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企业外汇避险
释义

从事涉外业务的企业,还会面临外汇风险。涉外企业对外汇风险的防范,越发重要。

外汇风险一般分为外汇交易风险、外汇折算风险、经济风险和国家风险。而外汇交易风险涉及的业务范围广泛,是企业应对比较频繁的风险,也是涉外业务的企业主要防范的对象。它是指企业未了的债权债务在汇率变动后,进行外汇交割清算时所出现的风险。这些债权、债务在汇率变动前已经发生,但在汇率变动后才清算。也就是说,企业在以外币计价的交易中,由于交易发生日和结算日的汇率不一致,导致收入或支出发生变动的风险。

Control Foreign Exchange Risk

Global corporates have exposure to the foreign exchange risk. A succesfull hedging strategy to control this risk is an essential requirement to minimize its impact on the balance sheet.

Thanks to a strong specific currency overlay know-how JW Partners supports corporates providing a disciplined dynamic approach which will neutralize such impact, preserving the profits of the industrial and/or commercial activity

.

INPUT DATA:

Corporate governance policy and strategic targets

Amounts and timing of the foreign currency cash flows and assets à trade and current account exposure

Volatility of the Foreign Exchange rates

风险的成因

汇率制度体系是外汇交易风险产生的直接原因。固定汇率体制将风险给屏蔽掉了,而浮动汇率体制增加了未来货币走势的不确定性,扩大了风险的敞口。我国当前实行的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增加了收益与损失的不确定性,外汇交易风险敞口有所扩大。

外币与本币间的兑换,成为外汇交易风险产生的先决条件。由于不同货币存在一定的价差,当货币间进行兑换时,资金将面临收缩水的问题,增加了不可预测性,风险系数扩大。

时间因素是外汇交易风险产生的催化剂。企业账款收付时间与最后清算日存在一定的跨度,时间跨度越大外汇风险波动的幅度越大,货币间的折算风险也就越大。俗话说得好,“夜长梦多”。因此,面对频繁波动的外汇市场,企业最好缩短发生账款的时间跨度,或事先锁定汇率,以此来规避外汇风险。

风险预警及防范

以下四个方面,可以为预测外汇交易风险引导方向。

一、货币走势

假设,市场对美联储继续实行紧缩货币政策的预期高涨,短期对美元走势起到支撑作用。欧洲央行迫于全球通胀指标上升压力,连续两次提升基准利率。经济的改善,增强了市场对欧洲央行进一步升息的预期,欧元存在潜在的上升压力。日本定量宽松货币政策的结束,增加了市场对央行提升利率的预期。

针对当前的货币走势,企业可以采取选择有利的货币计价方式或提前收付款的形式,转移因货币走势而带来的交易风险。提前收付汇包括提前付汇与提前收汇两种,是一种资金转移在时间上的再选择。所谓提前付汇,是指企业本身持有未来将要贬值的货币资金,而将来要支付的债务却是预期升值的货币资金,应尽早支付。所谓提前收汇,是指未来要收回的债务是预期将要贬值的货币资金,应尽早收回,以免因汇率的波动抵消应得的利润。

虽然当前美元前景依然良好,但长期来看,上涨动能远不如欧元。而日元将呈现被动的货币走势,美元的强势必将带来日元的贬值。此时企业应尽可能以欧元作为结算币种,适当减持美元资产,抛售日元资产。尽早收回日元债务,提前支付欧元资产。美国进口商与欧盟商人订立了一个以日元计价,3个月后付款的贸易合同。假设在合同订立后,欧元兑美元大幅升值,而且这种局面在半年之内不会得到改观。这时,美国进口商就可以适当地提前用美元兑换成欧元付给欧盟商人。尽管这样做,美国商人遭受些利息的损失,但和欧元大幅升值所要蒙受的损失相比,还是比较划算的。相反,对于美国出口商来说,他应该尽可能、合理地推迟收回欧元的时间,以便等待欧元升值带来可观的利润。

