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强学会
释义

戊戌变法时期的政治团体。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中日甲午战争以后﹐民族危机严重﹐康有为等资产阶级改良派发动的“公车上书”不达﹐“日以开会之义号之于同志”﹐认为“思开风气﹑开知识﹐非合大群不可”﹐“合群非开会不可”﹐于是先办《万国公报》(非西人所办《万国公报》)﹐于1895年8月17日创刊﹐“遍送士夫党人”﹐使之“渐知新法之益”。11月中旬﹐强学会成立。又称译书局﹐或强学书局。列名会籍的有康有为﹑梁启超﹑沈曾植﹑文廷式﹑陈炽﹑丁立钧﹑杨锐等﹐李鸿藻﹑翁同 等也予支持﹐成为改良派和帝党相结合的政治团体。成立后﹐“先以报事为主”﹐改《万国公报》为《中外纪闻》﹐于12月16日出版﹐双日刊﹐有阁抄﹑新闻及“译印西国格致有用之书”诸栏﹐译印后有附论﹐专论不多。筹设之初﹐原定陈炽﹑文廷式﹑沈曾植﹑沈曾桐四人为总董﹐都是帝党﹐后为李鸿藻亲信张孝谦所把持﹐内部矛盾日增。

强学会甫有成议﹐康有为又南下南京游说两江总督张之洞﹐拟在“南北之汇”的上海组织学会。11月﹐上海强学会成立﹐拟定章程﹐说明“专为中国自强而立”﹐以通声气﹐聚图书﹐讲专门﹐成人才﹐成“圣教”。1896年1月12日刊《强学报》以孔子纪年﹐“托古以改今制”﹐倡导维新变法﹐提出开议院的政治主张。列名会籍的有康有为﹑梁鼎芬﹑汪康年﹑张謇﹑黄遵宪等。

1896年1月20日﹐后党御史杨崇伊上疏弹劾强学会﹐请饬严禁。该会遂被改为官书局﹐专欲“译刻各国书籍”﹐不准议论时政﹐不准臧否人物﹐分学务﹑选书﹑局务﹑报务四门。“专为中国自强而立”的强学会便违失原旨。北京强学会遭封禁﹐上海强学会也随之解散。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7:0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