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蒲坂村 |
释义 | 1 福建德化县浔中镇下辖村土坂村位于德化县城西郊,群山环抱,浐溪从其中部蜿蜒而过。东与世科、丁溪村毗邻,西与盖德相连,南与小溪交界,北与石山、祖厝、古鼓相连。 全村总面积6.0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00亩,林地面积600亩,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680户,2354人,华侨1200多人,中共党员35人,工农业总产值4.5亿元,村财收入186.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894元。土坂村又名蒲坂村,宋、元、明属归德乡,清时属新化里,民国曾属浔中镇锦福乡,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时为土坂大队,1984年改为土坂村,全村有李厝、格垅、下坂、上坂、洋尾角落,姓氏主要有李、邓、林、刘、张、温、许等。历史上于清朝雍正五年,该村学子邓启元上京应礼部会试中第9名,殿试一甲第二名,榜眼及第,授翰林院编修,武英殿纂修。明、清时期,该村出过1名榜眼、5名进士,3名举人。土坂村海拔470米,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8.4℃,年平均降雨量1867.2毫米。土坂村历史悠久,境内古迹众多,现存较为完整和珍贵的有始建于宋代的“登龙桥”(原名惠政桥),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被洪水冲毁,于民国十二年(1923),由华侨陈簪发和李书桓倡议并发动华侨捐资筹建为石墩木亭桥,1925年竣工,桥为长廊屋盖梁式结构,桥头堡上半截是用大圆木叠成,桥两侧外设两层重叠防雨披板,桥亭精雕细刻,牢固美观。土坂村利用优越的地理条件,大力发展农业、陶瓷业、运输业、瓷土加工业及绿色花卉基地产业,经济及各项事业取得了较大发展,曾多次被评为县级五好党支部,先进基层党组织,计生合格村。 2007年,全村企业总产值超过2亿元,成为全镇第二个亿元村,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冠福集团、豪富礼品有限公司、景玉纸业有限公司,精艺陶瓷有限公司、金峰陶瓷有限公司、金丰竹业加工厂、鸣达瓷土加工厂,“德化县蒲坂杜鹃花绿化有限公司”等企业。土坂村,以省道206线,县道德阳线为两轴,由镇政府投入8万元资金,聘请泉州市规划设计院,进行设计规划,沿两线两侧,高标准,高品位推进新农村建设;2007年,全村新建住房面67800平方米,村里公路及村部公共场所已全面硬化;新建桥梁2座;村部楼1幢,建筑面积450平方米,学校2幢,用地面积3300平方米,建筑面积1600平方米,村级卫生所一个;全村移动电话、有线电视用户普及率分别达80%、90%以上,新农村建设形成了 2 福建省莆田市新度镇下辖村蒲坂村南依壶公山,距镇中心1.5公里,西畔木兰支流,北靠莆秀公路。全村农田面积2050亩,人口6146人,户数1300户,分成25个村民小组,党员90名。该村是一个以农业用地,禽畜养殖业为主的专业村,农民人均纯收入收入3522元,蒲坂村于1994年开始旧村改造、新村建设工作。现已建成200幢商住楼,并分别建成一条宽10米,长300米和二条宽8米长300米的水泥主村道,村道总长7公里,建设一千多米的下水道及三座桥梁并完成绿化面积200平方米。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