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桥冲镇
释义

桥冲镇,地处广东省陆丰市乌坎港游南岸,总面积66平方公里,地势北部较平坦,东南部小山连绵,因地制宜开发水产养殖业和畜牧业,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养鱼、养蚝、养虾、养蟹、养鸡等商品生产基地,素有“虾米之乡”之称。

乡镇简介

桥冲镇地处广东省陆丰市乌坎港游南岸,与博美镇隔河相望,东邻褐北、南塘镇,北临乌坎港。全镇总面积66平方公里,2005年总人口4.05万人。辖9个村委会。镇政府设在桥冲墟(其桥冲墟百分之九十人口姓卓)。地势北部较平坦,东南部小山连绵,坡地起伏。

行政区划

桥冲镇下辖村白沙村,石东村,东竹村,溪碧村,湖石村,桥冲村,后冲村,下塘村,禾潭村,大塘村。

交通通讯

桥冲镇交通方便。公路直通博美镇与国道324线相接,东部公路通南塘镇与省道内隆公路相通,南面直通碣石、碣北两镇。电力照明、邮电、通信完善。

经济状况

桥冲镇素有“虾米之乡”之称。产业以农业为主,工业为辅。该镇以“三高”农业为依托,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主要农产品有水稻、番薯、甘蔗、荔枝、鱼、虾、膏蟹等。传名甚远。肉美味香的“白沙乌鱼”、皮薄肉白丰满的“乌石油麻”,出于此地。水产养殖面积368公顷。2005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4415万元,人均年收入达1000元。

桥冲镇城镇建设日新月异。能源充足,供电、供水丰富,通讯发达。桥冲镇资源丰富,经济形成以工业、渔业为主,商贸、农盐业并举的产业结构。全镇拥有各类集体、私营工业企业1200多家,主要产品有圣诞系列产品、竹桂扇、玩具、麦秸贴画、家具、服装、扬声器、生日蜡烛等,远销中国外。2000年全镇实现工业总产值5.2亿元。渔业连年获得丰收,其海产品主要有龙虾、对虾、鲈鱼、鱿鱼、鳗鱼、膏蟹等,2000年渔业产量达6.5万吨,产值4.4亿元。

桥冲镇素有“虾米之乡”之称。产业以农业为主,工业为辅。桥冲镇以“三高”农业为依托,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主要农产品有水稻、番薯、甘蔗、荔枝、鱼、虾、膏蟹等,传名甚远。肉美味香的“白沙乌鱼”、皮薄肉白丰满的“乌石油麻”,出于此地。水产养殖面积368公顷。全镇工农业总产值4415万元,人均年收入达1000元。

桥冲镇盛产粮食,利用本地自然资源优势,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发展“三高”农业,因地制宜开发水产养殖业和畜牧业,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养鱼、养蚝、养虾、养蟹、养鸡等商品生产基地。全镇有养鸡专业户720多户,养鸡场120多个,肉鸡饲养量达400多万只、创产值2000多万元;海淡水养殖面积达600多公顷,年创产值800多万元。全镇社会总产值4920万元,人均年收入1100元。

桥冲镇坚持捕捞、养殖并举,促进海洋渔业的持续发展。在巩固捕捞作业方面,致力发展股份制渔业。全镇有各类股份制生产渔船570艘,总吨位18721吨,总功率 43685千瓦,其中单拖渔轮290艘,总吨位17826吨,总功率39097千瓦,盛产龙虾、对虾、石斑、马鲛、鲻鱼、鳗鱼、墨鱼等海产品,海产品日登场量达到550吨。桥冲镇在巩固捕捞作业的同时,认真执行伏季休渔制度,在发展养殖业方面,充分利用沿海滩涂宽阔的优势,不断发展扩大养殖基地。现已先后办起了海马、鲍鱼、海胆、对虾、贻贝、优质鱼等一定规模的海水养殖基地。

