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平江府图碑 |
释义 | 平江是北宋末和南宋时期的府城,即今江苏省苏州。春秋时为吴国都城。隋唐以来,一直是江南地区的重要城市。此城历史上数经战火破坏,南宋建炎三年(1129)又毁于金兵焚掠。宋绍兴(1131~1162)初年,高宗赵构拟迁都平江,当时曾按都城要求进行重建。 简介pingjiangfu Tubei 平江府图碑 stele engraved with map of Pingjiang prefecture 刻有南宋绍定二年(1229)平江府城(今江苏省苏州)平面图的石碑。图碑保存了最早的街巷制城市的平面图[平江府图碑],是研究中国古代城市自里坊制向街巷制发展的重要史料。现存苏州文庙。1961年,此碑和存于苏州文庙的宋代其他石刻同被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具体介绍碑高2.76米,宽1.415米。碑上的图为单线阴刻,上、下、左、右标出方位。圭形碑额上有隶书“平江图”三字。经同苏州城实测图对照可知,碑图只是大体位置近似,不是按比例绘刻的(图[平江府图碑])。 从[平江府图碑]中可以看出,北部居住区都是东西向长巷,巷内建宅,巷外街道上为商业街,除有河道外,此城同元大都城、明清北京城的大街和胡同的关系相同。再参证北宋汴梁、南宋临安的记载,可知自北宋中期里坊制废弛后,新的街巷制即逐渐出现,元大都城的大街胡同之制是继承,而不是新创。 [平江府图碑]中绘有牌坊65座,各巷口多绘有二柱一楼的牌坊,上标坊名。在里坊制城市中,坊门是小楼,楼上置鼓,楼标坊名。牌坊是转为街巷制后由坊门演化出的一种新的建筑类型。沿街设店,跨街建坊,是街巷制城市与里坊制城市在市容上的根本差别。 [平江府图碑]中子城以南街道多为网状方格,无联排的横巷,有的还有十字形小街。可能是唐代里坊的残迹,也是研究苏州自里坊制向街坊制演变过程的重要史料。 子城建衙署,是了解唐宋时期衙城的重要资料。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