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气陷证 |
释义 | 【基本概念】气陷证是因气虚而升举乏力、情绪昂下限所表现出来的证候。气陷证多有气虚证发展而来。元气不足,升举无力,反而下陷所引起,临床以脘腹胀坠、久泄脱肛、子宫下垂等为主要表现的证候。常见于久泄、脱肛、阴挺,以及西医的胃下垂、慢性肠炎等疾病。 机体脏腑位置的稳定及功能正常与否,与人体元气的盛衰有关。如素体禀赋不足,或年老元气亏虚,或饮食不节,思虑伤脾,或劳累过度,或妇女胎产过多,则会损伤元气,致使元气升举无力,而反下陷,形成气陷证。 【临床症状】腰腹气坠感,久泻久痢不止,便意频频,白浊带下,或胃肾下垂,脱肛,阴挺,头昏眼花,耳鸣,气短不能接续,即气虚的其他症状。气陷证的临床表现以脘腹胀满重坠,久泄,脱肛,阴挺(即子宫脱垂),甚则大便随矢气溢出,诸症劳累后加重,舌淡苔白,脉细弱等为主,兼见气短乏力,神疲懒言等气虚表现。元气亏虚,脾气不升,中气下陷,故脘腹胀满重坠,尤以食后为甚;中气下陷,大肠传导失司,固涩无权,遂症见大便稀溏,久泄不止,甚则大便随矢气溢出,脱肛;元气不足,胞脉受损,宗筋弛缓,则阴挺;元气不足,劳累耗气,故诸证活动后加重。 气陷证的治疗宜补益元气、升举提陷,常用补中益气汤类加减。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