二、企业自身

尽管外汇交易风险对企业来说并不陌生,但其应对风险的意识、能力大不相同。不恰当的避险措施,进一步扩大了风险系数。广州一家玩具制造企业,去年2月向美国出口一批玩具。双方协定以美元计价结算,6个月后收款。当时美元兑人民币的汇率,基本维持在1∶8.21左右,出口100万美元的货物,能得到821万元人民币,预计净盈利将达到10万元人民币。而7月21日央行进行人民币汇率改革后,人民币呈现升值状态。该企业并未对此提高警惕,提前采取避险措施。结果到收款日时,美元兑人民币变成了1∶8.04,此时100万美元的货物,只能换得804万元的人民币,净损失17万元。由原来盈利10万元,变成亏损7万元。

还有一些企业,则采取谨慎保守的态度,宁可多花成本,也不愿多冒一点风险,将资金只局限于保值,错过了很好的增值机会。义乌一家进出口贸易公司,提前预知了风险的存在,采取了签短单、提高售价等自然规避风险的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了外汇交易风险,但却失去了签长单、扩大销售量而带来的好处。

风险与收益是并存的,丰厚的收益背后,隐藏着潜在的风险。深圳一家服装公司,长期从事进出口贸易,有着很强的外汇风险规避意识。在规避外汇风险方面,往往采取激进的措施,大量资金投机于高风险的金融衍生品交易上,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很好地规避了外汇交易风险,但高收益背后隐藏的高风险,还是能令企业管理者睡不着觉的,一旦交易不成功,将面临难以想象的损失。企业正确的做法是:采取主动规避风险的办法,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将风险和收益进行有效的组合,在保值的基础上,实现最大化的收益。

三、国家的政策制度

人民币未来波动区间以及可能政策上的调整,是企业关注的焦点。例如,央行官员表示,来年人民币将基本持稳,不会有太大的波动。人民币短期内将不会有太大的调整空间,企业可以将风险基本锁定在当前水平上。但不应放松警惕,应随时关注政府言论,提前做好防范风险的措施。

四、金融市场

汇率改革之后,银行为了能帮助市场规避汇率风险,推出了一系列的外汇避险产品。但外汇交易风险的无界限、国际化,使企业在运用当前的避险工具上,还有些力不从心。

利用金融衍生工具规避交易风险

一、远期外汇交易的合理利用

远期外汇交易是指外汇买卖双方签订合同,约定在将来一定的日期内,按预先约定汇率、币种、金额、日期进行交割的外汇业务活动。这种合同是不可撤销的,它是保障收益和现金流量的工具。

我国一家企业从英国购买了一套机械设备,该交易以英镑计价,付款期是30天。如果在此期间英镑相对于人民币升值了,该中国企业就会遭受损失。然而,如果在进行交易谈判时,我国企业同中国银行签订一份远期合同,根据确定的汇率在30天后购买这笔英镑。这样一来,就有效地锁定了英镑应付款的人民币未来价值,从而消除了外汇风险。英镑应付款的任何损失都会被远期合同的相同收益所抵消。假定英国企业的交货期为9月17日,远期合同到期,这家中国企业根据事先确定的远期汇率,从银行购买100万英镑。我们通过以下的对比能清楚地看到,采用远期保值后,购买100万英镑的人民币实际成本和预计成本总是一致的。

虽然远期交易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了外汇交易风险,但本身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采用此方式进行交易之前,必须对未来汇率的走势作出正确的判断预期,否则实际的套期保值成本支出,可能高于不进行套期保值的成本,这对于进出口企业来说存在一定的困难。为了避免这一弊端,可利用择期外汇交易来回避汇率风险。

