、诱惑或补偿(胡萝卜)、吸引和合作。

此战略的提出基于如下背景:以前布什政府过分强调军事打击,使美国深陷伊拉克战争泥潭;同时,美国国内遭受严重的经济危机,利益损失巨大。采取此战略意在使其他国家服从于美设想的国际秩序,以最小的代价实现美国利益最大化。

时事链接

2004年,苏珊尼在《外交》杂志上发表题为“巧实力”的论文,文章称,“9.11”事件之后,保守主义者打着自由国际主义的旗号,实行侵略性的单边主义战略,宣称要扩展人权和民主。但是布什政府采取的军事危险政策同他们声称的理念根本不相符。“必须实行这样一种外交政策,不仅能更有效地反击恐怖主义,而且能走得更远,通过灵巧地运用各种力量,在一个稳定的盟友、机构和框架中促进美国的利益。”苏珊尼认为“巧实力”战略是威尔逊、罗斯福、杜鲁门和肯尼迪奉行的自由国际主义理论延伸。

2006年1月,哈佛大学教授、著名学者约瑟夫·奈在《外交》杂志上发表题为“重新思考软实力”的文章,

文章称“单独依靠硬实力或软实力都是错误的。将它们有效结合起来可以称作巧实力。”

2007年美国前副国务卿阿米蒂奇和著名学者约瑟夫·奈发表了题为《巧实力战略》的研究报告,明确提出运用“巧实力”进行对外战略转型,帮助美国摆脱当前困境,重振全球领导地位。

2009年1月,美国国务卿希拉里提出,美国将采取“巧实力”战略来处理国际关系。

“巧实力”的内涵

“巧实力”这一概念是由国际关系理论新自由主义学派代表人物约瑟夫·奈系统地引入国家对外政策的。他在不久前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解释了“巧实力”与“硬实力”和“软实力”三者的关系。他说,一国的综合国力包括“硬实力”(即支配性实力,如基本资源、军事力量、经济力量、科技力量等)和“软实力”(即精神性力量,如国家凝聚力、文化和意识形态方面的受认同程度等)。简单说,“软实力”就是通过吸引而非强迫或者“硬实力”付出来得到你想要得到东西的能力,而将“软实力”与“硬实力”巧妙结合便是“巧实力”。 奈与布什政府前副国务卿理查德·阿米蒂奇在华盛顿智库——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共同主持由民主、共和两党支持的“巧实力委员会”。这个由现任国会参、众两院议员、往届政府官员、退役将军、商界精英等20人组成的委员会发表的题为《一个更加聪明和更加牢固的美国》的研究报告,建议美国新政府在对外政策方面加大对五个关键领域的投入力度,通过“巧实力”的正确运用,构建一个能够应对全球挑战的框架,以期“延长和保持美国的优势”,使美国成为一个“更加聪明的大国”。 这五个领域就是:加强同盟友、合作伙伴及国际组织的关系,使其为美国利益服务,帮助美国应对21世纪的挑战;支持全球发展及其他国家和地区民生的改善;推动公共外交,重视青年交流;推动经济一体化,使不发达国家或地区享受到自由贸易的好处;推动技术创新,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美国应在解决方案的开发创新方面发挥领导作用。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0:3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