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牵亡歌阵
释义

台湾的“牵亡”有巫术仪式和民俗阵头两种型式。巫术仪式的牵亡魂,乃是藉由灵媒(尪姨)施法,引出亡魂与在世者对话;民俗阵头的牵亡歌阵,是一种超度亡灵的歌舞小戏。牵亡歌阵的理论根据,是由儒家慎终追远理念、佛教的轮回观念,以及道教的神鬼思想融合而成的民间信仰;其表演型态是民间戏曲、音乐、舞蹈与信仰的综合表现。

起源演变

牵亡歌阵可能源自说唱艺术,其源流可追溯到唐代的变文。唐代僧侣为宣扬教义,将佛经转变成俗讲,宋代之后演变为宝卷,题材多为反映宗教故事,藉以宣扬因果报应思想;牵亡歌阵则以说唱、小戏方式反映出儒、释、道之综合思想。

台湾牵亡歌阵起源有二:其一是从闽南地区所流传的落阴歌谣和尪姨歌谣发展而成;其二系由歌仔戏蜕变而来,由歌仔戏部分艺人与“红头仔”组合,发展成牵亡歌阵。

晚近之牵亡歌阵演变成中南部民间丧葬阵头,于丧葬仪式中做各种牵亡仪式及表演,表现死者家属的孝思;牵亡歌阵一般均由孝子孝媳或孝女孝婿聘请而来,其意义包括超度、劝亡、开路关、送亡灵平安前往西方等,其仪式则包含歌舞、法事及特技等项。

表演特点

牵亡歌阵的表演,以说唱来表现,即以口述方式描述情节之发展,并以歌唱作为补充;其表演方式乃由法师主咒、主唱,其它三位脚色对答、轮唱或齐唱;通常以一关为一段,每段大多先对答后对唱。唱与白内容多系劝人为善,且均以押韵之口语化“七字歌仔”(即白字歌仔或四句联仔)为主;再配以伴奏,或歌或舞,或独白或对答,相当紧凑繁复。

此外,为说明牵亡故事行进间地点的转移,通常以更换曲调来表示,共包括1.请魂;2.请神;3.调营;4.出路行;5.送神等五阶段,其中以“出路行”最为重要,必须行经三十六关与东岳十殿,始能到达西天见佛祖。

根据黄文博之调查,牵亡歌阵依其目的与意义,可分成五个时机:1.出殡前日傍晚,目的在超亡慰灵;2.出殡当日迁棺前后,目的是“引魂出山”;3.出殡途中,目的是替亡魂开路关;4.下葬前,带有“送魂上仙山”的意义;5.返回途中,目的在引魂回家(三魂七魄之一魂在“神主牌”,所以要引魂回家;另二魂,一上天报到,一在遗体。七魄则自然消失)。

表演目的

牵亡歌阵表演目的,在于带领亡魂到达西方极乐世界,而其内容便是铺述整个路途的过程。“首先是口白,说明死者的姓氏、职业、生辰等,依死者的身份而变化说词。其次是请神,以歌唱的方式搬请所需的神明护持,然后调营出发到阴府路关,包括了草埔路、黑土路、石仔路、石板路、冷水坑、岭板岭、铁钉路……等。唱完路关开始游十殿,从第一殿游到第十殿,或唱或问。”抵达西方见佛祖后,尚须辞神,整个牵亡仪式始告结束。另据黄文博于一九八七年八月,对台南县下营乡红毛厝的牵亡歌阵之调查,路关则包括万里三坡路、鬼门关、草坡路、霜雪山、冷水星路、地府观音寺、奈河桥、六角亭、火焰山、扬州江、枉死城、七条大路、东岳十殿及西方见佛祖等。

表演程序

另外,根据台南郭合德所述,牵亡歌阵之程序为:1.迁棺——出殡前移动棺木,须请东南西北中等五营,亦即五营兵马;2.路关——出殡途中所唱的歌,此时“老婆”须焚烧纸钱;3.亡葬——下葬时所唱的歌,如“……亡魂下葬手提纸钱……”;4.回路关——回途中所唱之歌,如“……烧钱献纸是买路回……”;5.从释迦佛祖开始唱起——如“……释迦佛祖……,六年受苦雪山中,雪山里六年受苦,脚踏莲花往西方。”唱至彭祖等,共约十几首。