二、择期外汇交易的合理利用

择期交易是指在成交后,客户根据某一时间段任意选择日期,按预定的汇率和金额进行交割的远期外汇交易,它是一种可选择交割日的远期外汇买卖。由于银行考虑到外汇的交割,可能是在最不利的情况下进行的,相应会提高企业的交易费用,因此,进出口公司在做择期外汇交易时,应尽可能地缩短未来不确定时间,以减少成本,获得更有利的远期汇率。

择期合同交易的便利,增加了企业的选择余地,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某日办理交割。浙江一家鞋帽有限公司,2001年初同德国某公司签订了一份价值10万欧元的鞋帽出口合同,以欧元作为计价货币。结算日为2001年6月10日,考虑到当时欧元走势疲软,这家企业在中国银行做了一笔10万欧元的远期外汇交易,进行了汇率锁定。在交易日与结算日之间的这段时期欧元一路下挫,公司挽回了几十万元人民币的外汇损失。

三、互换交易的合理利用

互换交易是降低长期资金筹措成本,防范利率和汇率风险的最有效的金融工具之一,主要分为货币互换与利率互换两类。货币互换是运用最多的工具。货币互换是处在不同国家的两家公司进行即期货币兑换,并在将来的某个日期再进行反方向的兑换,相当于一个即期外汇交易和一个远期外汇交易的组合。货币交换的原理是充分利用比较优势实现预期的目标,即成本最小,收益最大。目前我国银行已经开展了这项业务。

日本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有一笔日元贷款,金额为10亿日元,期限为7年,利率为固定利率3.25%,付息日为每年的6月20日和12月20日。2003年12月20日提款,2010年12月20日到期归还。公司提款之后,将日元换成美元,用于采购生产设备。产品出口得到的收入是美元收入,而没有日元收入。2010年12月30日时,公司需要将美元兑换成日元还款,如果到时日元升值,美元贬值(相对于期初汇率而言),公司就要用更多的美元来买日元还款。由于生态科技公司的日元贷款在借、用、还上存在着不统一,就存在着汇率风险。为了控制汇率风险,公司决定与银行做一笔货币调期交易。双方规定,调期交易将于2003年12月29日生效,2010年12月30日到期,使用的汇率为USD1=JPY117,美元相应的利率为USD 6MLIBOR+0.85%。由于在期初与期末,生态科技公司与银行均按照预先规定的汇率(USD1=JPY117)互换本金,并且在贷款期间只支付美元利息,而收入的日元利息正好用于还原日元贷款利息,从而完全避免了未来的汇率风险

慎选避险工具

各种避险措施都存在着利弊,企业应根据自身业务的需要,慎重选择避险工具。

首先,遵循利益最大化原则。规避外汇交易风险要付出相应的管理成本,成本的增加间接地扩大了由于风险而带来的损失。因此,要精确核算管理成本、风险报酬、风险损失之间的关系。

其次,采取综合考虑的原则。对于大多数涉外企业,在外汇交易、国际信贷、国际投资以及国际结算等许多经济活动中,都面临着外汇交易风险。企业应综合全面考虑,尽可能通过抵消不同项目下暴露的货币资金,降低或消除外汇交易风险。

最后,采取策略多样化的原则。防范外汇交易风险的方法多种多样,达到的效果也各不相同。企业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合理的避险方案。时刻关注周围环境的变化,不断调整方法策略,使避险工具的运用达到最优的效果。

面对逐渐开放的外汇市场,企业在打理好自身的业务同时,还应时刻警惕市场潜伏的风险,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全面衡量在业务经营的各个环节中面临的风险因素,合理规避外汇交易风险,以顺应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趋势。

企业避险的挫折

以前,高盛(Goldman Sachs)和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等众多西方银行与中国大陆企业达成了大笔的交易。这些企业希望管理它们因大宗商品价格、利率和汇率波动而产生的风险。

