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巧设疑问法 |
释义 | 巧设疑问法,就是在行文时,逐层设置几个关键性的疑问,让下文的叙述来作解答,从而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的写作方法。 例如,曹雪芹的《葫芦僧判断葫芦案》(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语文》第六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就设置了贾雨村和门子两个人物的一问一答,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方才何故不发签?”引出门子的回答中提起“护官符”;“何为‘护官符’?”引出门子答话后“献符”;“这样说来,却怎么了结此案?”引起门子的“叙案情”;“只目今,这官司如何判断才好?”引出门子答话后“献策”,即以权压人,以神惑众,以钱收买。 使用巧设疑问法时要注意两点:一是单个设问,可用作题目,或用于全文之首,以引起全文,并围绕这一设问作文章,不可旁枝过蔓。二是多个设问,要围绕一个中心,否则将扰乱文章的真正重点。 巧设疑问法的特点是引起读者思考,前后贯通,条理清晰,结构紧凑。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