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气感 |
释义 | 气感:是指练气功或意念集中在身体某部分时会产生的热、麻或痒等感觉。虽然气感是大部分练气功的人都会有的经验,但气感的成因尚未被研究出来。 简介气感是指练气功或意念集中在身体某部分时会产生的热、麻或痒等感觉。虽然气感是大部分练气功的人都会有的经验,但气感的成因尚未被研究出来。 气功与幻觉有理论认为气功是幻觉,但幻觉并非无意义,它是在以模拟的感觉讯号取代真实讯号,驱动自律神经进行心身作用(梦的〝心身作用说〞)。气功的胀麻幻觉能驱动自律神经中的修补神经而达健身的目的。 特征此外,有些时候,下述的生理反应往往也会被气功修习者指为“气感”的: 1. 当深度放松时,微血管的微循环旺盛起来时的各种感觉,多数是暖,如果还有麻痒的话,中医还说这是有“风”。初学者常说这是“气到指尖”。 2. 呼吸深长,血气旺盛,肢体大脑得到充足供血供氧时的精神爽利感觉。常被描述为“感到一股气涌上来”,甚至是大小周天运行,内力增进等。 3. 进入类似默剧或自我催眠的状态,尝试用意识去影响不容易控制的部位时的感觉(内脏之类的不随意肌)。有时肢体还会处于一种平时很少会做的姿势下(不同的桩功),重心、负重位置都跟惯常的有所不同,再配合设想和呼吸,因而刺激到一些平时很少运动的位置以至内脏器官,使之都得到运动,为习练者带来一种不常见,但又很惬意的个人境界经历。这往往会被称为以意导气,以气导体,以至打通手少阴心经、手太阴肺经……等等。 4. 神经的生物电反应,例如肉跳、眼眉跳、以至抽筋等。如果这些反应是气功修习著希望它发生的,或者在控制和预期下发生的,可能会说这是“神功大成”了;如果是不想它发生的,或者失控地发生的,就叫“出偏差”,以至“走火入魔” 争议本来,用上上述的现代术语来陈述,气感就变成科学可解释的东西而不是幻觉了,可以跟西方科学进行对话、交流了,可是由于这种陈述方法没有了“阴、阳、虚、实”那类词汇,或者没有跟五行八卦类比一下,经常会让某些气功从习者感到大煞风景,觉得不对胃口,觉得好像贬低了气功似的,甚至可能会被讥为挟洋自重,因此这种陈述往往不受气功修习者欢迎。 种类气感有很多种,修炼气功会因不同的功法和个人产生不同的气感,先列出几种常见的气感类型,供功友修炼时参考: (1)蚁行:气在皮肤表层较细经脉移动的一种感觉,这种感觉好像蚂蚁爬在人的皮肤上面,会觉得痒痒的。 (2)蠕动:气在较粗经脉上移动的一种感觉,这种感觉好像蚯蚓在慢慢地蠕动。 (3)温热:气使细胞活动力大大增加,使得体温稍为上升,而感到温热。也有另一种情况是气通督脉会产生温热感。 (4)清凉:如果细胞过於兴奋,气也会抑制细胞的异常,而感到清凉。也有另一种情况是气通任脉会产生清凉感。 (5)酥麻:这是由气的运行产生了磁场的作用,而感觉麻麻的,更好的情况会感觉酥酥麻麻的。 (6)膨胀:气累积较多了,就会有膨胀的感觉。 (7)紧缩:气开始内聚浓缩了,就会有紧缩的感觉。 (8)针刺:好气已开始逼出针型病气的感觉。 (9)跳动:气累积成团在肌肉或经脉移动的感觉。又分穴位的跳动( 垂直跳动 ),与经脉、肌肉的跳动 ( 水平跳动 )。 (10)麻电:这是气的运行产生了电场的作用,而感觉有微弱的人体静电。 (11)漂浮:气变轻了,且往上移动,就会有漂浮的感觉。 (12)沉重:气变重了,且往下移动,就会有沉重的感觉。 (13)酸痛:好气已开始逼出酸性病气的感觉。 (14)轻安:清气已遍布全身,就会有轻安的感觉。 (15)浸润:气渗入肌肤较内层的感觉。 (16)穿透:较大股的气渗入肌肤的感觉。 (17)水流:较大股的气在经脉或血管移动,感觉好像水在流动。 (18)滴蜡油:气在头部打通经脉时,好像蜡烛熔化,蜡油由头顶往脸颊移动的感觉。 (19)骨热:气的暖流已进入骨头内,感觉骨头里面热呼呼的,非常舒服。 (20)颤动:不同种类的气在体内产生了共振,而使细胞颤动起来。 (21)速电:气带动细胞内的原子,使原子内的电子获得能量脱离原子核的束缚,变成自由电子,形成多股电子流,在全身以极快速度相互绕转,这是刹那间打开全身经脉与筋骨最舒服的状态。这就是快速电流的感觉。 (22)被灌:头顶与双肩有多处穴位打开,虚空好气整股由打开的穴位进入,感觉好像被灌顶。 (23)融化:全身穴位打开,身体之气与虚空之气合而为一,感觉身体好像被融化了。 (24)舞动:气机使全身筋骨活跃起来,使人感觉不由自主地手足要舞动起来。 (25)按摩:气入内脏,使身体内脏有被按摩的感觉。 (26)抽动:气在体内已能一缩一放,产生肌肉抽动的感觉。 (27)丹动:气已结活丹,活丹开始运转的感觉。 (28)灵动:气入灵体,使灵体活跃了起来,全身变成了灵动现象。 (29)光动:气已化光,光光共振,使人有光在动的感觉。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