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七棵树村 |
释义 |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龙江县七棵树镇七棵树七棵树村位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龙江县七棵树镇,人均收入达4000多元,先后荣获市级文明村、省级文明村标兵、畜牧业生产先进村等荣誉称号。 2001年七棵树村与其他四个村合并,村里没有集体收入,农民人均收入也不足千元。面对这一情况,新上任的村党支部书记梁福林每天都在思索怎样让乡亲们快些富起来。经过长时间的研究,以及到辽宁等地考察和收集群众的意见、建议,考虑到本村靠近哈拉海草甸子这一地理优势,他制定了搞畜牧养殖的发展路子。要想让群众发展养殖业,首先要有人带头,也就是说,干啥要有个打样的。梁福林在全村率先搞起了养殖,先后在讷河、内蒙古等地购进了27头肉牛进行饲养。由于没有经验,加上当时肉牛行情不好,不但没赚钱,还赔了1万多元,但他并没有恢心,又转向了奶牛业。经过一年多的养殖,效益可观,增强了他靠养奶牛致富的信心。老梁深知,要想赚大钱就得多养,形成养殖规模。随后,他又从富裕县等地买回12头奶牛,使自家奶牛总数增加到28头,年纯收入近10万元。有了经验,老梁开始向群众宣传。对没有资金或资金有困难的,他协调信用社和农行给贷款,用自家的房屋为农民担保贷款。在他的带动下,村民纷纷跟着养起了奶牛。七棵树村的奶牛业迅速扩张,现在全村奶牛总量已达700多头。到去年底,七棵树村畜牧业总收入已达500多万元,人均增收近2000元。 云南省楚雄市元谋县七棵树村村情概况七棵树村隶属于元马镇张二村社区行政村,属于坝区。位于元马镇西边,距离张二村社区0.8公里,距离元马镇政府1公里。国土面积有0.08平方公里,海拔1078米,年平均气温21.9℃,年降水量645毫米,适宜种植粮食、蔬菜等农作物。有耕地89.4亩,其中人均耕地0.15亩;有林地27亩。有农户178户,有乡村人口608人,其中农业人口608人,劳动力500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286人。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54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 自然资源全村有耕地总面积89.4亩(其中:田51.5亩,地37.9亩),人均耕地0.15亩,主要种植粮食、蔬菜等作物;拥有林地27亩,其中经济林果地27亩,人均经济林果地0.04亩,主要种植青枣、龙眼等经济林果。 基础设施该村截止2010年底,已实现通水、通电 、通路、通电视、通电话五通,有路灯。全村有178户通自来水。有178户通电,有175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175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98.31%和98.31%);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140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140户(分别占总数的78.65%和78.65%)。 该村到元马镇道路为通路;进村道路为水泥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码头)0.3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0.3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6辆,摩托车60辆。 全村装有太阳能农户82户;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89.4亩,有效灌溉率为100%,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89.4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15 亩。 该村到2010年底,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63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115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农村经济该村201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549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26万元,占总收入的4.85%;畜牧业收入20万元,占总收入的3.73%(其中,年内出栏肉猪110头,肉牛0 头,肉羊10头);渔业收入15万元,占总收入的2.79%;林业收入15万元,占总收入的2.79%;第二、三产业收入436万元,占总收入的83.37%;工资性收入20万元,占总收入的2.23%。其他收入1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583元,农民收入以二三产业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20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8人(占劳动力的1.6%),在省内务工6人,到省外务工2人。 特色产业该村的主要产业为餐饮业、商业,该村目前正在发展服务业特色产业,计划大力发展第二、三产业。 