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钱万隆酱油酿造工艺 |
释义 | 钱万隆酱油酿造工艺是上海本帮传统酱油酿造技艺,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钱万隆酱园始创于1880年,是当时的“官酱园”。其酱油酿造工艺经三代传人的持续研究,至民国初年大成,生产出了“晒街油”、“晒卫油”,前者要放在大缸内曝晒三个伏天,日晒夜露,翻滚起沫,生产周期长达两年之久才能酿成。特晒酱油色泽红褐,酱香浓郁,体态醇厚,久贮不变。 基本信息文化遗产名称:钱万隆酱油酿造工艺 所属地区: 上海 · 浦东新区 遗产编号:Ⅷ-17 遗产类别:传统手工技艺 申报日期:2006 申报人/申报单位:浦东新区 遗产级别: 市 概述100多年来,钱万隆始终在原酱园址生存与发展,传统手工技艺代代相传。传统技艺酿造的“特晒酱油”,采用不含转基因的东北大豆,不添加任何化学添加剂,具有独创的产品特色。酿造技艺的精髓是“料好、曲优、艺精、晒制”。手法关键是“眼看、心记、手研、鼻嗅、口试”,十二道传统工艺为:搬料、(大)豆浸豆、蒸豆、拌料、制曲、制酱醅、晒酱、榨油、炒酱色、配酱色、晒油、酿成出缸。 近年,由于市场竞争等原因,使钱万隆好产品卖不出好价钱,企业连年亏损;而手工技艺的特殊性,造成后继乏人。企业正面临着生存与传统酿造技艺失传的严峻挑战。 历史渊源“钱万隆酱油”诞生于1880年的钱万隆官酱园,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发展历史。 钱万隆酱园的创始人钱锦南,当时是“奉南川”三县的著名绅士,也是唯一的戴红顶子花翎头衔、穿黄马夹经商的“浦东人”。他依靠外号叫“牛肉老五”的朋友的官场势力,于光绪五年(1880年)合伙在上海南市磨坊弄开设“万隆酱园”,因经营有方,生意兴隆,声誉良好,当年江浙两省衙门颁发的青龙招牌上刻有“官酱园”三个金字(这块古老的招牌历尽劫难,在“文化大革命”“破四旧”中,是老工人藏在木匠间的刨花堆里才得以保留至今的)。 1898年(光绪二十三年),其子钱子荫接掌酱园,与牛肉老五散伙后在浦东的张江栅重开钱万隆酱园。 民国时期,第三代传人钱安伯创出酱园世家的鼎盛时期,打出了“晒街油”精品。这种酱油要放在大缸内曝晒三个伏天,日晒夜露,翻滚起沫,生产周期长达两年之久才能酿成。当时的“晒街油”价格卖到豆油价。产品名震奉南川,后由于供不应求,需要缩短日晒周期,遂采取晒煮结合的酿造方法,取名“晒卫油”。在北伐胜利到抗战前的一段时期中“晒卫油”年产十万斤左右,享誉大上海。当时,上海地区有这样一句俗话:“一口香酥高桥松饼,妙不可言钱万隆酱油”。 新中国成立之初,第四代酱园主钱显平去了台湾开酱园。抽掉了资金,只剩下几间破房子,二百来只酱缸,生产条件简陋,老牌产品特晒酱油也停产。1954年,公私合营改为地方国营张江酿造厂,1984年改名为上海钱万隆酿造厂。20世纪70年代中期进行技术改造,组织老师傅、科技人员进行恢复传统工艺科研攻关,创制出江南特色,上海特点的“特晒酱油”。1983年3月,首次出口国外,开创了上海酱油出口的先河。 先后出口香港、丹麦、挪威等10多个国家与地区,产品多次荣获“上海市优质产品”及中国第一届食品博览会银奖,南极科考队专用产品等荣誉。1993年,国内贸易部授予钱万隆“中华老字号”称号。传统特色的晒油重放光彩,特晒酱油色泽红褐,酱香浓郁,体态醇厚,久贮不变,投放市场后深受国内外顾客欢迎。 传统工艺钱万隆酱园是清末沪上本帮、盐帮、宁帮三大酱作业的本帮帮派酱作工艺。传统工艺是:棒敲制曲,土灶蒸料,木架机压渣,酱色靠自测,咸淡嘴品尝,发酵、晒油、存放靠酱缸,出油、送油靠肩挑。主要原料是黄豆、面粉,设施仅有竹匾、箩、缸、木榨床等简单工具。生产工艺以自然晒制为主,春准备,夏造酱,秋翻晒,冬成酱;酱成后存放一年为陈酱后再进行压榨出酱油。因陈酱醅要用布袋套装,上木制榨机榨,所以头遍榨叫套油,第二遍榨叫双套油,第三遍榨叫双双套油。其工艺程序为:选料浸泡(一昼夜)→蒸煮→制豆曲(七天)→酱醅发酵(经三个伏天)→陈放一年压榨→成油晒露(六——八个月),生产周期长达两年之久。春天投料,至冬收获。几百只缸整齐排成长长数列,形成了“晒油街”,故生产的酱油称为“晒街油”。当时工人长期住在园坊,劳动强度极大,每天搬运酱醅和压榨石块条上万斤。由于选料精,选用低油脂,高蛋白质小颗粒黄豆和工人长期日夜照看,突出传统酿造工艺中的“日晒”工序,终于生产出质地厚、鲜味好、色泽红、香味足、久储不变的特色“晒街油”和之后的“晒街卫油”。 