桥冲镇积极改善投资环境,加快工业发展步伐,走以工兴镇的路子。与香港天安国际有限公司合作兴建中的广东亚太工业城,占地7平方公里,投资总额超百亿港元。拟建印染、纺织、服装及其配套工业企业上百家,全部投产后年工业产值可达百亿元。

基础设施

桥冲镇加大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长600米的桥冲大桥已建成通车;面积3100平方米的综合市场己交付使用,新办了一条服务农村的农民贸易街;医疗、保健设施较为齐全的卫生院、敬老院各一所。

汕尾陆丰桥冲镇切实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改变桥冲交通落后面貌、彻底解决群众“行路难”的问题,桥冲镇在2004年基本实现村村通水泥路的基础上,2006年继续加大交通设施建设力度,4月份,桥冲镇路段路基扩修工程8.4公里;7月份,香港同胞卓木胜先生慷慨捐款70万元,动工铺设桥冲至博美路段水泥路面2.3公里,8月中旬全面完成该路段建设工程。

桥冲镇高度重视水利设施建设,多渠道增加投入,2007年来共投入资金150多万元,有力地推进了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改善了农民生产用水条件。为切实解决群众“饮水难”的问题,桥冲镇于2006年下半年首期投入资金286万元动工兴建自来水工程。第一期工程已安装全镇6万人的饮用水主干管道8.4公里。第二期工程安装自来水工程的蓄水池、过滤池、泵站及相关的配套设施,2007年8月底桥冲镇用上了清洁的自来水。

陆丰市桥冲镇溪碧村党支部在驻村工作组鼎力相助下,坚持边学边改,着力解决落后状况,取得了初步成效。先进性教育活动开展以来,溪碧村党支部在市、镇先进办和督导组的指导下,在市“十百千万”干部下基层驻农村工作组的帮助下,着力解决村民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改变农村落后面貌。溪碧村是桥冲镇交通最落后的村,“行路难”问题长期困扰着经济发展和群众的生产、生活。村党支部在工作组帮助下,通过采取“三个一点”的办法,筹集资金48万元,建设了5条村道路基6.4公里。4条村道共4.4公里路基已竣工。此外,溪碧村还在工作组的支持下,集资38万元建设了一座长43米、宽5米的溪碧大桥,彻底改变了交通落后的面貌。

社会事业

桥冲镇教育、文化事业逐渐兴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8%;全镇文化娱乐场所7处,电影巡回放映队16个,群众文化生活有曲班、舞狮、竹马戏和戏剧弹唱等活动。丰富多彩的节目为群众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 桥冲镇文化站在广东省陆丰市桥冲,创建于1973年,主要从事文化管理,2005年共有员工7人,年生产总值约为0~30万。 桥冲镇2008年来集资218万元新建教学楼20幢,建筑面积8383平方米,教师村也解决了教师们的住房问题,改善了教育环境,被市评为集资办学先进单位。

溪碧村驻村工作组切实帮助该村解决贫困儿童“读书难”问题。市检察院、财政局等挂驻单位党员干部共结对帮扶贫困、失学儿童59名,使之重返校园,上学读书接受教育。此外,工作组还帮助该村解决困难户生活困难问题,并为该村村委会筹资1.2万元购置办公设施,改善办公环境,美化村容村貌。

全镇已实现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有线电视用户3000户。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有影剧院、电影院、文化馆等娱乐场所,文化娱乐形式多样,大安素有“粤曲之乡”,荣获自治区体育先进乡镇称号,全镇有民剧队、狮龙队、粤曲曲艺社共140多个。群众文化活动异常活跃,每逢重大节日都举行综合文化活动;医疗卫生保障,平南县第二人民医院坐落在桥冲镇城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成绩显著,全镇95%农民群众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桥冲镇交通方便。公路直通博美镇与国道324线相接,东部公路通南塘镇与省道内隆公路相通,南面直通桥冲镇、碣 北两镇。电力照明、邮电、通信完善。桥冲镇党政领导到深圳等地发动外出经商老板多方集资1168万元,其中,卓木胜、卓世玲、郑贵洲出资100万元以上,捐资20万元以上17人,5万元以上的有15人,修建水泥路面26.9公里,中小桥梁6座。桥冲镇加大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长600米的桥冲大桥已建成通车;面积3100平方米的综合市场己交付使用,新办了一条服务农村的农民贸易街;医疗、保健设施较为齐全的卫生院、敬老院各一所。

