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企业办税人员 |
释义 | 在日常的税收征纳关系中,企业办税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部分素质较低的办税人员在办理涉税事宜时起不到桥梁纽带作用,出现“中梗”现象,影响了税企和谐关系的发展,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业务素质不高。部分企业办税人员多是企业老板的亲属,财务专业知识懂之甚少,在办理纳税申报、认证报税和购领发票时,对于税务机关的问询无从回答,交流沟通不畅,不利于业务的办理,影响了工作效率。 二、人格素质较低。部分企业办税人员在办理业务时,由于自身原因,没有按照规定办理造成业务受阻,又怕回去受到老板的责怪,遂将责任推向国税机关,于是编造各种理由,诬赖国税机关,传递错误信息,甚至恶意举报,导致企业老板形成误解,影响国税机关的形象。 三、兼职会计代理户数过多过滥。有的会计为了追究更多经济利益,常常兼职多家企业,业务量过大,经常出现误差,影响了办税质量。 四、企业办税人员更换频繁。办税人员不固定会造成部分业务不连续,影响企业运转,新换人员对专用发票的重要性和相关知识不了解,给企业带来潜在风险。 鉴于以上现象,应该实施以下措施: 一、通过公告及时公示新的税收政策,定期培训座谈,提高业务素质,加强税企交流。 二、严格限制兼职会计户数。 三、建立企业财会人员电子信息库,便于国税机关掌握。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