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瓢甲科
释义

瓢甲科属昆虫纲鞘翅目,体小至中形,卵圆形,腹部平坦,背面弧形或半球形拱起。主要捕食蚜虫、介壳虫、粉虱、螨类等害虫。是一类重要的天敌昆虫。

科学分类

动物界 Animalia

节肢动物门 Arthropoda

昆虫纲Insecta

内翅总目 Endopterygota

鞘翅目 Coleoptera

多食亚目 Polyphaga

扁虫总科 Cucujoidea

瓢甲科 Coccinellidae Latreille, 1807

形态特征

此类昆虫通称“瓢虫”。属昆虫纲、鞘翅目。多为红、褐、黄、白、黑色等,常具鲜艳色斑。头小,后部嵌于前胸。触角一般11节,锤状。跗节隐4节。腹部可见5或6节腹板。幼虫行动活泼,蛃型,腹部末端尖削,体上生有很多带有刺毛的突起或分枝的毛状棘,有的附有白色蜡粉。

分为肉食性(瓢甲亚科:成虫背面具光泽,上颚有基齿,端部对裂或不分裂)和植食性(毛瓢甲亚科:成虫无光泽,上领无基齿,端部分成许多小齿)两大类,肉食性种类约占80%以上。

生活习性

肉食性种类的成虫和幼虫主要捕食蚜虫、介壳虫、粉虱、螨类等害虫,是一类重要的天敌昆虫,如七星瓢虫〔Coccinella septempunctata (Linn.)〕、黑缘红瓢虫(Chileorus rubidus Hope)、异色瓢虫〔Leisaxy ridis (Pallas)]等。植食性的种类,如茄十一星瓢虫、茄二十八星瓢虫(Henosepilachna vigintioctmaculata Motsch.)等,属一类重要农业害虫。

区分瓢虫是否为害虫的方法:看它的鞘翅是光滑的、还是带有绒毛的。(如果是带有绒毛,就是害虫!)

危害特点

主要为害马铃薯、茄子、青椒、豆类、瓜类、白菜等8科25种植物.主要分布在华北、西北、东北、内蒙古等地.成、幼虫食害寄主作物的叶片、果实和嫩茎.被害叶片仅留叶脉及上表皮,形成许多不规则透明的凹纹,后变为褐色斑痕,过多会导致叶片枯萎;受害果、瓜、不仅减产,而且被啃食的部分会变硬,并有苦味,失去商品价值。

防治方法

(1)人工防治:在瓢虫产卵盛期摘除卵块深埋,并兼捕成或幼虫。

(2)农业防治:种植南瓜避免与马铃薯、茄科作物邻作或间作。

(3)药剂防治:可用21%灭杀毙乳油4000~6000倍液,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20%杀灭菊脂乳油3000倍液,2.5%溴氰菊脂乳油每公顷0.6L~0.8L,兑水喷雾防治。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8:4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