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 39338

男 20389

女 18949

家庭户户数 6842

家庭户总人口(总) 39228

家庭户男 20288

家庭户女 18940

0-14岁(总) 17909

0-14岁男 9460

0-14岁女 8449

15-64岁(总) 19393

15-64岁男 9889

15-64岁女 9504

65岁及以上(总) 2036

65岁及以上男 1040

65岁及以上女 996

户口当地住在当地 27660

中小学校

陆丰市桥冲镇东竹小学

陆丰市桥冲镇后冲小学

陆丰市桥冲镇桥冲小学

陆丰市桥冲镇溪碧小学

陆丰市桥冲镇白沙小学

陆丰市桥冲镇石东二小

陆丰市桥冲镇石东第一小学

陆丰市桥冲镇禾潭小学

陆丰市大塘华侨学校

陆丰市桥冲中学

发展目标

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掀起了新热潮。进一步完善了招商目标责任制和量化考核奖惩机制,健全了“企业主体、行政推动、全员参与、镇区一体、多方支持”的大招商机制,在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塘、闽中南等重点区域实行集中蹲点招商,取得了明显成效,先后有美国、荷兰、新加坡、芬兰、法国、韩国及台湾、北京、上海、广东、江苏等国内外多批重点客商前来考察洽谈、对接企业,先后签约意向项目16个,在谈项目29个,构建了“签约一批、在谈一批、储备一批”的招商新格局。

培植壮大骨干企业,增强了新实力。按照“关联企业产业化、规模产业特色化、特色产业基地化”的思路,围绕金属加工、机械电子、化纤纺织、食品加工、精细化工、物流服务等特色产业,快中求好、大中求强,力促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增实力,企业总数达到200余家。

配套完善基础设施,搭建了新平台。高标准编制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新型乡镇建设规划和物流园区规划,整合优势资源,明确功能分区,融入全市“一体两翼”发展格局。高标准建设园区绿化、亮化、供水、排水、供电、供热、供气等配套基础设施,加强环境综合整治,园区载体功能进一步增强。结合新型乡镇建设,大力实施“林网风景化、社区园林化、住宅楼房化、街道文明化”四化工程,对所有行政村路、水、电、气、暖以及中小学、敬老院、卫生院、卫生室、文化站、健身点等配套设施统一规划、分步实施、逐项推进,加快构筑公共服务新体系,大力开展文明创建活动,镇区面貌大为改观。

统筹发展社会事业,实现了新提升。全面抓好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社会保障等项社会事业,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努力实现“学有所教、老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目标。进一步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和村民自治管理服务,全面落实民主、公开、监督制度,创建了一流的人文环境。不断强化安全生产管理,高度重视平安建设,创新群众工作机制,切实解决热点、难点问题,合全力打造了“平安大安”。

加快创新体制机制,激发了新活力。加快创新运行机制,建立了人员流动、竞争上岗、聘任聘用和择优录用的用人制度,收入分配与工作实绩挂钩的绩效工资考核制度,干部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工资能高能低的激励制度。

建镇简介

桥冲镇在八九十代以前还是一个村乡,叫桥冲乡。后面是因为供销社取消才升格为桥冲镇,实际上解放初期原本供销社是建在大塘乡的(具体原因不详),由于村民反对才改建在桥冲镇。后面桥冲供销社被取消了,在原址基础上被改建成镇政府大楼,这时当地村民要求赔偿时,发现原址早在供销社建社时已被收为国有,自此这个笑话便在各乡传开。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6:4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