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前卫镇 |
释义 | 前卫镇为多地地名,分别在西安市蓝田县、云南省江川县 基本情况前卫镇是西安市蓝田县中心建制镇之一,位于西安东南方向的白鹿原上,距蓝田县城15公里,距西安市区30公里。因汉武帝设长水校尉前卫哨而得名前卫镇。前卫镇区位优势明显,基础设施健全。关中环线、107省道、蓝汤路、西安南横线穿境而过,水泥路村组相通。程控电话、移动通讯、电视、宽带网络覆盖全镇。前卫自古就是鹿塬地区最大的物资集散地,集市贸易发达,商贸繁荣,承接和辐射周边10多个乡镇。近年来,前卫镇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已初具雏形。前卫工业发展起步较早,九十年代曾是蓝田乡镇企业明星乡镇。 历史沿革明清民国均为前卫镇,建国初为前卫、巩村乡,1958年设巩村公社,1966年为新风公社,1984年改巩村乡,1996年设前卫镇。 行政范围前卫镇代码:610122103 辖前卫、香村、安岱、滕寨、坡头、刘村、布村、田湾、王庄、杜沟、大亮、西巩、东巩、王河、徐河、龙寨、候家湾、石槽、吴村庙、谢湾、鹿走沟、凫峪、将军、杨穆寨、陈庄、康庄、徐塬等27个村委会。镇域面积49平方公里,40138人,镇区人口7200人。驻镇单位14家,公安、法庭、工商、税务、金融、电力、电信、邮政、教育、卫生等职能部门齐全。2008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2.5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610元。 规划与展望围绕建设“商贸重镇、旅游名镇、生态大镇、文化古镇”总目标,规划建设一个集工业、商贸、旅游观光于一体的白鹿原民俗风情古镇。规划中的前卫镇区面积1.5平方公里,以前卫村为中心沿富民路一线,南至大亮村,北至东、西巩村,以富民路为主轴,靖安路相隔,分为新旧生活区、工业区、商贸区、白鹿塬民俗风情村、综合区四个功能区。道路规划呈“井”字结构,两纵两横四条主干道。为实现这一目标,前卫镇确立一产以白鹿生态园为龙头大力发展生态观光农业;二产着力发展私营企业;三产以建设白鹿塬民俗风情古镇为依托大力发展旅游商贸业为主的发展思路。以产业发展带动城镇建设,以城镇建设推动产业发展,将培育壮大产业和城镇建设相结合,将旧镇改造和新区建设相结合,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镇功能,扩张城镇规模,扩大镇区面积,提升城镇品位,把前卫建设成为鹿塬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西安都市农业基地、生态观光农业基地和具有浓郁白鹿塬民俗特色休闲娱乐的“白鹿古镇”。 云南省江川县前卫镇概况前卫镇属于平坝湿和中霜区域,气候为中亚热带半湿润高原季风气候,干湿季节分明,夏秋雨热同季,冬春光温同步,四季如春,常年平均气温15.6℃,最高气温33℃,最低气温-5.4℃。森林覆盖率达37.9%,主要河流有前卫—渔村大河、周官河、小街河,均汇入星云湖。 辖区、民族、人口全镇共辖11个村民委员会,51个自然村,70个村民小组。2006年底全镇总人口47226人,其中农业人口44854人,少数民族1798人(彝族、白族、哈尼族、壮族、佤族、傣族、苗族、瑶族、傈僳族、藏族、布依族、回族、拉祜族、纳西族等),占总人口的3.81%。 历史文化1978年前尚称前卫公社,1983年11月,改为前卫区公所;1987年11月至1988年2月,进行区乡体制改革,改为前卫乡。1997年12月,撤销前卫乡设置前卫镇。2001年底区划调整,撤销原前卫镇、后卫乡,组建成现在新的前卫镇。