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七夕·织女牵牛送夕阳
释义

《七夕·织女牵牛送夕阳》是明代末期江南女僧德容所作,作者借七夕牛郎织女相会后分离的悲伤,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

作品名称:七夕·织女牵牛送夕阳

创作年代:明末清初

作品出处:《中国历代名僧诗选》

文学体裁:七言绝句

作者:德容

作品原文

七夕·织女牵牛送夕阳

(明)德容

织女牵牛送夕阳,临看不觉鹊桥长①。

最伤今夜离愁曲,遥对天涯愈断肠②。

作品注释

①鹊桥:传说,每年七月七夕牛郎、织女相会,群鹊衔接为桥以渡银河。唐李洞《赠庞炼师》诗句“若能携手随仙令,皎皎银河渡鹊桥”,则借用此意。

②天涯:天的边际,指极远的地方。明指天空,银河,结合牛女相会事。暗指作者故乡,尚在万里之遥的江南,实如海角天涯。

作品鉴赏

《七夕》是由两首七言绝句组成的组诗,此诗为第二首。七夕为农历七月初七之夜。民间传说牛郎织女此夜在天河相会。后附入妇女穿针乞巧、祈祷福寿等活动。此俗甚古,汉、晋、南北朝书中均有记载。在此纯粹的妇女风俗节日来临之际,德容作此七言绝句,记述自己的感想,抒发自己的情怀。任何风俗风景,其观感体验皆因人而异。旧俗此时,妇女尤其是未婚少女,尽皆欢天喜地,满怀憧憬地聚集欢会,祈祥祷福。德容无此心境,她疑惑牵牛织女为什么要此夕相会。她留心的不是牛女的团聚,而是团聚之后的断肠离别。这自然与她的家破国亡,流落异乡的特殊遭遇有关。

作者简介

德容,明末清初江南女僧。生卒年不详,大约公元1654年前后在世。俗姓朱,名又贞,嘉善(今属浙江省)人。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3 6:3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