云南省楚雄大姚县铁锁乡七棵树村村情概况该行政村隶属大姚县铁锁乡,地处铁锁乡北边,距乡政府所在地27.00公里,到乡政府道路为土路,交通不方便,距县城130公里。东邻湾碧,南邻自卑么,西邻渔泡江,北邻金沙江。辖上西里所、下西里所、上龙潭一社、上龙潭二社、下龙潭、下迷马拉、河门口、七棵树、啊波苴一社、啊波苴二社、泥治独、胜利、上迷马拉等13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240户,有乡村人口942人,其中农业人口942人,劳动力572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499人。 全村国土面积54.84平方公里,海拔 1250米,年平均气温 18.10 ℃,年降水量 600.00 毫米,适合种植包谷、花椒、高粱等农作物。全村耕地面积 1164.93 亩,人均耕地1.2 亩,林地63206亩。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311.3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815元。该村属于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畜牧业 为主。 自然资源全村有耕地总面积1164.93亩(其中:田115.23 亩,地 1049.7亩),人均耕地 1.20亩,主要种植包谷、高粱等作物;拥有林地 63206亩,其中经济林果地3800亩,人均经济林果地3.82亩,主要种植花椒、核桃等经济林果;水面面积 1035亩,其他面积 16858亩。 基础设施截止2010年底,七棵树村委会已实现通水、通路、通电话、不通电、不通电视。无路灯。全村有27户通自来水,有211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拥有电视机农户79 户;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28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9户。 该村到乡政府道路为土路,进村道路为土路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27公里,距离集贸市场 27公里。全村共拥有摩托车7辆。 到2010年底,全村有3个自然村已通自来水,有2个自然村已通路,有13个自然村已通电话,有10个自然村还存在饮水困难。该村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有185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还有44户居住于其他结构的住房。 农村经济该村201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364.94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36.04万元,畜牧业收入151.44万元,渔业收入2.56万元,林业收入 83.24万元,第二、三产业收入0.6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70元,农民收入以畜牧业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2.5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17人,在省内务工15人,到省外务工2人。 特色产业该村的主要产业为花椒、养殖业,主要销售往县内。2010年主产业全村销售总收入151.44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48.6%。该村目前正在发展养殖特色产业,计划大力发展黑山羊养殖产业。 人口卫生该村现有农户240户,共乡村人口942,其中男性 510人,女性432人。其中农业人口942人,劳动力582人。该村以彝族为主,其中彝族740人,傈僳族202人。 到2010年底,全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50人,占人口总数的5.02%;参加农村合作医疗 890人,参合率92%;享受低保43人。该行政村现没村卫生室,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卫生院。 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县海勃日戈镇七棵树村隶属于海勃日戈镇,下辖七棵树、西南窝堡、小巨龙三个自然屯。 七棵树村1937年时辖第四努图克,称七棵树嘎查。1940年由深井子努图克管辖,称七棵树嘎查。1948年改称村,由深井子区管辖,称七棵树村。1956年由旱龙坑管辖,1958年称七棵树管理区,1962年称七棵树生产大队,1983年称为七棵树村至今。现有638户,2376口人。 七棵树传说:很早以前,七棵树屯前1.5公里入有七棵大榆树,中间一棵四周六棵,俨如众星捧月。中间这棵树冠,团团如伞盖,翠叶成荫。人们都喜欢到这里乘凉谈古论今。据访问七十多岁的老人家,他们说这七棵大树不知生于何年,在他们小时候看到的时就有三搂粗,树上鸟窝连片,淘气的孩子爬上树冠一筐一筐往下拾鸟蛋。人们都把她们看成神树,是龙脉,是七棵树屯发达的象征。每逢干旱年头,农民们自发组织起来到这里敲锣打鼓,祭祀求雨,多时可达七天。她的龙脉直通套浩太镇水龙坑,是一个风水宝地。神树属阳,最怕阴气、邪气侵袭。有一回有一名妇女在大树底下分娩,将神树侵袭,从此以后大榆树日渐凋零,没有了灵性。二十世纪初,随着当地人口的增多,大榆树逐渐被砍伐,到五十年代时最后一棵大榆树被放倒,站在树两边互相看不见,拉到长山堡屯,打一眼井,一棵大树整好打一眼大井。到此七棵大树全部消失。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