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齐齐哈尔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释义

齐齐哈尔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齐车集团)始建于1935年,是中国铁路货车、起重机设计制造主导企业和出口基地, 1998年改制为国有独资公司,现隶属于中国北车股份公司。公司是以铁路货车新造、修理、铁路起重机造修、铁路车辆配件制造四大单元为核心业务的大型企业集团

现拥有齐齐哈尔、牡丹江、大连、哈尔滨四个制造基地,年生产能力:新造铁路货车12000辆,修理铁路货车9000辆,造修铁路起重机30台,车辆关键核心配件15000辆,建国以来累计新造铁路货车近30万辆,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20%以上,公司拥有固定资产总额42亿元,各类设备8540台(套), 被誉为中国铁路工业的“ 掌上明珠”。

公司瞄准世界先进水平,实施大规模技术改造。先后从美国、德国等国家引进了车轴车轮精加工及组装生产线、铸钢气冲造型线、铸钢树脂砂造型生产线等9 条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生产线,对十条基础工艺生产线进行大规模的技术改造,CAD、CAPP、OA、ERP 等现代技术手段和管理手段的全面推广应用,使公司实现了技术现代化、管理现代化和信息现代化。公司顺利通过了美国AAR协会M—1003质量体系、ISO9001质量体系、GB/T24001环境管理体系和GB/T2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认证和复评,先后荣获国际质量金星奖、世界质量保证奖、国际质量皇冠奖和国际优秀商业信誉最高质量金奖,并跻身中

齐齐哈尔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的前身是齐齐哈尔车辆厂,始建于193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过50多年的建设,企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解放前的一个只能修理少量机客货车的小厂,逐渐发展成为品种全系列、产量上规模的我国铁路货车和起重机设计、制造的大型骨干企业和铁路货车出口基地。目前,公司累计新造铁路货车28万辆,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20%以上。

一、齐厂前身

齐厂前身为齐齐哈尔机务段。1935年2月,齐齐哈尔机务段在增置部分厂房与少量设备后,改名为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齐齐哈尔铁道工厂。设有机车检修、客车检修、货车检修以及锻冶、翻砂、铆工、机械、电动等生产组织。由于机车车辆检修量增大,齐齐哈尔铁道工厂于1939年在齐齐哈尔火车站东北方向约2.5公里的地方开始建设新厂房(即工厂现在的厂址)。1942年,部分建筑工程完成。生产组织和仓库迁往新厂房。从这时起,原厂址称为“南厂”,新厂址称“北厂”。到1942年末,只有客车检修和货车检修留在南厂进行,其余生产全迁北厂进行。1945年,苏联对日宣战,苏联红军出兵中国东北,8月15日,日本天皇发表诏书,宣布无条件投降。1946年4月23日,齐齐哈尔解放。齐齐哈尔铁道工厂被西满铁路管理局接管,改称为齐齐哈尔铁路工厂。下设人事股、总务股、经理股、材料股、计划股、检查股、运输股及机车分厂、铆工分厂、旋盘分厂等单位。当时,南厂仅剩300余人,北厂人员被调机务段等单位。解放后,工厂招工恢复生产。1949年,工厂修理机车56台,修理起重机4台,修理客车100辆,货车332辆。1950年,齐皇两厂合并前工厂共有人员695人。

二、皇厂前身

1937年“七·七事变”后,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开始在中国东北建立机车、车辆制造基地。1938年1月,日本人秋山正八发起创立车辆制造会社的动议,邀请三菱重工业等会社于1938年5月5日创立了满洲车辆株式会社,隶属于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是其子公司。1938年7月,满洲车辆株式会社集资500万日元,在奉天(沈阳)皇姑屯区西建立工厂。1943年,满洲车辆株式会社总投资额为3000万日元。满洲车辆株式会社下设修造机车、客货车及铸造三个工场。三个工场以下又下设12个职场。全厂有员工3035人,其中职员有270人,工人有2765人。1945年,日本投降后,苏军进驻沈阳接收满洲车辆株式 会社。1946年3月7日,国民党军队进入沈阳,苏军撤离,国民党资源委员会接收工厂,成立资源委员 会沈阳机车车辆制造有限公司。1948年11月2日,沈阳解放,工厂改名为东北铁路总局皇姑屯机车车辆工厂。工厂成立了“职工代表会”、“管委会”等群众组织,积极组织抢修工作。1948年11月23日工厂复工。1949年工厂新造机车3台,修复报废机车33台,大修货车22台,中修机车9 台,局修机车15台,新造货车410辆,修复报废货车59辆,修理货车31辆。

