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普路同和帕尔塞福涅
释义

基本概述

【名称】普路同和帕尔塞福涅(又译:普鲁托和帕尔塞福涅)

【类别】雕像 、 名画

【年代】作于1621-1622年

【作者】贝尼尼

【规格】高约等人大

【属地】现藏于罗马波尔葛塞美术馆

基本简介

贝尼尼和米开朗基罗的气质一样,一身兼具建筑家、雕刻家、画家的秉赋,擅长舞台美术,平时还爱好写剧本,颇具导演的天才,可谓是多才多艺。在意大利17世纪美术中,贝尼尼是"巴洛克"艺术的杰出代表。对他的雕塑作品,我们应给予一个历史的估价。

首先,应肯定贝尼尼的艺术是现实主义的,而他所存在的深刻矛盾,即是既有被教廷利用不得不屈从上层贵族的艺术趣味的一面;也有试图摆脱这种宫廷束缚,追求自由意志的一面。在艺术上,他主张"把米开朗基罗的造型风格和提香的绘画风格结合为一"。他虽然二十几岁就荣获骑士称号,颇受宫廷青睐,但对于意大利雕刻传统的发展,仍有杰出的贡献。他继承的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的优秀民族传统,注重人物形象的情感因素。我们说他的艺术风格,是指他那些雕像的强烈的装饰趣味。

基本特色

这尊"普路同和帕尔塞福涅"就有明显的特色。它与前一作品"阿波罗与达芙妮"作于同一时期,也取材于神话故事。传说,谷物女神的女儿帕尔塞福涅采花时,土地突然裂开,冥王普路同(希腊神话中称作哈得斯)跳出来把她劫走,并强娶为冥后。这组雕像所展示的是狂暴与少女挣扎的冲突。少女在凄楚地喊叫,脸上挂着晶莹的泪珠,这泪珠就要从腮边滚落下来。整个形象对比强烈,富有戏剧性。无论从动势的节奏感,还是从形象的内心的激愤表现来看,贝尼尼的高超的技艺都是惊人的。正象他自己在回忆制作这尊雕像时所说的"青年时期,我没有错误地凿过一刀……"他那种不知疲倦的创作热情,就象他的组雕的旋律一样狂热。有人说,大理石在他手中好象成了一些柔顺可塑的软材料,连不易被人窥见的地方,他都做理那样细腻圆润。巴洛克雕刻的特点,就如在这两尊雕刻像上所见到的,华美的形式和娴熟的富有装饰性技巧的完美结合。

雕像告成后,博得了全罗马的赞赏。一夜之间,贝尼尼成了宫廷内谈话的中心。贝尼尼当时激动地说,他热情地工作,热爱他制作的对象,他好象不是在加工,而是在吞食大理石。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2 19: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