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侨港镇 |
释义 | 侨港镇隶属北海市银海区,位于北海南海岸,侨港镇的地理坐标是东经109°07’,北纬20°25’东起银滩中路,西接银滩西区,北至金海岸大道,南临北部湾。基地位于北海市银海区的南边岭海湾,总面积1.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2万人。 简介侨港镇所在的银滩早在2000年前就成为中国著名的“海上丝绸之路”的两个始发港之一。长期对外开放的历史,为侨港镇积淀了浓厚了文化底蕴,也为侨港镇旅游创造了一笔宝贵的财富。国务院1992年10月4日批准建立的北海银滩国家旅游度假区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使侨港镇演变成极具情调的滨海城市。 旅游资源地处亚热带,气候温暖湿润,空气清新,每立方厘米空气中的负离子含量高达2500~5000个,比内陆城市高出50--100倍;处于著名的银滩为代表的海滨带中部,风光旖旎,具有发展滨海旅游业“海水、阳光、沙滩”的全部要素;主要有:滨海类、风光类、人文类、古迹类四大旅游资源。 地理位置侨港镇位于北海市银海区的南边岭海湾,是广西唯一以安置归侨为主的镇级行政区域。侨港镇位于北海市银海区南边岭海湾,占地约1.1平方公里,内有侨港半岛渔业码头约40万平方米,小镇常住人口约2万人,主要产业以海洋渔业、水产品加工业和旅游业为主。 主要产业主要产业是海洋捕捞业和水产品加工业。拥有800多艘总马力16.2万匹和类渔船,年捕捞量达10万吨以上,年水产品加工达8万吨,是广西最大的海产品深加工基地和北海市重要渔业生产基地。20世纪九十年代末,为了帮助从越南归国回到北海的8000多旅越难侨发展生产建设家园,中国政府拨款2908万元人民币,联合国难民署资助785万美元,建起52幢1000多套居民楼,总建筑面积93739平方米,并相继配套建设了学校2间,医院1家,渔港(内外港各1个,港池总面积39万平方米)、船厂、渔业生产公司以及供水、供电、道路街道生产生活配套设施。建镇20多年来,侨港镇立足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优势产业,大手笔书写"渔"、"侨"两篇文章,实现了由渔业建镇到渔业兴镇的跨越。经济强劲发展,渔船由建镇当年676艘小帆船,发展到总功率16.2万千瓦的近千艘机动渔船,年渔业产量10万吨以上,产值3亿多元。建成了总投资7000多万元的广西最大海产品深加工基地。第三产业蓬勃发展。其中引进了总投资3亿元的旧城改造项目,主打"中越风情"的餐饮、购物、海上休闲、旅业一派兴旺,呈现了一产引领,二、三产齐头并进的可持续发展格局。2004年全镇GDP28307万元,比上年增长16.9%,财政收入816.4万元,比上年增长34.7%,渔农民人均收入3598元,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近年来先后被评为全国侨务、侨联、计生工作先进集体、自治区文明镇等。全镇社会稳定,归侨安居乐业。 海 、滩 、岛 、湖 、山 、林自然风光和众多的历史人文景观,构成一幅幅迷人、醉人的画面,以滩长平、沙细白、水温净、浪柔软、无鲨鱼、无污染的特点称奇于世,为中国的35个王牌景点之一,享有“中国第一滩”的美誉。侨港镇近海盛产珍珠,是著名的“南珠”之乡。 历史传说“献珠求媚”从秦始皇开始,朝廷皇帝开始接受合浦地方官吏屠瞧献珠,到东汉桂阳太守文砻向汉顺帝“献珠求媚”。西汉时期,皇族诸侯广泛使用珍珠,衣、住、行都以珍珠为饰,作为尊贵的象征。汉高祖为了追逐一颗珍珠,竟置卑礼法于不顾,不择手段据为己有,可见珍珠在朝野上的份量了。珍珠代表着封建社会权贵地位、权力、金钱和身份,平民以珠为幸福、平安、吉祥之喜。致有“富者以多珠为荣,贫者以无珠为耻。”萨都刺史作诗:“昨日官家请宴是,御罗清幅插珠花。”白居易《长恨歌》:“花细委地无人及,翠翘金桂珠搔头”。现北京故宫博物馆。历史博物馆明代凤冠两顶,共有5000多粒珍珠。由于珍珠作为贡品,具有特殊社会地位和价值,历史上人们形成了对珍珠首饰喜爱。对珍珠资源开发过度,资源枯竭。 “牛衣对泣”传说故事自于西汉建始元年,谏议大夫王章,因直言而得罪了专权皇后亲兄,被诬陷冤杀,家产没收,全家流放合浦,王章因落魂而消沉,贫困交迫,睡在牛御寒用的茅衣中哭泣。王妻是位有见识的女强人,见到丈夫一副可怜相,严厉批评丈夫毫无男子气概,鼓励他奋发图强,在妻子的帮助下,王章立志自强,当了大官之后,又因控告皇亲国戚,再次招来杀身之祸。王妻与儿子定居合浦后从事经营珍珠生意,数年后,家财丰润,年老回乡后,在老家泰山太守帮助下,用巨款赎还家产,富甲一方,这就是“牛衣对泣”故事的由来。 