在两起引发轰动后果的交易案例中,中信泰富(Citic Pacific)因对赌澳元在去年亏损19亿美元,中国旗舰航空公司中国国航(Air China)因石油衍生品交易亏损11亿美元。中信泰富是中国最大投资集团中信旗下的香港上市公司。

市场人士表示,在中国,有数以百计的公司像这两家公司一样,参与了与其对冲需求严重不匹配的交易。

与西方交易商签订的量身定做的交易开始让中国公司出现巨额亏损。此后出现了一系列连锁反应,到了2009年夏天,中国监管机构和本土银行发出了强烈的反弹。

与欧美衍生品市场缓慢的改革步伐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监管机构在2009年,关闭了外资银行从离岸部门向中国出售衍生品的主要通道,清理了投机性交易。这些措施不但对中国公司和外国银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对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及人民币的国际化之路也同样如此。

企业外汇避险的参考资料

1. 卜繁圣,1992,运用外汇期货对新台币作交叉避险──ARIMA的实证研究,国立中兴大学企业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硕士论文。

2. 中央银行经济研究处,历年中华民国台湾地区金融统计月报,中央银行经济研究处编印。

3. 王呈晃,1999,台股指数期货避险绩效之研究,国立中兴大学企业管理学系未出版硕士论文

4. 王惠中,1991,台湾股市弱式效率检定与异质变异数模型之应用,淡江大学金融研究所未出版硕士论文。

5. 王俪容,1999,期货学原理—个体策略与总体政策,民国88年,五南图书出版公司。

6. 向碧盈,1995,外汇交易风险的避险策略-针对远期外汇及期货交叉避险之比较研究,国立交通大学科技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硕士论文。

7. 江文强,1996,股价指数期货避险效果之研究,交通大学管理科学研究所未出版硕士论文。

8. 何宪章,2001,国际财务管理-理论与实务,印民国90年四版,新陆总经销。

9. 吴玟仪,2002,外汇期货之最适避险比率与避险效益分析,逢甲大学财务金融学所未出版硕士论文

10. 吴青松,1996,多国籍企业管理:理论与实务,民国85年,二版,智胜总经销。

11. 吴福财,2002,国军外汇风险管理-外汇期货及远期外汇契约交叉避险策略分析,国防管理学院国防财务资源研究所未出版硕士论文。

12. 李子建,1994,以外币及商品期货交叉规避台币/美元汇率风险之研究,辅仁大学经济学研究所未出版硕士论文

13. 李玉珍主编,外汇投资,民国83年6月出版,金钱文化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14. 李丽,外汇投资理财及风险─外汇操作的理论与实务,民国82年8月三版,三民书局。

15. 周志隆,1991,股票风险波动之研究—异质条件变异数分析法,台湾大学商学研究所未出版硕士论文。

16. 周姿吟,2003,外汇期货对亚洲汇市之动态避险分析,逢甲大学财务金融学所未出版硕士论文

17. 林义祥,1998,基金避险与台股指数期货-比较各计量模型之避险绩效,淡江大学财务金融学系未出版硕士论文。

18. 林群雅,1996,台湾汇率风险规避策略之探讨,国立台湾大学商学系未出版硕士论文。

19. 林靖文,2001,最适公债期货避险策略之实证研究,高雄第一科技大学财务管理系未出版硕士论文

20. 洪皓凯,1998,台湾进口玉米价格与汇率之避险研究,国立中兴大学农业经济研究所未出版硕士论文

21. 纪妤莹,2001,多国籍企业外汇曝露之研究-台湾多国籍企业外汇曝露决定因素及外汇曝露不对称性之实证,逢甲大学企业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硕士论文。

22. 康信鸿、缪俊华,1998,“外汇期货最适避险比例之实证研究”,管理学报,第15 卷第3 期,pp.419-453。

23. 张志鹏,2002,商业银行外汇风险管理与外汇风险曝露之研究,铭传大学国际企业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硕士论文。

24. 张峻铭,1998,台股指数期货避险之研究-时间数列模型与技术分析之应用,东海大学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硕士论文

