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强村丛书 |
释义 | 强村丛书词总集。近人朱孝臧辑。此书所辑唐五代宋金元词总集有五种﹕《云谣集》﹑《尊前集》﹑《乐府补题》﹑《中州乐府》﹑《天下同文》。所收唐词别集只有一家﹐即温庭筠《金奁集》。宋词别集112家﹐金词别集5家﹐元词别集50家﹐共260卷。有1917年刻本。 《彊村丛书》以网罗稀见善本为主﹐每种都注明版本来源﹐并加以校订﹐纠正或补充了原本错误及不足之处。凡过去已有较好刻本的﹐即不再收。 此书所收各家词﹐也有不足不善和脱误之处﹐如《云谣集》原本30首﹐而此书仅从英国伦敦博物馆所藏写本收18首﹐而未收法国巴黎图书馆所藏《云谣集》另一写本。英法两馆所藏两种写本正可配成30首足数。又如所辑宋王之道《相山居士词》﹐用梅禹金藏明钞本﹐脱误最甚而又未能校改﹐远不如《相山集》本为好。但它仍不失为晚近辑刻词学丛书所收词人最多的一种。 编者朱孝臧简介人物简介朱孝臧(1857—1931),一名祖谋,字藿生,一字古微,号沤尹,又号彊村,别署上疆村民。归安(今湖州)埭溪渚上彊村人。父光第,曾官郑州知州。童年爱好文学,随父在河南生活。清光绪八年(1882)中举,次年进士,入翰林院,改庶吉士,授编修。历任国史协修、会典馆总纂。十四年,任江西乡试副考官。二十四年,任会试同考官。后升翰林院侍讲,充日讲起居注,累迁侍读庶子、侍讲学士、礼部侍郎、广东学政。工书法,宗颜褚,擅行楷。精词学,为清末四大词家之一。 人物经历朱孝臧光绪八年(1882年)中举,光绪九年(1883年)进士,改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历官会典馆总纂总校、侍讲学士、礼部侍郎、兼署吏部侍郎。光绪三十年(1904年),出为广东学政,因与总督不和,最后辞官,寓居苏州,任教于江苏法政学堂。光 绪二十六年(1900),义和团包围外国使馆,董福祥部击毙日本外交官。朱孝臧上疏反对仇教开衅,因触怒西太后等,几获罪。次年《辛丑条约》签订后,以“忠心谋国”升为内阁学士,擢为礼部侍郎。是年秋,外放广东学政。因与总督意见不合,引病退职,卜居苏州。不久,被聘为江西法政学堂监督。宣统元年(1909),为弼德院顾问大臣,因病未赴任。辛亥革命后,隐居上海。袁世凯欲聘为高等顾问,一笑拒之,却在天津以君礼参拜废帝溥仪。 艺术成就朱孝臧早岁工诗,风格近孟郊、黄庭坚,陈衍称其为“诗中之梦窗(吴文英)”,可以乐“枵然其腹者”(《石遗室诗话》)。光绪二十二年(1896),王鹏运在京师立词社,邀其入社, 方专力于词。所受鹏运影响指教甚多。他将自己生平所学抱负,尽纳词中,颇有关系时事之作。如〔鹧鸪天〕《九日丰宜门外过裴村别业》、〔声声慢〕《辛丑十一月十九日,味?赋落叶词见示感和》、〔烛影摇红〕《晚春过黄公度人境庐话旧》、〔摸鱼子〕《梅州送春》、〔夜飞鹊〕《香港秋眺》等表现对维新派的同情,感慨光绪帝珍妃的遭遇,抒发壮怀零落、国土沦丧之感,悲惋沉郁。晚年虽词境更趋高简浑成,内容除偶及军阀混战情事外,多为遗老孤独索寞情怀或流连海上歌场之作。他的词取径吴文英,上窥周邦彦,旁及宋词各大家,打破浙派、常州派的偏见,“勘探孤造”(陈三立《清故光禄大夫礼部右侍郎朱公墓志铭》),自成一家。又精通格律,讲究审音,有“律博士”之称。所以被时人尊为“宗匠”,乃至被视为唐宋到近代数百年来万千词家的“殿军”。王国维称其为“学人之词”的“极则”(《人间词话》)。著有词集《彊村语业》3卷,诗集《彊村弃稿》1卷。 主要著作朱孝臧尤精校勘。循王鹏运所辟途径,而加以扩展,所刻《彊村丛书》,搜集唐、宋、金、元词家专集163家,遍求南北藏书家善本加以勘校,为迄今所见比较完善的词苑的大型总集之一。又辑《湖州词徵》30卷,《国朝湖州词录》6卷。其他已刻、未刻丛稿,由龙榆生于1933年汇编为《彊村遗书》出版。其中包括足本《云谣集杂曲子》1卷,《词莂》1卷,《沧海遗音集》13卷等多种。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