公元130年后汉时期,会稽上虞人盂尝迁任合浦太守,看见合浦一带很少生产粮食,但海产珍珠非常出名,合浦郡与交趾(今越南)相邻,珠民用珠与交趾边民交换粮食,因为地方官为中饱私囊,强迫珠民濒年滥采珍珠,珍珠贝苗几乎灭绝。也就是“珠渐徒交趾”之说。盂尝太守上任后,革除敝政,对于珍珠自然资源采取了措施。因此海里的珍珠又得到了繁衍。合浦南珠又得到发展,当时群众中广泛流传“去珠复还”,也就是流传中“珠还合浦”故事的由来。 从晋代起,近100多年来坚持有计划地采集珍珠,在南珠的发展史上,到达了高峰时期。到唐代高宗永徽6年冬,唐高宗下令停止向朝廷贡珠,元宗开元二年全面禁止采珠,当时珍珠价值相当高,晋代有名的大豪富石崇任交州采访使时,到“广西博白县,遇见身价连城大美人绿珠,绿珠的天姿国色,倾倒了石崇,石崇不借代价,用三斛珍珠买绿珠为妾,石财用珠买美,一直传为美谈。在晋代60年中,合浦沿海地区珍珠资源得到有效保护,珍贝得到繁衍生息。到了唐代宗时期,认为国泰民安,一片升平,合浦南珠,实乃国家之宝,无须封禁,应臣请采进。公元806年郡国开始向朝廷贡献明珠,到唐懿宗威通四年,完全取消采珠禁令,任百姓采取,不得止约,合浦珍珠贸易相当兴旺,属岭南五大珍珠市场之一。 神话传说象鼻山的传说相传天皇玉帝带着天兵天将走过桂林,把这里的房屋田地几乎踏平。这时天兵队伍中的一头大象不幸病倒,玉帝便弃之不管,继续前行。桂林的一位医术高明的老医生,看见大象很可怜,便帮它治病。大象病好后,为了报答治病之恩。决心留在人间,帮助桂林老百姓重整家园。玉帝知道后大怒,派天兵天将来抓神象治罪。双方奋战数天,在一次战斗间歇,大象血迹斑斑,口干舌燥,来到漓江边饮水,托塔李天王趁机悄悄用一把宝剑从大象的背部插下。大象死了,但它没有倒下,永远留在了桂林。 望夫石的传说古时候,有个穷苦的船家,夫妻两人靠撑船为生,有一次船到这里因为漓江水汰浅,上不了滩,只好泊船于此,等候水涨。这时,夫妻俩和一个婴儿,只剩下一斗米了,再等下去,就会一家饿死。船家天天爬上江边的山顶,遥望上游,希望有熟悉的船到来,得到帮助。最后一天,米没有了,他也回不来了。妻子背着婴儿上山寻夫,看见丈夫呆呆地站在山顶上,化成了石头。妻子一急,也化成了石头。山顶上那像人的石头叫仙人石,就是丈夫。山腰的石头叫望夫石,那就是妻子。 书童山的传说相传以前有条蛟龙常在这一带危害百姓,谁也制服不了它。有位书童从他的老师文曲星那里得到一部能降伏妖魔鬼怪的天书。他手捧天书,到处为人民做好事。一次,书童游漓江,看见蛟龙在这里作恶,于是立刻把天书捧在手里,蛟龙见后瘫软下来,横躺在漓江中,一动也不动了。书童怕蛟龙装死,以后再危害人民,因此捧着天书,永远站在阳朔的漓江边,变成了这座书童山。 侨港旧城改造工程侨港镇成立于1979年6月2日,是当时国家为安置大批进入北海口岸的越南侨民,设置兴建起来的的广西惟一一个以安置归侨为主的镇级行政区域。该镇位于北海市银海区南面海岸上的南边岭海湾,距北海市区中心7公里。辖区面积1.1平方公里,下辖3个居委会,1个村委会。总人口近2万人,其中归侨侨眷占90%以上。 20世纪七十年代末起,为了帮助从越南归国回到北海的8000多旅越难侨发展生产建设家园,我国政府拨款2908万元人民币,联合国难民署资助785万美元,建起52幢1000多套居民楼,总建筑面积93739平方米,并相继配套建设了学校2间,医院1家,渔港(内外港各1个,港池总面积39万平方米)、船厂、渔业生产公司以及供水、供电、道路街道生产生活配套设施。 但这些房屋受当时条件的限制,其建筑均为砖水泥预制板结构,户型多为40平方米左右。目前,侨民所居住的房子大多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建造的,房屋已变得破烂不堪,房屋结构多出出现裂缝,有的成了危房。侨民的住房问题,不仅关系到侨胞生产生活和安全,也影响地方经济的发展。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和广西北部经济区开发建设的进一步加快,银海区把侨港旧城改造作为对接东盟,参与北部湾经济区开发建设的一个重要项目,并于去年底正式启动项目建设。据侨港旧城改造建设项目指挥部工作人员介绍,正在建设中的侨港旧城改造建设项目,总投资80亿元人民币,占地面积2.6平方公里,涉及人口5万多人。项目通过引资方式进行开发建设。为提高项目建设带动作用,建设范围除包含整个侨港镇辖区外,与之相邻的银滩镇亚平村、电建设村也一并纳入进行规划建设。建成后的侨港新城,成为集居住、商贸、旅游、休闲于一体的新侨乡。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