语词特点

由于牵亡歌阵为民间小戏,语词多采押有韵脚的“七字仔”,因此简洁流畅,易于艺人朗诵、传授。根据蔡懋棠访问三重的“台南一团牵亡歌团”所得,〈请神一声〉部分歌词如下:“灵(当为“龙”字之误)角吹来第一声。一声的确(当为“龙角”之误)请东营。东营兵,东营将,东营兵马九千九万兵。头戴金魁,身穿甲罗,请要天官又地官,水官又火官,请要三界通三官,请要天上李老君,通天的天主,元始的天尊,康赵二元帅,罗车太子踏火轮,再也再更请啰,请要托塔的天王,大圣孙悟空,北极上帝公,广德(当为“泽”字之误)的尊王,弟子三拜,请东营兵马到此来……。”

此外,根据黄文博采访所得,台南县下营乡红毛厝的牵亡歌,“请神”仪式之歌词为:“孤角吹来心茫茫,卜请地府的地藏,二请十殿阎罗王,三请本庄王爷公,再请山神土地公,足卜众神招出动,请神坛前※亡魂,祝你亡魂上西方。”(※字为烈,但去“列”改为“毛”)

由上可知,民间小戏自由活泼,可依各阵头所搜歌词之不同,或随艺人即兴自由发挥,同属“请神”仪式,仅须注意维持歌词“请神”之基本精神即可,不但唱词大不相同,亦可加入虚字或虚词,充分反映民间歌舞小戏自由之特色。

歌阵成员

牵亡歌阵之成员,有法师、老婆、倒退、小旦与乐师,除乐师与法师由男性担任外,其它三人皆由女性扮演。法师为“三坛法师”,俗称“红头仔”,左手执龙角,右手持帝钟,需唱、念兼吹,为歌阵之灵魂人物,表演时立于“歌仔棚”正前方;老婆又称“娘妈”,即“阴阳坛娘妈”,着黑色或蓝色带白点之服装,上裙下长裤,与法师对答或轮唱,念白时敲打乌锣,歌唱时左手持丝巾,右手翻动羽扇,并跳舞,表演时位于法师右方,负责带领亡魂前往西方;倒退又称“尪姨”,着青色服装,颈系红披,上裙下长裤,表演时位于法师对面,双手持“黄金古仔纸”舞唱,并将之焚烧,沿途向小鬼买路;小旦穿着白色上裙下长裤服装,表演时位于法师左方,与法师对唱,念白时敲击木鱼,歌唱时左手摆腰巾,右手挥彩扇,亦唱亦跳;乐师主要负责三弦和胡琴的演奏,但为节省开支,通常仅由一位乐师负责三弦。

使用法器

至于牵亡歌阵所使用的法器,一般有“龙角”、“帝钟”、“奉旨”、“乌锣”及“木鱼”。“龙角”系牛角制成,具有降神与驱邪双重功能,为法师所持用;“帝钟”亦称法钟、法铃、三清铃或师公钘仔,柄上有三叉,象征三清之意,具降神祛鬼之效;“奉旨”又名净板、方子、封旨或封止,为一长方形小木块,有吓退妖魔鬼怪的功能;“乌锣”即单音,是带柄圆形小铜锣,为“老婆”(尪姨)所持用;“木鱼”为“小生”所持用。

流行地区

台湾牵亡歌阵多流行于浊水溪以南,云林县褒忠、东势、土库、四湖、口湖、嘉义县朴子、台南县柳营、下营、麻豆、西港、善化、将军、台南市鲲鯓、高雄县阿莲、弥陀、高雄市草衙及屏东亦有零星分布,其中以台南县下营及善化为牵亡歌阵大本营;至于台北的牵亡歌阵,则多来自南部。