经过百年的发展,钱万隆酱油先后开发出酿红、原汁红、特酿、佳酿等16种系列产品,其中香菇酱油曾获国家商业部优质产品称号,特晒酱油先后获上海市优质产品、全国首届食品博览会银质奖、2003~2005年连续三年被评为上海市优质产品等称号,产品远销2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国家贸易部认证的“中华老字号”。 近十年来由于受市场经济的影响,粮食在不断调价,可是酱油不调价,甚至出现了一袋酱油的价钿不抵一瓶矿泉水的现象。同时外地产品充斥市场,不少是拼制勾兑的化学酱油,价格低,竞争力强,造成恶性竞争。真货实料的钱万隆酿造酱油由于粮食调价,人工等各方面生产成本提高,造成连年亏损,生产数量逐年减少。如要开拓,需要投入大量经费,企业难以承受。因此目前“钱万隆酱油”步履维艰,处于濒危状态。 代表性传承人:王良官出生年份: 1959 性 别: 男 民 族: 汉 类 别: 传统手工技艺 钱万隆酱油酿造工艺 级 别: 市级 传承谱系:家庭传承 祖父:王关余→父亲:王端荣→王良官→儿子:李波(跟随母姓) 爷爷王关余,1898年进钱万隆官酱园做学徒,当时17岁;父亲王瑞荣,1929年随父进钱万隆酱园做学徒,当时13岁; 王良官,1979年顶替其父进上海钱万隆酿造厂工作,当时20岁;儿子李波,王良官的儿子李波,2008年进入钱万隆酱油酿造厂,时年18岁。目前定向培养,已进入钱万隆工作,拜老工人王柒宝、工程师陈金源、其父王良官为师,学习传统工艺全过程生产技术。 学习与实践经历: 王良官系浙江海盐人,1979年2月顶替其父王瑞荣进入上海钱万隆酿造厂,从事酱油酿造工作。 进厂初始,企业安排王良官师从冯洪发,学习酱油菌种培养(即小曲)工序,通过师傅的传教,以及从其父亲处得到的一些口传经验,较快地掌握了小曲制作技艺。然后王良官转至酱油制曲(即大曲)工序学习。王良官当时还属单身,住宿在厂内,平时他肯吃苦耐劳,休息时间也经常向厂内老前辈学习取经,掌握制曲工序要点,顺利地通过了考评。1983年,根据王良官的工作表现、工作态度等,厂部将其作为酱油现场管理人选,对该人选的要求需要掌握整个工艺流程,故又安排王良官拜袁琴宝为师,从事酱油发酵淋油工序。在此期间,王良官虚心请教,在学习酱油工艺的同时,认真学习文化知识,不断提高文化水平,弥补自己的不足,便于提高自己的综合技能。 技艺特点: 王良官进入上海钱万隆酿造厂后,在其父王瑞荣的影响和教育下,虚心向企业安排的各位师傅学习,从一招一式上向师傅请教学习,很快的掌握了钱万隆酱油酿造技艺的精髓,开始独立担当起钱万隆酱油古法制作的技艺,生产钱万隆古法酱油。由于他平时学习刻苦、肯钻研、肯吃苦,王良官逐渐从同门师兄弟中脱颖而出,在钱万隆古法酱油的生产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他所生产的酱油在本企业中品质风味最好,受到老师傅的好评。在王良官同志近三十年的学艺和生产过程中,他已完全掌握了钱万隆酱油的全套技艺,并在学习生产过程中有所创新,成为企业中掌握酱油技艺的好手。 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最新公布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上海本帮传统的钱万隆酱油酿造技艺榜上有名。 百年钱万隆是上海酿造业的"活化石",也是活着的、发展着的古老生物工程。记者了解到,浦东新区有关部门正准备建造钱万隆酿造文化行业博物馆---是在原址保留一栋小洋楼,还是迁址另建,尚在作方案论证。 300口酱油缸在仿古的露天晒场中,放置着300多个装有酱料的大酱缸,身处园内可以闻到一种酱油特有的香味。“这些缸里都是一代代传下来的‘老汤底’,最老的一只已经有上百年了”,老师傅们说。这些大酱缸外部几经修补的痕迹、内侧深浅不一的酱纹都在默默地述说着它们久远的酿造史。 钱万隆公司的总经理张惠忠告诉记者:“这种经天然日晒酿造而成的酱油,虽然所需的周期长、花费的成本高,然而却保留下了浓郁的上海本帮风味。” 好在老镇边上的酱园也并没有因搬迁而沉寂,这里即将被改建为全国酿造行业唯一的一家博物馆,厂区内一幢1933年建造的小洋楼因此被保留下来。 将邀社区居民体验古法酿造。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