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普化镇 |
释义 | 普化镇位于陕西省蓝田县中部,休宁县北部,北倚秦岭王顺山,西临世界文化遗产地—宏村、西递,南接全国道教圣地—齐云山,屯黄、际儒、蓝白等环秦岭旅游公路穿境而过,区位、交通优势明显。地貌奇特,山川原岭皆有,全家岭便坐落在横岭的浅岭区,属普化镇北部的一个村子。全家岭的村民有做佛事、善事的传统习俗。 镇区概况普化镇代码:610122108 普化镇位于蓝田县中部,灞河北岸。辖41个行政村。镇政府驻普化村,距县城8千米。312国道、旅游公路与沿山公路过境。名胜古迹有“泥塑瑰宝”水陆庵,传说曹操为才女蔡文姬所建梳妆台遗址(人称胭脂台),隋代悟真寺,以及秦关古栈道。 行政沿革建国初为普化乡,1958年建公社,1966年更名前进公社,1971年复原名,1984年改乡。1996年,面积100平方千米,人口3.3万人,辖李家沟、宝兴寺、马家山、木家坡、马家湾、杨家村、河湾口、陈家滩、代家底、杨家河、楸树庙、清凉寺、石头滩、石韦、景靳、普化、吴家巷、栗家村、当院、邰家寨、张家坪、任家坡、刘家梁、全家岭、徐群寨、民李26个行政村。 马楼乡位于蓝田县中部偏东,灞河北岸,距县城14千米。建国初为马楼乡,1958年为管理区,1961年建公社,1984年改乡。1996年,面积30.9平方千米,人口2万人,辖訾家山、下杨寨、李家寨、周董、韩门寨、罗圈、胭粉台、安沟、马楼、元君庙、胡家、贺洼、贺家坡、陈家坡14个行政村。 2002年,普化镇辖普化、李家沟、宝兴寺、马山、穆家坡、马湾、杨村、杨斜、代底、陈家滩、河湾口、秋树庙、清凉寺、石头滩、石韦、景靳、吴家巷、栗家、当元、邵家寨、张坪、任家坡、刘家梁、全家岭、徐军寨、民李、马楼、訾家山、下杨寨、韩门寨、李家沟、周董、胭粉台、罗圈、安沟、胡家、元君庙、贺洼、陈家坡、贺坡40个行政村。 历史文化蓝田普化水会音乐是千余年来流传在陕西省蓝田县普化镇一带专门用于佛事、善事、祭祀的民间吹打音乐。水会音乐源于隋,盛于唐,是唐代宫廷音乐传至民间后,经和民间音乐融合后演绎成的一种地方特色的民间乐种,带有浓厚的唐代风格。历史上是专为做佛事、善事、祭祀而奏。按照演奏的内容和形式分为行乐(进行中演奏)和坐乐(室内诵经时演奏),其音乐旋律委婉、清雅细腻、悦耳动听。 蓝田县位于关中平原东南部秦岭北麓,是古长安南通荆楚巴蜀的门户。这里地貌奇特,山川原岭皆有,全家岭便坐落在横岭的浅岭区,属普化镇北部的一个村子。全家岭的村民有做佛事、善事的传统习俗。 水陆大会通称“水会”,是一种古老的民同取水形式,是过去天旱时人们祈雨的一种带有迷信色彩的祭祀活动。民间叫“取水”,也叫“祈雨”。在历代的取水活动中伴同取水活动的这种吹打乐就叫“水会音乐”。因为它便于长途行走,也叫“行乐”,水会音乐细腻悦耳,人们也把它叫做“细乐”,据音乐史记,南宋灌圃耐得翁《都城纪胜》云:以箫管笙(qin)嵇琴方响之类合动。在声势浩大的取水活动中,水会音乐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正象人们常说“水会不动乐,马角不起驾”。 据唐段安节所著的《乐府杂录》记载,唐贞元车间(公元785年--805年),关中-代遇到大旱灾,唐德宗下令让长安一代民众祈雨,当时东市和西市都组织了祈雨队伍,并进行了音乐比赛,德胜者还受刭皇上的奖赏,从那以后,祈雨比赛音乐便在关中一带形成一种风俗。这种风俗一直流传在民间。据蓝田田家村乐社老乐工讲:过去田家村乐社除每年天旱时去周至县太自山取水外,还常和西安的几个乐社斗乐比赛,看来这种风俗流传于沿终南山麓一带,长安、蓝田、周至等乐社都有类似的朝庙赛乐活动。 陕西省著名的文物圣地蓝田水陆庵大殿壁塑上三千七百多尊泥塑中的五百罗汉过海,那些飘弋在滔滔海洋里的珍禽异兽所拿的器乐和编排与水会器乐及编排基本类同。 据蓝田《县志》记载,水陆庵建自隋文帝开皇年间公元581--591年。唐、明时期对此庙都进行过复修,而秋树庙水会乐社和全家岭乐社的社址距水陆庵只有三四里之遥,仅一河之隔,据调查,过去这两个乐社在除了取水外,还常在三官庙、水陆庵朝庙奏乐念经,其经韵和水陆庵和尚农升念的经韵相同。据蓝田《县志》记载《祷水旱》已是古时而传,可惜没有记载的年代。 根据上述资料推测,蓝田会音乐产生于水陆大会活动。