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迁江中学 |
释义 | 迁江中学是来宾历史比较悠久的 一所学校,它于1937年春创立,经历了新旧两个社会。该校初址为迁县立第一小学,1944年春开始迁移现址。解放前称迁江县立国民初级中学,1952年迁江县并入来宾县后称来宾县第一初级中学,后又改称迁江初级中学,“文革”时期取名迁江“五·七”中学,“文革”结束以后称来宾县迁江中学至今。 解放前,迁江县立国民初级中学备偿战乱之艰难;1939年为避日机轰炸,全校师生被迫往三寨乡(今平阳镇)迁徙,至1941年春战事稍息时,才得以返回原址迁江;1944年冬日军犯境,师生被迫疏散各地,七班学生被迫提前两个月毕业,新校址(即现址)刚建起来不几个月的新校舍被毁坏殆尽,次年复课时,师生自己动手盖茅草房(共三间)以充作教室用,学生自带课桌凳上学。由此可见办学条件之差劣。所幸是,众师生能坚忍着,社会各界有识人士也鼎力支持,学校才能苦撑开办下来。计十三年(即1937年包办起至1949年止)共招收学生 23个班,978人。 解放后 ,在党和政府的领导和关怀下,迁江中学办学规模越来越大。改革开放以来二十多年,学校教育形势 更是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至1999校舍面积达10460平方米,实现了教学楼房化; 教职工110人,是解放前最多年份的 1949年21人的5倍 ;在校学生达32个班比解放前十三年总和的还多;现在,该校已成为颇具规模的并且是来宾县西片唯一的一所完全中学。 五十年代及六十年的初 、中期 、该校每年均招收新生两个班以上,共计招收学生47个班。这时期的生源来于北泗、河里、良塘、七洞、溯社、平阳、石牌、大里、韦里、陶邓、良江、迁江和塘圩等15个学 区。不仅招收了大量的初中新生,而且于“一五”期间曾招收师训班和初师班各1 个班,1958年招收两个高中班(由于校舍紧张,师资缺乏,这两个班于次年并入来宾高中)。大跃进时期,该校在校学生比较多,如1959年就有16个班,800多名学生。至六十年代初期,学校贯彻“调整、调顿、巩固、发展”的工作方针,开设班数相对减少,部分教师被下放到小学任教。 “文革”期间,该校遭受“造反派”冲击,许多教师被批斗和下放劳动 , 教学秩序一度陷入混乱中 , 1967年被停止招生,1964年1965年招来的初中新生至1969年夏才得毕业离校。在极左路线影响下,学校违反教育规律,把学籍三年制改为两年制;把学生 编为连排序列,和军队编制一样,如于1968年和1969年招来高中班新生分别叫高一连和高二连。“文革”十年共毕业学生1960名,人数不算为少,但教学质量却远不尽人意。 粉碎“四人帮”以后,迁江中学按照上级的部署,在学校施行拨乱反正,统统摒弃“文革”时期那一套做法,1977年开始恢复招生考试制度,恢复了三年制学制,这时该校的工作开始进入正常轨道,教育教学质量有了明显提高。同时加大招生改革力度,不断开拓办学路子,扩大招生数量。1978年到1986年九年间共完成招生53个班(其中初中新生17个班、初中补习班5个班,高中新生27个班、高中初习班4个班) 。 迁江中学虽靠近红水河,但用水历来是非常困难,解放前雇请工人到河里挑水。有时是学生利用课外活动时间下河边挑水,至六十年代这种状况仍未能改变 。后来开了引水渠道,修了蓄水池后 , 至1971年该校师生生活用水基本解决。但渠道过长,污染严重,供水也不正常。1982年,李天瑞校长多方筹措资金,由后勤人员黄云祥同志设计并具体组织施工,因陋就简办起了一个小型自来水厂,至此师生生活用水得到较好解决。 1984年秋新上任的唐永康校长和学校领导班子成员研究决定扩建水厂,并将水管布设到教职工各户和学生宿舍区。大大方便了师生的用水,后学校水厂又给附近街道和机关单位供水,既能解决居民和干部的生活用水,又能增加学校的勤工俭学收入。 进入九十年代后,迁江中学把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视线转到校舍建设及校园美化等上来。1991年12月校长唐宏建同志带领学校行政领导多方征集乡民意见,决意兴建教学大楼,然而苦于资金奇缺,即投书区教委主任侯德彭获得大力支持,获专款10万元,甘德川县长委托韦国猷副县 常召集西片五个乡镇领导,共商集资建楼大计,集资17万元,副县长韦宝剑率先捐资,本校教职工及社会各届仁人志士纷纷解囊,八方弟子亦闻风图报。经多方筹措,共集资25.8万元。 在建楼领导小组组长韦宝剑副县长的直接指挥下,镇党委书记韦修言同志、镇长罗月奎同志等出谋献策。教育局长张庆兴同志、局党组书记何赛梅同志、副局长秦瑞山、覃远春、陈耿等领导同志上下奔走,当年学校第一栋教学楼(共1764m2)破土动工,于次年10月竣工使用。解决了18个班的教室问题(该楼总造价39.5万元)。 1996年春,在覃仕智校长的带领下,在当时镇党委书记罗月奎同志、镇长刘如寿等领导的支持下,1995年8月间第二栋教学楼(1200m2)又拔地而起,至此迁江中学实现了教学楼房化。 教学楼房化后,学校领导又把目光描向了宿舍楼。1999年2月经校长陈运祥同志、总务主任陈仕洲等学校领导多方奔走,向各级领导汇报工作,得到迁江镇党委人民政府的支持。政府拨款50多万元、教职工集资20万元为学校修建了一栋24套三房一厅的教师宿舍楼。在迁江镇党委书记谢大研、镇长罗志斌、副镇长丘举立等领导同志和新调任迁江镇党委书记丘举光同志的直接关心下,教师宿舍楼于当年破土动工。2000年12月竣工使用。结束了迁江中学没有教师宿舍楼的历史。另外迁江中学的其它配套硬件(如体育场地、学生宿舍也基本完善)。1999年,迁江中学被县评为“两基”先进学校、“普实”先进学校、“民主管理”先进学校。被县教育局定为“窗口”学校,还荣获“自治区体育卫生优秀学校”称号。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