25. 张峻铭,1998,台股指数期货避险之研究—时间数列模型与技术分析之应用,东海大学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硕士论文。

26. 张淑芳,1999,金融业与非金融业外汇风险管理及其策略差异性之探讨,国立成功大学企业管理学系未出版硕士论文。

27. 许廷仪,1996,企业厂商外汇避险之研究,成功大学企管研究所未出版硕士论文。

28. 陈信助,1997,摩根台股期货避险效果之研究,台湾大学财务金融学系研究所未出版硕士论文。

29. 陈思颖,2000,中油公司进口原油价格与汇率之选择性避险研究,国立台北大学经济学系未出版硕士论文

30. 陈政德,1998,利用国外台股指数期货避险最适避险比率及其绩效之探讨,成功大学企业管理系未出版硕士论文。

31. 陈丽如,1996,外汇期货与期权避险绩效评估,国立成功大学/会计研究所未出版硕士论文

32. 彭寅昌,1990,企业因应外汇风险风险策略之研究,中山大学企管研究所未出版硕士论文。

33. 曾荣健,2002,动态交叉避险之研究-以新台币兑美元汇率为例,长庚大学企业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硕士论文

34. 黄景明,2003,台湾股价指数期货最适避险策略之研究,淡江大学财务金融学系未出版硕士论文。

35. 黄丽蓉,1997,我国企业外汇风险管理策略之研究-个案公司之探索性研究,国立中兴大学企业管理学系未出版硕士论文。

36. 杨珊蓉,2001,平均数-扩展吉尼系数架构下玉米期货避险比率之研究,屏东科技大学农企业管理系未出版硕士论文

37. 温曜志,1999,以SIMEX 台股指数期货规避台湾股价指数风险之研究,国立政治大学财务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硕士论文。

38. 董梦云着,1997,外汇市场:衍生工具与风险管理,民国86,初版,华泰文化总经销。

39. 路透社编著,施建明译,外汇交易与货币市场入门,民国90年三刷,财讯出版社。

40. 刘孟宜,2001,新台币汇率风险管理-外汇期货及远期外汇契约交叉避险效益分析,逢甲大学保险学系未出版硕士论文。

41. 蔡永发,1995,台湾厂商外汇风险管理方式之研究,淡江大学国际企业研究所未出版硕士论文。

42. 蔡佩玲,2001,黄豆进口及加工业者避险策略之选择—GARCH模型之应用,屏东科技大学农企业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硕士论文。

43. 郑守杰,2000,外汇避险策略之评估,逢甲大学企业管理学系未出版硕士论文。

44. 郑秉穆,1998,股价指数期货市场上的动态避险策略研究,清华大学统计学研究所未出版硕士论文。

45. 卢惠盈,2002,期货避险比率及绩效分析-以外汇期货为例,国立中正大学财务金融研究所未出版硕士论文

46. 萧胜全,2000,台湾上市公司外汇风险暴露因素之研究,淡江大学管理科学学系未出版硕士论文。

47. 赖昌作,1999,股价指数期货之避险比率与避险效益,台湾科技大学资讯管理研究所硕士未出版论文。

48. 缪俊华,1998,外汇期货与外汇选择权之最适避险比例研究,国立成功大学国际企业研究所硕士论文。

49. 钟柏婷,2003,动态变动相关系数下的外汇期货之避险比例与绩效,国立政治大学财务管理学系未出版硕士论文。

50. 苏雅芬,2003,台湾商业本票及美国国库券利率期货之动态避险分析,国立中正大学企业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硕士论文

英文部分

1. Adler, M. and B. Dumas, (1984) “Exposure to Currency Risk: Definition and Measurement,” Financial Management, Vol.13, pp. 41-50.