三、两厂合并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根据战略上的需要,皇姑屯机车车辆厂奉命北迁,与齐齐哈尔铁路工厂合并。

当时,形势紧张,时间紧迫,迁厂任务十分繁重。为保证迁厂工作顺利进行,在党组织的领导下,行政、工会、青年团紧密配合,分头到职工和家属中去讲解形势,解决问题,反复作动员。在党组织领导下,各分厂开展了友谊竞赛,提出了“快拆、快装、快运、快安装、快生产,支援抗美援朝战争”的口号,不分白天黑夜的拼命工作,使满载着重要设备和物资的列车,一列一列从沈阳开往齐齐哈尔。

齐皇两厂职工丹心相连,携手并肩,同闯难关,仅用半个月的时间,就把上万吨物资和千台设备迁至齐齐哈尔,完成了齐、皇两厂合并的任务。

齐、皇两厂合并后,工厂立即开始了建厂工作。当时,正值北风呼啸,滴水成冰的严冬,工人们冒着零下四十度的严寒,铺道路、安管道、建厂房昼夜施工。在“集中力量保重点”建设方针指导下,仅用四个月时间就完成了货车、铸钢、修车、氧气等十个车间的建筑工程。

齐皇两厂合并后,工厂名为齐齐哈尔铁路工厂。工厂的主要任务是修理机、客、货车,新造少量货车。1951年,完成新造货车1200辆。1953年以来,国家开始进入有计划的大规模经济建设时期,工厂生产任务几经调整,最终确定为以新造铁路货车、起重机为主,兼顾修理。因此,两厂合并后,完成了由修转造的过程,开创了我厂新造车的历史。

四、改扩建为国家大型企业

1957年工厂改名为齐齐哈尔车辆工厂。1958年7月,工厂又由第一机械工业部划归铁道部领导。

为扩大工厂生产能力,支援国家建设,1955年10月,国家计委正式批准工厂改扩建工程。1956年5月改扩建工程破土动工。至1965年末,改扩建工程施工共经历了9年半的时间。其中停建时间为3年,实际施工时间为6年半,共完成投资9710.6万元。在改扩建过程中,工厂坚持边基建边生产,共上缴利税16496.9万元,为改扩建投资的1.7倍。从 1956年至1959年就全部收回了改扩建投资。整个改扩建工程从1958年第二季度开始货车、铸钢两个最大的车间陆续投入生产,到1960年主要工程已全部完成,生产全面启动。

改扩建为工厂增加了1400台新设备,两条组装生产流水线,新建了供电系统、动力系统和设备维修系统,建筑面积等于原工厂的2.7倍,重要工程45项。工厂的技术装备水平和作业条件均有了根本的改变。从此,一个拥有9042名职工,年生产能力达7600辆的货车制造厂已经建成,并进入了国家大型企业行列。

为了适应小批量、多品种的生产需要,1976年工厂开始筹建货二车间,1980年投产。至此,工厂的产品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既能满足大批量单一品种生产,又能满足小批量多品种生产;既能生产通用货车,又能生产专用大型车。工厂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五、建成一流企业

改革开放以后,工厂开始加速发展,经过几次大规模的技术改造,目前已经成为我国铁路货车、起重机设计制造大型骨干企业和出口基地。

1994年5月,按照中车公司统一要求,工厂更名为齐齐哈尔车辆厂。1998年10月26日,齐齐哈尔车辆厂结束了63年的工厂制历史,在全路工业系统率先翻开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崭新一页,改制为齐齐哈尔铁路车辆(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隶属于中国北方机车车辆工业集团。2007年7月6日,中国北车集团公司投资注册成立了齐齐哈尔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并将原中国北车集团齐齐哈尔铁路车辆(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主营业务、拟上市资产无偿划入齐轨道装备公司,于2007年8月1日开始运营。

