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千烟洲 |
释义 | 区域简介千烟洲,位于泰和县灌溪镇,是一个典型的亚热带红壤丘陵地区。其红壤开发模式曾被推选为里约热内卢的国际样板之一,联合国授予其全球生态修复“百佳”。 农业模式千烟洲,共有9条小溪沟,分属于3个最初级的小流域,1980年,中科院南方山区综合科考队在此地设立试验点,1982年建立千烟洲红壤丘陵综合开发试验站,研究红壤丘陵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的过程及其环境效应,以及红壤丘陵水上资源的可持续管理。 该地区最采取了“丘上林草丘间塘、缓坡沟谷鱼果粮”的立体农业模式。立体农业是指利用生物间的相互关系,兴利避害,为了充分利用空间把不同生物种群组合起来,多物种共存、多层次配置、多级物质能量循环利用的立体种植、立体养殖或立体种养的农业经营模式。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基塘农业一样也属于混合农业类型。 成果由于认真运用、推广了千烟洲试验站综合开发利用红壤丘陵农业的科研成果,泰和县多种经营发展快,经济作物、畜牧、水产、农副产品加工业蓬勃发展,泰和特产乌骨鸡饲养量由1982年的20万羽,发展到2004年1800万羽,乌鸡加工产品由5个增加到35个,其中22个荣获国家、部、省级奖励。2004年,全县饲养肉牛30万头,水产品达1.6万吨,饲草面积15万亩。2004年全县粮食产量每亩平均336.5公斤,是25年前的5.5倍;人平纯收入达3339.5元,是25年前的27倍。 老虎山小流域总面积416公顷,过去由于水土严重流失,秃山红土,“晴天一块铜,下雨一包脓,远望黄蒙蒙,近看水土空。”借鉴“千烟洲模式”,通过20多年的有效治理,这里植被覆盖率由原来的30%提高到74%,年土壤侵蚀模数由治理前的每平方公里1283吨降至每平方公里896吨。昔日荒凉裸露的老虎山,如今长年山清水秀,四季花果飘香,流域内农民年人均收入由治理之初的不足500元提高到5000元,远远超过全县农民的年人平纯收入。“老虎山山美了,红色沙漠已成了一片绿洲。”来此考察的日本、英国等外国专家发出了由衷的感叹。 10多年前,我国著名土壤地理学家席承藩2008年12月29日说:千烟洲为开发治理南方红壤丘陵树立了样板,它不但可以让农民脱贫致富,而且可以改变农民的生活方式。如今在泰和县各个乡镇,处处丘陵,处处果园,处处是小楼房。据统计,泰和县现有果园面积为9万多亩,住在果园里的农户达2000户。一户一楼,一户一池(沼气池),村在林中,房在绿中,人在花中。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