尪姨歌

「尪姨歌」原是闽南人迎尪姨习俗时,对所唱念仪式歌曲的称法。目前所知最完整的尪姨歌,为保存在南管指套中的一套道教乐曲「弟子坛前」13,全套包含三首乐曲,第一首「弟子坛前」,牌调名题为尪姨歌;第二曲「请月姑」,也题作尪姨歌.第三首乐曲「直入花园」,则题为尪姨迭,迭即迭拍,为演唱速度加倍之意。 这是南管乐曲中保存完整的民间宗教歌曲,整套曲的内容完全与民间「牵三姑」、「关尪姨」的习俗相符合。第一首曲子「弟子坛前」,系请神所用,也称为「请神咒」,在该曲中分别请田都元帅、土地公公、金丝舍人、分花娘娘、半路夫人。或三请、或五请,三请翻唱三遍,五请翻唱五遍。

弟子坛前

第一首曲子「弟子坛前」 唱词如下:

弟子坛前专拜唠请唠,请卜田都元帅都降临来。 田都元帅你只神通都真广唠大唠,法令咒水来救万民。 献钱献钞买路过,献钱献钞都买路行。

请完田都元帅后,再请土地公公、金丝舍人等神,唱词除将神名改过外,其余完全一样。请完神之后,并有一段「呕呕呕咮呕呕咮呕呕咮呕」之号角声。

请月姑

第二首曲子「请月姑」唱词如下:

请月姑,请月姨。排年华,数年序。 年纪亦句通,亦句未。夭阮一个姑仔即有三岁。 三岁姑,二岁姨。请您今冥通来伴阮敕桃。 阮厝乜亦有,乜会无。亦有花,亦有粉,亦有胭脂通来抹嘴唇。 亦有耳钩共髻尾梳,亦有金针通来刺绣鞋。 请唠请唠请卜大娘来听香,请卜二娘都来伴场,请卜三姑来问圣。 坐卜久,说卜定,说卜分明通来乞您听。 千里发毫光唠,万里都发毫童。 千里毫光照童身,万里毫光都照童形。 生人市上在只兜,怯人市上在许头。 三步并做都二步走唠,二步并作一步行。 急急走急急行,前人叫,你莫听.后人叫,你莫行。

直入花园

第三首曲子便是「直入花园」:

直入花园是花味香,直入酒店都面带红。 田蝧飞来都真成阵,尾蝶飞来都真成双。 冥阳岭上是好跷欹,阮今过只冥阳都心欢喜。 掀开罗裙都疾赶去,走得阮头茹都髻又欹。 急急走(唠)急急行,走到市上共您说拙分明。 六角亭上是六角砖,六角亭下都好茶汤。六角亭上六角石,六角亭前都好栳叶。 素香不如是茉莉香,尾蝶成阵都采花丛。 嗹啊溜来唠,溜嗹来唠, 脚踏草,一个脚踏草, 嗳呀真个好敕桃,嗳啊真个都是好敕桃。

内容与传说相符

综观这一套尪姨歌,可谓将请尪姨的过程详细记载,歌词的内容,也与民间对尪姨的传说相符合。「弟子坛前」是请神咒语,拜请众路神明,下凡来拯救万民,这与台湾道教法师请神的咒语大多类似。 「请月姑」描述请来的这个姑仔才只三岁,要请她今夜来伴我敕桃(游戏),并且告诉她我家里什么都有,「亦有花,亦有粉,亦有胭脂通来抹嘴唇。亦有耳钩共髻尾梳,亦有金针通来刺绣鞋。」并且曲中也说到「请卜大娘来听香,请卜二娘都来伴场,请卜三姑来问圣。」可见所请的还不只一个,而且必须请她们「三步并作二步走,二步并做一步行」,急忙到「怯人市上」去找已死的亡魂,这其间还不能理会前后人的叫声。可知这支曲子除了请神来问圣外,也是一首入阴府牵引亡魂的「牵亡曲」。 「直入花园」曲为描述入地府途中所见,及经过花园的情形。传说中通往阎罗地府的途中有一座花园,园中有六角亭子,如果亭子年久失修,便会有灾祸。民间请尪姨时,也喜欢「探花」,,即怀孕妇女每急于想知道所怀为男孩或女孩,便请尪姨入花园去看开白花或红花,白花代表男孩,红花代表女孩。尪姨甚至能把整株树上有几朵红花几朵白花一并告知,即命中注定有几男几女。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6:1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