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菩提禅寺 |
释义 | 1 广东汕头菩提禅寺◎ 简介广东汕头潮阳区棉城镇棉北菩提禅寺,以石泉岩为邻,于1993年起由邑人李桂波居士捐资所建,2001年8月1日获临时批准登记证,以建筑宏伟、装饰高档而吸引游人。 ◎ 规模邑人李桂波居士,崇尚释教,自1993年起已捐资100多万元,在这里劈山铲坡,筑建梵宇。寺坐北向南,屹立于山脚,西侧与石泉岩毗邻,山清水秀。总建筑面积约800平方米,分为山门、大雄宝殿、两厢(客堂、僧舍)。“菩提禅寺”大匾,刻于山门,非常显眼悦目。山门十分高大,上盖两层澄色琉璃瓦,分三门口。山门前,筑有数十级石阶的路径,环境壮阔。进山门后,又有一个非常开阔的大埕,然后才进大殿。大雄宝殿内,主奉西方三圣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右附地藏王菩萨,左附目犍连菩萨。殿门口前东侧,建“三清宝殿”,是“丁丑年(1997)葭月”落成;西侧建一座“五观堂”。 2 上海嘉定菩提禅寺◎ 简介菩提禅寺始建于三国东吴赤乌二年(公元239年),为孙权之母吴国太所敕建,原址位于今安亭中学内,为上海市最早的佛寺之一。寺建成后,入寺进香朝拜的信众纷至沓来,香客盈门,附近散居的乡民也日益云集,于是村落变成了市镇,故有"先有菩提寺,后有安亭镇"之称。 ◎ 历史梁天监二年改建,到五代十国后唐清泰年间徐承艺,李彦琼发起重建,宋朝寺僧慧才又加重建,宋朝开宝年间宋大宗赐予匾额一块高挂于寺门前。明万历20年(1592年)菩提寺年久失修,杭州武陵僧人海月过而见之,感到极为悲痛,泣涕如雨。他发誓修复菩提寺。海月让铁匠铸了一把100多斤重的铁锁链,锁在自己的颈上,把钥匙投入寺中古井,向众人明誓,若不修复菩提寺,决不取下铁锁链。此后三年,他赤着脚不顾严寒酷暑,身负百来斤的铁锁链云游各地劝募,见者深为感动,无不慷慨解囊。经过五年艰辛,终于建成。 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重修。至民国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寺基占地25亩,共三进,前为天王殿,中为观音殿和地藏殿,后为大殿。殿内嵌有唐时升在明季万历二十年撰写的《菩提寺重建大雄宝殿记》及清乾隆三十三年钱大听撰文,蒋无益书写,秦大成撰写碑额的《重修菩提寺记》的石碑。殿前亦用铁环高挂着一口空腹深大的巨钟,重逾千斤。鸣震声应尔,每当夜深人静,僧人诵经撞钟击鼓时,那宏亮的钟声久久在夜空中回荡不息。 1956年-1963年先后被列为江苏省文保单位和上海市文保单位,文革期间(1967)渐被拆除。 为落实宗教政策,满足群众宗教信仰的需要,2003年11月经批准,于安亭镇永安街移址重建菩提寺,占地11.8亩。现正处于规划设计阶段。 地址:嘉定区安亭镇永安街422号 ◎ 复建嘉定安亭老街,上海最古老的寺庙———菩提禅寺开工复建。复建完工后,这座千年古寺将与老街上的石栏、石驳、古桥、高塔相互辉映,让市民领略到独特的江南古镇风光。 安亭老街位于上海西部和江苏省接壤处,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古书记载:“十里一亭,以安名亭,以亭为镇”,安亭由此得名。安亭自古以来就是物产丰盈、商业繁华之地———沿街旧式民宅鳞次栉比,石板小路曲径通幽;小河两岸古木参天,石狮雕刻玲珑剔透。始建于公元239年的菩提寺一度成为江南名刹,明清时期更是香火鼎盛,使整个安亭老街商贾云集、热闹非凡。 安亭镇从2002年起开始启动老街改造工程。以一条长达3公里的安亭泾为主轴,明代古桥严泗桥为中心,以保护古迹为重点,力争形成江南水乡最具特色的“路—河—街”格局。在改造过程中,安亭镇保留古树、石桥、老街等水乡文化元素,并新建一批具有明清建筑风格的休闲商业设施,开设“老街文化”特色店、汽车城旅游纪念品商店、地方特色小吃店等购物休闲场所。目前,安亭泾的河道疏浚整治、石桥修复、石驳栏杆更新等工程进展顺利,高52.88米的9层景观塔永安塔已建成。 作为安亭老街的标志性建筑,开工重建的菩提禅寺占地11.8亩,结构分天王殿、大雄宝殿、菩提阁、藏经楼等部分,大雄宝殿为七间重檐歇山式,外观庄严雄伟,它的重建将为安亭老街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据了解,菩提禅寺的复建为期两年,而安亭老街的石桥、石路和其他古建筑预计能在今年年底完工,提前向游客开放。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