很可能是隋唐时就流传在民间的一种俗乐。它吸收融合有宗教音乐和其它音乐因素,属于庙会音乐的一种,是典型的取水音乐。 水会音乐在历史上主要为民间庙会、取水伐马角、大型祭祀活动、水陆道场等这样的佛事、善事、祭祀类活动伴奏,届时,人们便能见到浩浩荡荡的队伍中响起悠扬的水会音乐。后来水会音乐主要用于取水或作水陆道场时用,每逢过年时,也会在村中神庙前吹奏,作为祭祠性娱乐活动。蓝田普化水会音乐分为行乐和坐乐两类,因演奏所涉事由严肃、庄重,故从不用于喜庆婚俗场合。水会音乐质朴、清越、雅致、细腻,与激越、粗放的秦腔形成鲜明对照。常见曲目有《清江颂》、《小曲子》、《三联子》、《八板》、《宫调》、《老钉缸》等。它的高雅与民间流行的龟兹乐不同。龟兹乐是盛唐时由西域引进,因当时被宫廷认为是不入流的低俗音乐,对之不屑一顾。而在民间却广为流传,至今风行不衰,无论谁家婚丧嫁娶都会用到它。水会音乐与龟兹乐不同,它的旋律委婉,清雅细腻,悦耳动听,称为细乐。经过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沉淀,原先盛行于蓝田各地的水会音乐如今仅在蓝田县普化镇能看的到了。如果不对普化的水会音乐进行挖掘抢救,恐怕不久,它将永远从我们眼前消失了。 蓝田水会音乐手抄传谱原有八十多种曲牌,其记谱法为唐代燕乐半字谱,这也是它历史久远的实证。水会音乐在蓝田有三处,它们是蓝田东川的秋树庙村水会乐社,全家岭村水会乐社和西川的田家村水会乐社。过去在这些乐社中,不管那家取水,都是声势沽大波及甚广,取水时一般观众多达二三万人。庞大的取水队伍举着四十多面龙凤旗,-个直径六七尺大的万人伞,两个蝴蝶扇,在笙管齐鸣锣鼓喧天的乐曲声中吵下马角(产生出水会主角神)以“马角”为主神发号施,令一切听从马角指示,在水会音乐的吹秦下,马角率领取水队伍到各自的山洞,庙宇去取永,例如:蓝田全家岭乐社是在洛南县的黄龙庙(黄龙洞)取水,距社址二百多里。秋树庙水会乐社是在蓝田的溪永洞取水,距社址五六十里。田家村水会.乐社是在周至县的太白山取水,往返也在五六百里之遥。而马角和音乐伴同取水队伍到半道,就住在半道的庙里(一般都有自己的关系庙),当取水人取水回来时,他们又把取的水护送回本地的庙里,将取回来的水篓高悬于庙,水会音乐一直伴同到底,直等到天下雨方罢。水会音乐也用与庙会活动,仅朝庙奏乐形式就有两种,一种是路拍。另一种是坐夜曲。路拍,路途行走演奏,也叫行乐,演奏时队伍庞大,一般都是套曲形式,也全是取水乐曲。 坐夜曲一般在念经中轮换演奏,是小型合奏形式,如:《粉红莲》、《散拍坐夜》等乐曲,在演奏时乐器只用吹奏乐和打击乐小三件:木鱼、磬、碰铃。在返回的路途中,又演奏水会乐曲《编官一联子、二联子、三联子》套《小曲子路拍》接((编官四联子))组成的套曲反复演奏。水会音乐使用的乐谱,是唐代燕乐半字谱,也称“俗字谱”,例如:乐曲《尺调敢中砂》的乐谱。从蓝田三个乐社的乐谱看,大都是十个谱字,也基本相同,只有个别字不同。 秋树庙乐社的笛子全都是自制,这些笛子是用实竹掏通通孔后,再钻通各音眼和吹孔,其特点没有膜孔,比一般笛子粗而短,叫笨笛,吹奏时必须在水里浸泡才能吹出声音来叫饮笛,其音色悠扬富有特色。在吹奏乐里还有笙管箫,打击乐十多件。如。高把鼓、镶镶子、贡锣、三星锣(云锣)、梆子、木鱼、击子、铛子、大铙、铰子、碰铃、磬等。这些器乐在合奏时,一般有六七支笛、六七支笙,两个低音笙(叫马笙)和管箫组成的吹奏乐队,与打击乐配合演奏,方构成“水会音乐”,其风格别致、清雅。 蓝田田家村乐社把水会音乐也叫细乐,它的活动规律和西安古乐有所类同,在除取水活动外,每年七月七云游长安的太行山七十二汤房和八里原上的贞武庙给神奏乐、唱道情(道情--唐代的道歇),还常和西安几个乐社比赛,乐曲演奏和西安古乐也基本相同。看来它是西安古乐的一个支流。属道教音乐。蓝田秋树庙和全家岭水会乐社从乐谱和有些曲名来看,也很象西安古乐,但是在演奏风格上却不一样。例如:西安古乐以打击乐起奏。而蓝田水会音乐却以吹奏乐笛子起奏。有些曲目在古乐中还未见到。如:《散拍坐夜》等。从打击乐高把子鼓的演奏形式与西安古乐高把子鼓的演奏形式来看区别很大 ,西安古乐节拍明显,有板有眼。教派也不一样。就全家岭永会乐社和田家村水会乐社来看,一个念经,一个唱道情,僧道分明。看来在水会音乐中融合着各种色彩。它于西安古乐有一定的亲源关系。