前卫镇傍依于妩媚秀丽的星云湖畔,山川锦绣,气候宜人,土壤肥沃、物产丰富,在这片宝地上,曾养育出明万历钦赐进士杨整刚(渔村人),清嘉庆进士万华(岳家营人),民国初年曾经在巴拿马万国书画大会上中选草字类第二名的杨喜善(渔村人),“云南白药”的创制人曲焕章(赵官村人),曾任国防大学校务部政治委员的少将吴风良(前卫村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高级工程师邓鸿章(前卫村人),全国“三八”红旗手陶关芝等等不剩列举,真可谓前卫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几春秋。风景名胜有回头山、七星塔、三江源头第一闸、渔村湿地、下大河咀人工湿地、曲焕章故居等等。据传“四川有个离娘滩,江川有个回头山。”四川人离开故土外出谋生,能就地安家,而大多数江川人则“高堂在,儿不远游”。传统思想根深蒂固,不愿离开家乡和父母。即使是因故离开家乡的各界江川籍人士,无论岁月长短,最终多数人仍落叶归根,回归故土,传说是因江川有座回头山之故。回头山位于江川县前卫镇杨家咀村后,前临星云湖,侧视七星塔,距县城七公里。山顶建有一座三层楼阁——文星阁,此阁建于清道光十八年(公元1838年),阁门书有对联:“量尔德量尔孝,天下诸才量八斗;重在忠重在孝,朝中显事重三声。”至今文星阁雄风犹存。每年除夕、大年初一,上万群众竞相爬回头山烧香祈福求平安,是有名的人文文化旅游景点。古建筑有台山寺、龙兴寺、赵官寺、三教寺、三元寺等等,其中台山寺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名木名树:1、赵官村龙泉小组的侧柏,又称左扭柏,树高13米,地围493厘米,种植于明末清初,树龄约300余年,为省级名木古树。2、台山寺内罗江松,树高13米,胸围210厘米,树龄约300年,是罗汉树种的稀有者,现尚青翠。为省级名木古树。其他百年以上名木古树有黄葛树(大榕树),李忠村、云平村现尚有;台山校园内外的古老黄连木38株;青香树,云平村有300年树龄的3株;银杏树,台山寺内上百年的有1株。 历史沿革前卫镇1978年尚称前卫公社。1983年11月改为前卫区公所。1987年11月至1988年2月,进行区乡体制改革,改为前卫乡。1997年12月,撤销前卫乡设置前卫镇。2001年底区划调整,撤销原前卫镇、后卫乡,组建新的前卫镇。 经济发展前卫镇有澄川二级路、北前公路、老晋思线穿越境内,实现了村村通路。耕地总面积23662亩,农业人均耕地0.53亩。土壤肥沃,水源丰富,水利设施完善,交通便利,是江川县粮、烟、油、菜的主产区之一。 前卫镇党委政府全面实施“生态立镇、农业稳镇、工业强镇、招商引资活镇”的战略,整体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切实推进全镇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协调发展,努力构建和谐前卫。举全镇之力发展工业经济,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提高服务水平,扶优扶强,形成了“亲商、扶商、富商”的浓厚氛围。 2006年末全镇经济总收入6924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563元,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现价)25846.08万元,第一、二、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2:18:30,地方财政收入649.05万元。 民风民俗小街上大河咀的翻猪牙齿:翻猪牙齿属技巧表演性舞蹈,出现于20世纪初,为前卫镇小街上大河咀村民世人所创,作为江川一种地方傩戏,在民间文艺活动中特别精妙,多年来,倍受广大群众喜爱和赞誉。属集体舞蹈,多为圆场活动,共需6人表演,动作有7套。表演者口内含经加工打磨的猪牙一对,表演时只见猪牙时而伸出口外上下翻动,时而张口不见……其功夫使观众赞叹不已。小街的毛驴灯:毛驴灯表现了一对农村老年夫妻一同去看嫁在城里的女儿,老妇骑驴,老汉赶驴,一路上两老夫妻逗趣作乐,笑语连天的生动情景。