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旗降石
释义

旗降石为寿山石一种,产于旗降山矿系,又称“奇艮”石。旗降石质地细腻脂润,微透明或不透明,富有光泽,年久不变,在寿山石中韧性最强。色泽很丰富,以黄色为基调,有黄、红、白、紫、灰等色,或单色,或二三色相间,色泽深浅变化,或浓或淡,相互辉映。目前习惯以色泽划分为9个品种。

旗降石品种

1、掘性旗降石 碎块状,产在旗降山的土中,质温嫩,有色皮。

2、黄旗降石 色黄如蜜蜡,据其浓淡深浅,称为“秋葵蜜蜡”、“柑黄蜜蜡”和“蜜杨梅”等。偶见黄中带红、白各色,色界分明,是巧色石雕的首选石材之一。

3、红旗降石 红色旗降石,又以其色相之浓、淡分为“李红”、“橘红”、“玛瑙红”、“珊瑚红”和“赭红”数种。颜色艳丽照人、光彩夺目。

4、紫旗降石 俗称“紫旗”石,多为紫色,愈浓愈佳。亦有紫色中带红、黑色花纹或小白点者,更富石韵。另有紫、白相间如织锦者,称“紫白锦”石。

5、白旗降石 白色旗降石,多白中带淡青、浅绿、微黄。然同为白旗降石,石质却不一。佳者脂润如玉,酷似白芙蓉石;性燥粒粗者,则似焓红石。

6、彩虹旗降石 为旗降石的新种。1989年寿山石农在旗降旧洞采掘时,发现此石。石相奇特,在黄旗降石材上环绕着红色、浓黄色等条纹,胜似彩虹绕穹。产量仅十余公斤,以后未再发现。

7、银裹金旗降石 旗降石中有白皮黄心者,称“银裹金旗降”石。佳者,皮如白高山冻石之凝腻,心似田黄石之细润,且色界分明,温柔有加。

8、金裹银旗降石 枇杷黄皮白心的旗降石。皮薄心实,色层分明。石质亦有优劣。

9、焓红石 产于旗降山北坡,属旗降矿洞的一个分支。质硬且脆。20世纪80年代曾出一批,质细且材巨,色赭黄、土红等。用于雕刻,颇受欢迎。

后石农对旗降山矿脉边缘矿石将其埋于火堆中煅烧。石经火后,色鲜红,遂也称为焓红(焓,福州方言为火烧),但这种石头容易断裂,不受欢迎。于是,近人又对未经煅烧的粗质旗降石(这人为因素太多了),称“焓红石”,而部分石贩也跟着“人云亦云”,造成对旗降石种划分的混乱,从中谋利。

参考资料:

《福州寿山石志》福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2005年出版 ISBN: 7-80691-198-7

《寿山石志》方宗珪 福建人民出版社,1982

《戏狮钮寿山旗降石印》为晚清吴昌硕篆刻印

《戏狮钮寿山旗降石印》为晚清吴昌硕篆刻印。

基本信息 旗降石

制造年代: 近代

材料: 石

规格: 8×6厘米

收藏地: 私家

旗降石并不算作名石,但因有名家雕篆,价格自然非同一般,拍卖价格以60,000元人民币成交。

旗降石平常养护

平常养护同其它寿山石一样,用植物油搽抹即可。让其更鲜艳。

邻近矿种

东面矿系的吊笕山矿脉中以“吊笕石”最具知名度,吊笕石又叫做“豆耿”,产于高山峰东北面约四五公里的吊笕耿,石质紧硬微透明或者半透明,表面富有光泽,以黑色为常见,吊笕冻非常神似“牛角冻”,有黄褐色具黑白虎皮斑纹者,名叫“虎皮冻”。

大山石出产于旗降山附近的大山坑,为寿山石的一种,是露天开采的矿藏。产量大,石质粗,含砂量多,多作为耐火材料。大山石有红、紫、兰、黄、白、绿等色,以黄绿和浅绿者常见。其黄绿部分是结晶性的冻石,石性稍坚,而白色部分多为网状的绵砂,石性稍脆。有的大山石带有黄绿色的砂岩,或有深色的铁锈格石皮。绿色与黄色的大山石有许多酷似豹斑的结晶体。其中质纯而洁净通灵者,称为“大山通”石;晶冻者称为“大山晶”石,只是较为少见。少量黄色冻石的质地纯洁通灵,相当名贵。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5:0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