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前蜀王建墓
释义

陵墓简介

前蜀王建墓,称永陵,为五代时期前蜀国国主王建陵墓。位于四川省成都市老西门外的高地上。据出土哀册,王建死于光天元年(918年)六月,十一月下葬。1942——1943年由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前中央博物院筹备处及前四川博物馆共同发掘。冯汉骥主持发掘工作并编写了《前蜀王建墓发掘报告》。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陵墓形制

王建墓陵台呈圆形,夯筑,高约15米,直径约80余米,基部周围垒以条石。陵台之外,每隔2.5或1.5米有砖基1道,共3道,似为陵垣遗迹。正南面第一、三道砖基之间。建包砖夯土墩1对。陵前有无列石,史籍不详,但1971年曾在陵南300米处出土唐-五代风格的文官石像1 躯。

墓室建于陵台之下,南向,无墓道,全长30.8米,以14道红砂岩砌筑的拱券为骨架,券间铺以石板。券及石板表面次第涂抹细泥、白垩,其上再施彩,券顶天青色,壁面朱色。有前、中、后3室,每室装木门1副,室间有甬道相通。

中室中央偏后有须弥座式石棺床,上置棺椁,棺床四周有或舞或奏的伎乐浮雕,形神毕肖。据考证,伎乐乐器组合属燕乐,特别是汉化了的龟兹乐系统,但其中杂有清乐系统乐器。棺床两旁列有托棺床的十二神半身石像,均顶盔(或戴冠)贯甲,孔武肃穆。

出土文物

该墓因早年被盗,仅残存银、铜、漆、玉、石、陶质随葬品30余件。棺内有玉銙、铊尾和银扣保存完好的大带。后室所出宝盝及谥宝、册匣及玉册,或存原貌,或可复原,是研究唐、五代有关文物制度的宝贵实物资料。银盒、银钵、金银胎漆碟、银平脱朱漆镜奁,装饰繁缛精美,是当时的工艺佳作。

后室石床上放置墓主上置墓主圆雕石像及谥宝、玉哀册、谥册等法物。雕像头戴折上巾,着袍,浓眉深目,隆准高颧,薄唇大耳,符合史籍所载王建相貌,堪称古代写实精神的佳作。谥宝、谥册皆载其谥号为高祖神武圣文孝德明惠皇帝。

发掘意义

前蜀王建墓在形制、布局和出土文物等多项发现上都创造了中国古代陵墓发掘的独一无二,是我国二十世纪首次科学发掘的古代皇陵,在中国陵寝考古研究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1 9:3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