“毛驴”用竹篾纺织成形,再经裱糊、彩画,由前后两截组成。毛驴灯因表演活泼、俏皮,深受群众欢迎。其他还有小后卫村的鞑子摔跤、花灯歌舞等。 彝族风情:石河村为前卫镇辖区内唯一的彝族村,彝族人民性情耿直、淳朴、热情好客、遇有客人,大块吃肉,大碗喝酒。彝族居住山区,与坝区相比,自然条件相对差一此。但彝族人民勤劳勇敢,自强不息,不屈服于自然界的压力,对生活充满了乐观,他们在长期的生产劳动过程中,创造了本民族的优秀文化。彝族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在文化传承中世代相沿,维系着彝族人民的文化生活。 “串玩”是彝族人民的主要文化娱乐形式,串玩以跳乐、唱调、男女交谈、嬉戏娱乐为主要内容,男女青年们,通过跳舞、唱歌,抒发男女之间相互爱慕之情,通过串玩,有的成了亲密好友,有的成了终身伴侣。彝族人民历来重视尊老爱幼,不论是谁,只要出现虐待父母或不尊敬老人者,必遭到社会遣责。凡是孝敬父母,爱护年幼者,人们就会交口称赞。彝族群众在人与人之间很讲礼貌,待人诚恳、热情,凡人到家必先请座,递上烟筒、敬烟倒茶水,还要摆设酒席,热情招待。当离开他家时,都要把你送出门外很远,甚至送到村头。 民间工艺:前卫镇传统工艺有雕塑、剪纸、民族服饰制作,刺绣、织网、手工铜器加工、打铁、做冬瓜糖。 民间传统节目:民间传统节目有过老年、春节、正月十六(元宵节后一天)、清明节、端午节、火把节、七巧节、七月半、中秋节、过冬送灶。其中值得一提的是七巧节,所谓七巧节就是江川人民在农历七月七过的一个隆重的节日,这得从前卫镇的风景名胜“七星塔”说起,七星塔位于前卫镇业家山村后的山上,也称“七星塘”,传说是天上美丽的七仙女下凡人间的仙山,很久很久以前,七仙女在农历七月七日这天下凡人间,在天空中看到了山清水秀、林木苍翠、云蒸霞蔚、景色清幽的大山,就满心欢喜,落脚于此山,变化出一颗七星树(一根分七个枝)和七个塘,从此,“有仙则灵”,此仙山就起名为“七星塘(塔)”。后来,人民在山上建了一座庙,塑了七仙女姐妹的像,供奉千秋。以后每到农历七月七这天,家家户户都准备好祭拜糕点水果,爬上七星塔祈福,据说有求必应,沿续到现在成了江川人民一个传统节日,人们托儿携女,兴志盎然,争先恐后地爬山,只见人头涌动,并肩接踵,从早到晚山路上都川流不息,还有不少外地游客都加入了此人群中。在山顶上,江川坝子湖光山色尽收眼底,令人心旷神怡,从此,此山成了名山,七月七这天成了江川人的盛大节日。 基础设施前卫镇已实现了村村通路,全镇有乡村道路53条,镇政府至各村委会主要公路全部实现水泥路面硬化,2006年赵柏路完成了投资193.8万元的国家级项目弹石路面的铺筑工程。2006年基本烟田水利建设投资800万元,支砌沟渠51件,总长40.3公里。全镇有小(一)型水库2件,小(二)型水库12件,小坝塘68件,电力抽水站53座72台。建有小水窖2771口、沼气池645个。70个村民小组中有68个通自来水,村村通电,电话、电线电视网络覆盖全镇。建成公厕102个、垃圾池141个。建有镇级集贸市场(前卫市场)1个,村级小集贸市场8个。完成了投资420万元的镇政府办公楼拆建;投资120万元的后卫中学小学教学楼建设;投资1170万元建成小街景观大道,周官河96亩人工湿地建设投资100万元;星云湖湖滨带200亩生态修复工程投资50万元;完成了镇中心卫生院和文化广场建设。围绕农田水利、环境保护、乡村道路、医疗卫生、学校教育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资9574万元)不断加强,加快了前卫镇小集镇建设步伐,为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增强了后劲。 辽宁省绥中县前卫镇镇政府驻前卫,人口2.52万人,面积125.8平方千米,辖2个社区居委会:兴卫、永兴;15个村委会:背荫嶂、九门台、三山营子、选将、冯家屯、北大、黑台岭、老边、满井、东山、长江、西大、东大、三道、古塔。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