2. Aggarwal, R. and A. L. DeMaskey, (1997) “Cross-Hedging Currency Risks in Asian Emerging Markets Using Derivatives in Major Currencies,” The Journal of Portfolio Management, Vol.23, pp. 88-95.

3. Anderson, R. W. and J. P. Danthine, (1981) “Cross Hedging,”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Vol.89, No.6, pp. 1182-1196.

4. Bodnar, G.M., and W. M. Gentry, (1993) “Exchange Rate Exposure and Industry Characteristic: Evidence form Canada, Japan, and the USA,”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oney and Finance, Vol.12, pp. 29-45.

5. Bollerslev, T., (1986) “Generalized Autoregressive Conditional Heteroskedasiticity,” Journal of Econometrics, Vol. 31, pp. 307-327.

6. Bollerslev, T., (1988) “On the Correlation Structure for the Generalized Autoregressive Conditional Heteroscedastic Process,” Journal of Time Series Analysis, Vol.9, pp. 121-131.

7. Bond, G. E., S. R. Thompson, and B. M. S. Lee, (1985) “Application of A Simplified Hedging Rule,” The Journal of Futures Markets, Vol.7, pp. 65-72.

8. Brown, S. L., (1985) “A Reformulation of the Portfolio Model of Hedging,” American Agricultural Economics, Vol. 67, pp. 508-512.

9. Chaoshin C., H. Ken, and I. N. Gladson, (2001) “The Impact of Market Liberalization on Firms' Exchange Rate Exposure,” Competitiveness Review, Indiana, Vol.11, pp. 40-52.

10. Chou, W. L., K. K. Fan, and F. L. Cheng, (1994) “Conventional Versus Error Correction Models in the Estimation of Hedge Ration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Fourth Convention of the East Asian Economic Association in Taipei, Taiwan.

11. Diebold, F. X. and M. Nerlove, (1989) “The Dynamics of Exchange Rate Volatility: A Multivariate Latent Factor ARCH Model,” Journal of Applied Economitrics, Vol. 4, pp. 1-21.

12. Dominguez, K. M. E. and L. L. Tesar, (2001) “A Re-examination of Exchange Rate Exposur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Papers and Proceedings, May, pp. 1-9.

13. Eaker, M. R. and D. M. Grant, (1987) “Cross Hedging Foreign Currency Risk,” Journal of Internation Money and Finance, Vol.7, No.1, pp. 85-105.

14. Ederington, L. H., (1979) “The Hedging Performance of the New Futures Markets,” The Journal of Finance, Vol.34, No.1, pp. 157-170.

15. Engle, R. F., (1982) “Autoregressive Conditional Heteroskedasticity with Estimates of the Variance of U.K. Inflation,” Econometrica, Vol.50, pp. 987-1008.

16. Granger, C. W. J. and P. Newbold, (1974) “Spurious Regressions in Econometrics,” Journal of Econometrics, Vol.2, pp. 111-120

17. Gray, R. W. and D. J. S. Rutledge, (1971) “The Economics of Commodity Futures Markets: A Survey,” Review of Marketing and Agricultural Economics, Vol.39, No.4, pp. 57-108.

18. He, J. and L. Ng, (1998) “The Foreign Exchange Exposure of Japanese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The Journal of Finance, Vol.53, No.2, pp. 733-753.

19. Heifner, R. G., (1972) “Optimal Hedging Levels and Hedging Effectiveness in Cattle Feeding,” Agricultural Economic Research, Vol. 24, pp. 25-35.

20. Hill, J. and T. Schneeweis, (1981) “A Note on the Hedging Effectiveness of Foreign Currency Futures,” Journal of Future Markets, Vol.1, No.4, pp. 659-664.

21. Howard, C. T. and L. J. D’Antonio, (1984) “A Risk Return Measure of Hedging Effectiveness,” Journal of Financial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Vol.19, No.1, pp. 101-112.22. Hull,J, (2003) Options, Futures, and Other Derivative, 5th edition,Prentice-Hall International, Upper Saddle River, N.J.