蓝田水会音乐从乐队乐器构成、曲目、记谱法等方面显示了很高的历史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抢救传承这一民间特有音乐形式,对于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发展有重要价值。蓝田普化水会音乐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遭受重创后,多年来一直处于濒危状态,乐谱所剩无几,乐器亦大量丢失损毁,老艺人已相继谢世,抢救传承工作刻不容缓。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蓝田普化水会音乐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教育建设加快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建设和应用是促进农村新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载体。2006年以来,普化镇中心学校按照省教育厅、省政府教育督导室关于开展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建设和应用工作检查评估通知的要求,结合各中小学实际,率先提出“一教三促”(即抓好电教工作、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促进教育质量提高、促进学校均衡发展)的目标,并围绕这一目标克难奋进,科学规划,逐步实施,有效地强化了各中小学远程教育工作的管理,特别是在远程教育的应用上做出了一定探索,使全镇教育信息化水平得到很大提高,为迎接省远程教育检查评估打下了基础。 一、加强设备建设努力改善远程教育硬件设施普化镇教育“普九”债务过大,占全县近1/2,因此全镇各学校普遍背上了沉重的债务包袱,办学经费异常短缺。即便如此,我们仍把电教设备配置作为促进电教工作的关键,要求各中小学千方百计筹措资金,根据各校情况搞好设备建设,并按照A、B、C三种模式分别配齐、配好设备。在督促各校加强设备建设过程中,我们注重引导各校从学校发展,从教师成长的思路谋划,下大力气克服装备资金不足的困难,压缩其他方面开支,确保设备配备到位。镇五中在原电教设备的上,又投入30多万元建成两个计算机教室和两个多媒体教室,实现了班班通,保证了600余名学生都能享受远程教育。镇中心学校去年秋又到远程教育第三期项目,新建一个30台规模的计算机教室。由于各校对远程教育的认识提高、设备建设行动迅速,远程教育设备极大改善。截止目前,全镇共建成A模式学校3所、B模式学校10所、C模式学校1所,其中多媒体教室7个、计算机5个、微机300余台、班班通学校1所。 二、加强设备管理积极构建师生学习平台为充分发挥远程教育设备最大功效,我们加强了各校远程教育设备的管理使用,一方面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中心学校出台了一系列的管理规章制度和文件,如《电教设备的使用登记制度》、《管理员职责和考核制度》、《资料接收和应用制度》等,要求各校对照制度加以落实。另一方面强化了管理责任。我们中心学校要求对各中学、农村中心小学明确配备1名专(兼)职管理员,负责电教设备的常规维护和教学资源接收。同时对电教教室使用实行专人管理,列出电教教室使用课表,上课时间落实到班级到学科,且每周不得低于20节。镇四中专职管理员坚持每天七点半打开电脑进行资源接收,做好记载,对前一天的资源进行整理,刻录重要资源,进行分类编号,方便教师使用查找。并抽出时间对日常记载本中的内容分类编辑成电子文档。 三、加强设备应用确保优质资源共享1、利用设备强化教师培训。教师培训是推进和深化电教教学的重点。为提高教师整体操作水平,我们对教师培训做到“三定”。一是定对象。今春在全镇下发了普化镇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活动方案,把45岁以下全体教师列为活动对象,要求参加培训。二是定内容。