20多年来,企业经营体制发生了深刻的转换和变革,顺利完成了由工厂制向公司制的变革、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坚持稳健经营,做强做精主业,发展相关多元,通过技术、管理和机制创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提高职工生活质量,集团公司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企业两个文明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企业向着“领先、一流、知名”的目标迈进。企业先后荣获世界贸易500强企业、世界铁路运输设备制造业500强企业、国际质量金星奖、世界质量保证奖、优秀商业信誉最高质量金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状、中国企业最佳形象AAA级、中国铁路货车设计制造最大企业、中国最具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全国重合同守信用企业等。企业在国内外的知名度不断扩大,商业信誉度不断加强。

公司坚持实施“生产一代、研制一代、构思一代”的产品滚动开发战略,目前已形成了能够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的多品种、多规格、多系列的产品格局,共有敞车、棚车、平车、长大货物车、漏斗车、特种车、铁路起重机和车辆配件等9大系列200多个品种的产品。特别是“九五”期间,公司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满足铁路运输“提速、重载”需求为目标,加大整车新产品研制开发力度,不断推进产品“上质量、上档次、上水平”,共研制、开发出38种铁路货车和起重机整机新产品,不仅为铁路运输事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也为企业自身发展获得了可持续的新空间。

公司不仅为中国提供了大批精良的铁路运输装备,产品还远销世界六大洲的二十几个国家和地区。1991年,公司在全路率先将183辆铁路货车批量出口南非博茨瓦纳。之后,加速实施产品出口发达国家战略,产品先后出口到美国、韩国、澳大利亚、巴西、缅甸、尼日利亚等国家,出口量位居国内铁路货车制造同行业之首。特别是2001年44辆铁路粮食漏斗车和50辆铁路平车出口澳大利亚,实现了我国铁路货车整机首次批量打入发达国家,展示了我国铁路货车制造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实力,标志着我国铁路货车制造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公司坚持实施“科技兴企”战略,瞄准国际一流水平,实施了大规模的技术改造,先后从美国、德国、丹麦、日本等国家引进了车轴车轮精加工及组装生产线、铸钢气冲造型线、铸铁无箱水平分型造型线、型钢板材预处理线、货车整车涂漆及漆雾处理装置、铸钢树脂砂造型生产线等9条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生产线,对十条基础工艺生产线进行大规模的技术改造,CAD、CAPP、OA、ERP等现代技术的全面推广应用,使公司进一步掌握了高品质铁路货车设计制造的关键技术,公司的产品管理手段、设计手段、制造水平整体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保持了公司在国内同行业中的技术领先地位。

公司党委始终坚持党对企业的政治领导,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曾先后获得“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优秀企业”、“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企业文化建设优秀单位”等荣誉称号。

世纪之初,公司践行中国北车“接轨世界、牵引未来”、“成为轨道交通装备行业世界级企业”、 “诚信为本、创新为魂、崇尚行动、勇于进取”、“实力、活力、凝聚力”等核心理念,将以崭新的风貌为中国和世界铁路运输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国机械500强和世界铁路运输装备制造业500强企业行列。公司坚持实施产品滚动开发战略,牢牢把握住了中国铁路货车、起重机设计制造的主导权,拥有敞车、棚车、平车、长大货物车、漏斗车、罐车、特种车、铁路起重机和车辆配件等9大系列200多个品种的强大产品阵容,不仅保持了公司在国内同行业中的技术领先地位,而且出口到亚、欧、美、非、澳五大洲的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向世界展示了中国铁路工业的风采。尤其是在中国铁路第六次大提速新型货车研制过程中发挥了主导作用,研制的C70型敞车等10多种新型货车领跑了中国铁路货车新一轮的升级换代。

今天,齐轨道装备公司坚持以开发铁路货车和起重机市场为导向,以转向架技术为核心,提升独具特色的市场竞争能力,影响和引领我国铁路货车制造行业的发展方向,向着“成为轨道交通装备行业世界级企业”愿景目标奋勇前进。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6: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