23. Hsin, C. W., J. Kuo., and C. F. Lee., (1994)“A New Measure to Compare the Hedging Effectiveness of Foreign Currency Futures Versus Options,” Journal of Futures Markets, Vol.14, No.6, pp. 685-707.

24. Johnson, L. L., (1960) “The Theory of Hedging and Speculation in Commodity Futures,”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Vol.27, pp. 139-151.

25. Jorion, P., (1990) “The Exchange-Rate Exposure of U.S. Multinationals,” Journal of Business, Vol.63, pp. 331-345.

26. Junkus, J. C. and C. F. Lee, (1985) “Use of Three Stock Index Futures in Hedging Decisions,” Journal of Futures Markets, Vol. 5 No.2, pp. 231-237.

27. Kahl, K. H., (1983) “Determination of the Recommended Hedging Ratio,” 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Vol.65, pp. 603-605.

28. Kolb, R. W., and J. Okunev, (1992) “An Empirical Evaluation of the Extended Mean-Gini Coefficient for Futures Hedging,” The Journal of Futures Markets, Vol.12, No.2, pp. 177-186.

29. Koutmos, G. and A. Pericli, (1999) “Hedging GNMA Mortage-Backed Securities with T-Note Futures: Dynamic Versus Static Hedging,” Real Estate Economics, Vol.27, No.2, pp. 335-363.

30. Kroner, K. F., and J. Sultan,. (1993) “Time Varying Distribution and Dynamic Hedging with Foreign Currency Futures,” Journal of Financial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Vol.28, pp. 535-551

31. Lindahl M., (1992) “Minimum Variance Hedge Ratios for Stock Index Futures: Duration and Expiration Effects,” The Journal of Futures Markets, Vol.12, No.1, pp. 33-51.

32. Malliaris, A. G., and J. Urrutia, (1991) “The Impact of the Lengths of Estimation Periods and Hedging Horizons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A Hedge: Evidence from Foreign Currency Futures,” The Journal of Futures Markets, Vol.11, pp. 271-289.

33. McNees, S. S., (1979) “The Forecasting Record for the 1970’s,” New England Economic Review, pp. 33-53.

34. Myers, R. J.and S. R., Thompson (1989) “Generalized Optimal Hedge Ratio Estimation,” 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Vol.71, pp. 858-868.

35. Park, T. H, and L. N. Switzer, (1995) “Bivariate GARCH Estimation of the Optimal Hedge Ratios for Stock Index Futures: A Note,” Journal of Futures Markets, Vol.15, No.1, pp. 61-67.

36. Park, T. H. and L. H. Switzer, (1995) “Time-Varying Distributions and the Optimal Hedge Ratios for Stock Index Futures,” Applied Financial Economics, Vol.5, No.3, pp. 131-137.

37. Schwert G. W., (1989) “Why Does Stock Market Volatility Change Over Time?” Journal of Finance, Vol.44, pp. 1115-1153.

38. Schwert, G. W., (1990) “Stock Volatility and the Crash of '87,” 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 Vol.3, pp. 77-102.

39. Sephton, P. S., (1993) “Hedging Wheat and Canola at the Winnipeg Commodity Exchange,” Applied Financial Economics, Vol.3, pp. 67-72.

40. Shalit, H. (1995), “Mean-Gini Hedging in Futures Markets,” The Journal of futures Markets, Vol.15, No.6, pp. 617-635.

41. Stein, J. L., (1961) “The 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Spot and Futures Prices,”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51, pp.1012-1025.42. Stoll, Hans R. and R. E. Whaley (1993) “Futures and Options Theory and Application,” South-Western.

43. Working, H., (1953) “Futures Trading and Hedging,”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43, pp. 314-343.

44. Working, H., (1962) “New Concepts Concerning Futures Markets and Pric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52, pp. 431-459.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6 6: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