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骑矛
释义

骑矛

骑兵使用的长矛通常称为骑矛(lance),有时也叫骑枪。骑矛比普通步兵格斗用矛稍长,一般长为4-5米,是骑兵冲锋时的主战武器。中国的骑兵也使用4米左右的马槊冲锋,也类似于骑矛的战术。骑兵前冲到快要接近敌人时,会发起猛烈地冲锋,同时将骑矛挺直向前端平,借助马的冲力能使骑矛巨大的冲力贯穿到敌人身上,然而骑矛冲刺完一次后往往就失效了,骑士的骑矛脱手后就马上拔出辅助武器,剑、斧头等继续攻击。

骑矛能给步兵带来毁灭性的冲击,但是训练有素的步兵的长矛方阵也可以有效的克制持骑矛的重骑兵。

步兵矛戟克制骑矛的经典战例--曾帕赫战役

曾帕赫战役(Schlacht bei Sempach)

1351年,奥皇的弟弟李奥波德三世亲率6000精兵来攻打苏黎世城,瑞士人民奋起抵抗。但是奥国统治者并未完全退出瑞士。1386年发生了瑞士人民反抗外国占领的另一次著名战役-曾帕赫战役。

在查理皇帝(Emperor Charles)死后哈布斯堡王室一分为二,从奥地利向西延伸的部分交由年轻但早熟的李奥波德三世(Leopold III)公爵统治。李奥波德汲汲于恢复对瑞士的统治,引起了瑞士联邦的怒火;在经过一连串的结盟后此时的瑞士联邦新加入了五个州:卢赛恩(Lucerne,1332)、苏黎世(Zurich,1351)、楚格(Zug)和格拉鲁司(Glarus,1352)、伯恩(1353)。1385年12月在卢赛恩与奥地利罗腾堡(Rothenburg)的一场冲突之后战争爆发;而到了1386年中旬李奥波德已集结了4,000名骑士和佣兵,谨慎的准备其作战。

然而瑞士人对其对手的行动了如指掌,并且悄悄的从卢赛恩和三个森林州中召集了1,600名士兵。两军在森帕赫东北方的小村落希德斯瑞登(Hildesrieden)遭遇。两支奥地利纵队在此接触瑞士部队的前卫,双方急于争夺此处对自己有利的地形。结果是双方都没有时间好好的布阵。

李奥波德下令他的青年骑士在前卫接战时下马--不仅仅是因为地形的缘故,同时也是因为公爵想证明骑矛在不乘马时对付长戟仍然有效。瑞士人乘机组成一个右翼较宽的楔阵。

中午过后没多久两军正式交锋。奥地利的第一波攻击是徒步的前卫骑士,造成瑞士人前线的卢赛恩部队重大伤亡;伤者包括霍普特曼(Hauptmann)和彼德曼.冯.刚铎顶贞(Petermann von Gundoldingen)。

奥地利“长矛”(pike)的威力立刻显现了出来。了解到前方攻击的无效,瑞士指挥官下令延伸楔阵的左翼,从侧翼攻击敌人。

战斗开始时,瑞士人有些失利,一连牺牲了60人,因为奥军排成一个刺刀的铁墙,瑞士人冲不进去。后来,瑞土人中有一个名叫阿诺尔德(Arnold von Winkelried)的战士跳了出来,高呼:

“朋友们,我来替你们开路,你们替我看管我的妻子和孩子(Ich will euch eine Gasse bahnen, sorget fur mein Weib und meine Kinder!")”

说完就用自己的身体扑向奥军的尖刀墙。由于这一意想不到的英勇行动,打乱了奥军的阵势。尖刀墙被冲开了一道缺口,敏捷的瑞士人迅速冲入敌阵。面对瑞士人的奋勇作战,奥军终于支撑不住,纷纷败退。利奥波德在战斗中被杀死,瑞士人阿诺尔德的英名从此和退尔一样,永远留在瑞士人民的心间。

苏格兰作家兼诗人沃尔特司考特(Walter Scott,1771-1832)用阿诺尔德的遗言改写的诗篇:

“我有一个贤慧的妻子,

她和我们刚刚出生的儿子等在家中:

为了祖国,我离开了他们。

因此,我们一定要胜利!”

危机关头,

他冲向奥军的队伍中,

用身体、胸膛和双手抵挡敌人的长矛;

四支长矛刺穿了他的胸膛,

六支将他的身体撕裂,

在密集的矛锋中,他坚持反抗,

用尽全力,挣扎出敌人的队伍,死去!”

两小时之内战局逆转且胜负已分,瑞士以200人的生命换来1,800具奥地利士兵的尸体。森帕赫战役突显了瑞士戟兵单独应战骑士的能力,虽然地形的因素迫使奥地利骑士必须下马作战。

曾帕赫之战也永远记载在瑞士反抗外来侵略的史册上,它使瑞士中部人民彻底从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桎梏下解放出来。至今保留在瑞士联邦档案馆的一面战旗,上面写有:“1386年芳埃松月(即牧草收割月)第九日,在曾帕赫与李奥波德公爵鏖战,利奥波德毙命!”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3:3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