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蒲语 |
释义 | 蒲语,俗称莆仙话,英文叫Putianese,正名该称兴化方言,兴化方言属汉语方言系闽海方言群,为福建省十个汉语方言之 一,在整个语言体系中占有一定地位。兴化方言俗称“莆仙话”。兴化方言的特色是:八 音(包括白阳入)分明,保存着较多的唐以前中原古汉语。国际音标中边擦清音(舌尖前 音)就是兴化方言的独特标志,有人认为这是古百越族的底层语言遗存。分布在广东大部分地区和广西东南部,以莆田市的城关话为代表。莆田话可说是中国的语言“活化石”。 分布地区莆仙方言区分布在宋代的兴化军,明清的兴化府,全境为木兰溪流域。又按莆田、仙游二县,分为南北两片口音。 1.莆田话流行区域除莆田市的莆田县、仙游县、涵江区、城厢区、湄洲湾北岸、湄洲 岛外,还分布在福清、永泰、惠安等市、县的部分村落。宋、元后,不少莆仙人因谋生或 飘洋过海,或迁徙他乡,随着他们的足迹,兴化方言也被带到各地。远的如新加坡、印尼 、马来西亚、菲律宾等都有兴化方言的分布,近的如闽东、浙南沿海均发现兴化方言岛。 在台湾,有不少寮、廊、坑、厝、店地名前冠以“兴化”,这表明在今日的台湾,也不乏 兴化方言的踪迹。 2.莆仙方言区的区外方言岛: 福清市渔溪镇的东际、江山、柳厝、水头等村的部分自然村,新厝乡的蒜岭、?灶 、江兜等村的部分自然村,东张乡的芦岭、金芝、双溪等村的部分村落,镜洋乡的后溪 、善山等村的部分村落,音西镇的云中村岭口自然村,江阴乡的小麦、下石村的部分村 落,共计数万人。 形成从历史上看,莆仙地区的开发比较早。据史载,早在7世纪,这两个地方都已置县,属泉州府管辖。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设立兴化军(后为兴化府)。宋代,这里已有3万多户人家。居住在这里的人们,不仅长期过着共同的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而且创造了自己的地方文化,具有悠久历史的莆仙戏,是流行这里的古老的地方戏曲,它不但保留许多优秀剧目,生动地反映了人民的生活、风俗与思想,也保存着许多方言语汇。 早期的莆仙方言,当属闽南方言系统,这从它在语音上所保留的文白读音系统可以得到证明。但是由于它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在一段相当长的历史时间里受到闽东方言(福州话)的影响,并吸收了闽东方言的一些成分,如鼻音韵尾合归为- ,声母在连读音变中的许多类化现象等,因而形成具有过渡色彩的方言。不论是从外地人或莆仙地区的本地人看来,这里的方言确实既不属于闽南方言、又不属于闽东方言,而是一个颇具特点、自成一系的闽语次方言。50、60年代方言普查之后,研究闽语的专家学者把这里的语音、词汇和语法同闽东方言、闽南方言进行详细比较后,提出了分立莆仙方言区的主张。 总述莆田话在保存上古汉语、中古汉语的某些特点方面较其他汉语方言显著,国际音标 中的边擦清音(舌尖前音)就是独特标志;清代学者钱大昕提出的“古无轻唇音”、“古 无舌上音”等古音方面的著名论断,可以在兴化方言中找到大量例证;在广化寺有两座宋 治平二年(公元1065年)建造的《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咒》石经幢,上用中、梵文勒刻,其 中梵文英译本中的“伽、迦”等与兴化方言读音相同。 由于古音的大量存在,所以很多人感到兴化方言“好说不好写”,有的话好像很“土 ”,根本就写不出来。其实不然,兴化方言任何一句话都可写成文字,且句句字字有来历 。如,莆仙人将淘米水之类的猪饲料叫做“潘”,1949年大众书局出版的《大众字典》第 377页关于“潘”字的解释有两个,第一个是:淘米泔水;第二个是:姓氏。又如,莆仙 话把成年的男人叫做“打捕”,源自古代氏族社会中男人主要外出打猎捕鱼。莆仙话连古 代社会的家族成员分工都能反映出来,其源流之久长可见一斑了。 兴化方言八音(包括白阳入)分明。在今普通话中,只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 个声调,没有入声。这是因为在古汉语的演变中,入声字已于元代消失了。但是,莆仙话 中却仍然保留着大量的中古汉语的入声,构成完整的八音。有些人写旧体诗词时,分不清 哪些字是仄声,用莆仙话一读便知:音节短促不能拉长尾声的便是入声,入声属于仄声。 莆田话在语音上的另一个特点是, 无前后鼻音之分,只有鼻音尾韵;无平卷舌音之 分,仅有舌齿音,因此莆仙人说普通话常闹笑话。 莆田话还有个音变特征。所谓音变就是某些字、词在同其他字、词连读时,语音发生 了变化。虽然其他方言也有这个特征,但远比莆仙话来的简单。这也是莆仙话难学的一个 重要原因。 莆田话中不仅保存着大量的古汉语语音,也保存着大量的古汉语词汇。许多古籍中 可以看到的词汇,一直被莆仙话继续沿用着,只是读音发生了变化而已。 莆田话在词汇上除了大量继承古汉语词汇外,另一特点是词汇的通用性较其他汉语方 言发达, 特别是动词。如:莆田人的“打”字,可表达120多种不同意思的动作,仙游人 的“装”字,几乎可代替所有动词使用。 语言片荔城区与城厢区的莆田话 涵江区江口及周边的莆田话 涵江区白沙,大洋的莆田话 秀屿区的莆田话 除莆田秀屿区南日岛浮叶说闽南话外,各地方的莆田话均大同小异。 中共提倡 推广普通话 但是在推广普通话的同时不是灭绝中国的各地区扬言 做为莆田人,应该说莆田话!力挺自己的母语,一个地方的发展离不开这各地方的文化,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复兴兴化,必先复兴莆田话! 莆田的媒体应该为自己的母语多作宣传:比如像厦门卫视那样 ,莆田电视台用莆田话说!听起来更莆田,更有亲切感!记住说莆田话不是老土,乡下人,退后的表现!这是语言的复兴,莆田人的觉悟! 如果你是妈祖的信徒,那么说莆田话吧!因为妈祖说的话就是莆田话! 让中国的方言百花齐放,创造一个诸子百家时代的“百家争鸣”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