我们以《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和《信息技术应用等级标准》为依据,将Word操作、Excle操作、Powerpoint操作、Interent操作、远程教育资源的下载、使用以及教学课件制作等为培训的重点和必备内容,要求教师必须掌握,并鼓励教师学习更复杂的电教知识。三是定时间。我们对培训任务分解到校,纳入教师年度考核,由学校根据教学任务合理安排培训时间,每周集中学习不少于一天。殷畈中心小学规定每周六为电教学习日,组织教师看名师教学课堂实录、听专家谈教学理论。 2、利用设备下载资源。我们要求各校每周必须对共享的教育资源进行下载存储,条件较好的学校还需刻成光盘管理,并搞好下载资料的登记、使用。倒座中心小学针对农村学校,特别是村小设备配备不全的问题,将接收的资源记录成光盘,交由村小轮流播放学习,延伸电教设备的使用链。仅今年以来,该校就下载刻录50多盘。镇五中利用班班通把下载的资源用于日常教学中。 3、利用设备推进校本教研活动的开展。全镇各中小学在开展校本教研时,把远程教育设备的使用作为活动开展的一个必备条件,如公开课、研讨课都要求教师借助电教设备进行教学,活跃课堂气氛。2005年,全镇在开展金牌教师评选中,教师使用电教设备率达100%,个人制作课件达95%。目前,各校基本形成教研必用电教,教研必进多媒体教室的氛围。 4、利用设备发挥空中课堂优势。空中课堂对促进学科教学具有重要作用,特别是英语空中课堂是提高英语教学的最佳途径。我们及时应用电教这一载体,把教学与空中课堂紧密结合,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四、加强电教考核推进各校均衡发展电教教育因受学校基础条件和教师基本素质的影响,各校之间的推进存在一定差距,为促进电教教学均衡开展,我们强化了对电教工作的考核。一是把电教工作作为学校常规管理的一个方面,每学期进行两项综合检查,主要考核学校对电教工作的重视,电教使用情况、课表安排等常规管理。二是把电教使用作为常规教学检查的一个内容,并作为一堂优质课的评判条件,促使教师提高使用电教设备的自觉性。三是把电教使用的熟练程度作为优秀教师评选的标准之一,纳入教师个人年度考核和评先表模中,强化教师学习和使用电教设备意识。通过考核推进,从多方面加大电教的应用和普及程度。 党政建设2008年10月16日,省委召开了选派万名干部驻村宣讲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动员大会,2008年10月17日,市委召开会议,对全市驻村宣讲工作进行了部署。为了进一步推动学习党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开展,按照省市要求,县委决定在省、市下派227名干部的基础上,从县、乡选派868名干部,开展千名干部进村入户宣讲活动,从2008年10月22日起进村入户,集中一周时间驻村宣讲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普化镇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从全面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进村入户宣讲活动的重大意义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是在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行动纲领。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三中全会精神是当前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迅速将三中全会精神传达到广大农村、送到千家万户,让广大农民群众掌握三中全会精神,正确理解中央关于加快农村发展的各项政策,动员农民群众支持改革、推动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各级党组织要通过组织干部进村入户宣讲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虚心听取农民群众意见,面对面地与农民群众共谋发展大计,解决农民