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普宁市人民医院
释义

医院简介

普宁市人民医院是南方医科大学非直属附属医院、揭阳市首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院创办于1950年,座落于市区流沙大道最繁华中心区,是新中国建立以来普宁第一家公立医院,原名为“普宁县人民政府卫生院”,后改为“普宁县人民医院”, 1993年正式改称“普宁市人民医院”。 医院在各级党委、政府和卫生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历经几代人60年的艰苦创业,由建院初期的仅有12名工作人员和10张病床,发展成为一家集医疗、教学、科研、保健、预防等功能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而今,医院的占地面积50.5亩,建筑面积60960平方米,现有员工1100人(其中高级职称106人,中级职称168人),设置病床800张,是普宁市业务量最大、水平最高、实力最强的医院。医院不仅承担着普宁市230多万人民以及近百万流动人口的大部分医、教、科、防任务,其服务半径还覆盖毗邻的潮阳、潮南、陆河、惠来、揭西等县市区,覆盖面人口600多万;同时,也是普宁市传染病收治定点医院,担负着全市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抢救和社会救助任务。近几年来,医院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人民医院为人民”的服务宗旨和“忠实于科学,服务于健康”的院训,运用先进的理念创新管理,艰苦奋斗、励精图治,以精湛的医疗技术、优质的服务赢得口碑、擦亮品牌,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10年医院的业务收入为32300万元,年门、急诊诊病超过68万人次,年收治住院病人34523多人次,固定资产从2002年的6200多万元发展到目前3.3亿元,人才配置、技术力量、医疗设备处于全省同级医院的领先水平,综合实力列全省县级医院前茅,在粤东乃至全省享有较高知名度。医院多次被广东省委、省政府、省卫生厅、揭阳市委、市政府评为“先进单位”、“文明窗口”,2009年又以辉煌的成绩荣膺“全国诚信文明示范品牌医院”、 “全国百家医疗安全示范品牌医院”,2010年12月,医院经广东省卫生厅三级医院等级评审专家组的评审认定,成为广东省县级医院中第一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粤东地区第四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揭阳市首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

组织架构

普宁市人民医院组织构架
院 领 导
临床科室
外科
外一科(泌尿外科、泌尿微创、烧伤外科)
外二科(胸外科、肿瘤外科、小儿外科、头颈外科)
外三科(颅脑外科、颅脑微创外科)
外四科(普通外科、肝胆外科、腹腔镜治疗中心)
外五科(骨外科、创伤、显微外科)
外六科(骨外科、创伤、显微外科)
五官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
眼科准分子激光治疗中心
内科
内一科(肾内科、消化内科、血液内科)
内二科(呼吸内科)
内三科(神经内科、内分泌科)
内四科(感染科)
内五科(心血管内科)
妇儿
妇科
产科
儿科
门诊科室
眼科
耳鼻喉科
口腔科
中医妇科
中医内科
妇科
儿科
内科
外科
皮肤科
痔科
预防保健科
专家门诊
康复科
中医骨伤科
体检中心
美沙酮门诊
其它科室
急诊
ICU
麻醉科
辅助科室
检验科
放射科
B超室
心电图/脑电图
消化内镜中心
心导管室
CT/MR
病理科
药剂科
手术室
职能科室
行政管理
医院办公室
人秘股
财务股
监督室
设备科
环境整备股
总务股
图书馆
信息中心
保卫股
传达室
医疗管理
医务股
护理部
医保办公室
病案室
客户服务中心
法医室
党群管理
工会
党总支
团委

医院历史

1950年3月5日 普宁县人民政府建立“普宁县人民卫生院”,院址借用流沙白沙陇村-“四点金”民居“造德局”。 5月“普宁县人民卫生院”改称“普宁县人民政府卫生院”。

1954年3月 卫生院迁至现院址。

1955年6月“普宁县人民政府卫生院”改称“普宁县卫生院”。

1956年5月 普宁县卫生院拆出公共卫生组成立县防疫站,县卫生院从三区医师联合诊所吸收部分医务人员,改称“普宁县人民医院”。

1958年12月至1961年3月,普宁、惠来合县期间,“普宁县人民医院”称“普宁县第一人民医院”。

1968年4月26日,县人民医院被改组,成立县人民医院革命委员会,至11月被撤销。医院同保健院、中医院、防疫站、药品公司等单位合并,改称“普宁县健康服务站”,由革委会领导。

1969年11月 恢复县人民医院革命委员会。

1978年9月30日 “普宁县第一人民医院”复称“普宁县人民医院”,并于1979年10月拆出以前合并的保健院、中医院、防疫站、药品公司等单位。

1993年4月6日 普宁撤县设市,“普宁县人民医院”易名“普宁市人民医院”。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3 2:2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