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突出问题,让农民群众充分理解当前“三农”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充分理解中央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各项政策,切实把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更加自觉地贯彻落实党的“三农”工作政策,更加自觉地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一步加快科学发展、实现率先发展。 二、动员全镇力量迅速开展进村入户宣讲活动1、迅速做好宣讲干部抽调工作。按照县委要求,这次宣讲要确保每个行政村有2—4名干部,普化镇有10个行政村,需选派干部40人。 2、镇级机关和领导干部要发挥带头作用。镇级各部门要带头选派干部参与宣讲活动,镇级部门凡是领导班子成员在5人以下的,抽调1名科级干部;领导班子成员在5人以上的抽调2名科级干部。各级领导干部要积极参与,特别是镇级领导要切实发挥带头作用,深入党建联系点开展宣讲活动,推动宣讲活动扎实开展。 3、统筹安排好宣讲干部驻村工作。普化镇宣讲活动从2008年10月22日开始至10月28日结束(周六、周日除外),所有选派干部必须于2008年10月22日上午9:00前到乡镇报到。镇级各部门要按照要求和分配名额研究确定本单位选派干部,,乡镇选派的干部原则上派驻到所分包的行政村。各乡镇党委副书记为本乡镇负责宣讲工作的联络员 三、紧紧把握主要环节推动进村入户宣讲活动扎实有效开展1、宣讲文件、领会精神。选派干部要采取召开座谈会、入户宣讲、深入田间地头与农民群众谈心等方法,依据省、市、县委统一编发的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宣讲提纲,以灵活、多样、通俗易懂、实际管用、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深入宣讲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促进农村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的方针政策,使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2、联系实际、共谋发展。宣讲干部在做好宣讲工作的同时,要协助村“两委会”班子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梳理发展思路,制定发展措施,研究谋划所驻村改革发展规划,切实把中央和省、市、县委关于农村工作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 3、征求意见、广开思路。要把宣讲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与即将进行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结合起来,与正在开展的干部作风教育整顿活动结合起来,与干部大下访活动结合起来,广泛收集和征询、了解农民群众对农村改革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并将征询到的意见梳理归纳后及时向有关部门反馈。 4、抓住关键、解决问题。坚持转变作风,体察民情,体验民生,体会民意,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力所能及地帮助农民群众解决制约农村改革发展的问题和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对能够解决的问题要立即协调解决,对一时不能解决的问题,要在向农民群众说明情况的同时,收集整理后上报有关部门,由有关部门限期拿出解决的办法和措施,给农民群众一个满意的结果。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