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彭山寺
释义

彭山寺,位于湖南澧州外八景之一的“彭峰晓月”景区内的彭山寺山顶,和山下蜿蜒的澧水交互映辉自成一景,其前身为彭山思王祠,始建于唐,距今有800多年历史,明户部尚书李如圭曾衣锦还乡,上山拜谒,感受这秦砖汉瓦之风,便步那唐诗宋词之韵,诗兴大发,作了一首《颂彭山思王》: 雄才宗室寄干城,刺史分符万里行。 德在民心崇祀远,功施社稷荷封荣。

基本信息

半山落日鸦声乱,古庙高松鹤影清。 瞻仰英风频感慨,断碑开藓读遗文。 龙脉之地时常氤氲紫岚薄雾,灵气逼人。尽千年来前往朝拜瞻礼之人络绎不绝。相传时任澧州刺史的唐王李元则之妻闲暇之余在寺内缝制童鞋送给前来敬香的人。说来甚怪,凡得男鞋者均生男孩,得女鞋者均生女孩,人皆以为奇。她们乘鹤仙去之后,人们便捐资在思王主殿之后修建了“娘娘殿”,分东西二宫,奉养僧尼,专制童鞋,供香客摸取,亦同样灵验。解放前夕,湖北潜江一邱姓农民四十多岁未育,因求子心切,不远数百里,跋山涉水徒步来彭山焚香许愿,并摸得了男鞋一双。一年后,果然喜得贵子。后来这位邱姓农民因抓壮丁被迫去了台湾,数十年后返归故里,第一件事便是带着儿子来澧拜谒思王,并嘱咐其子每年必来此焚香叩拜,以示谢意。1998年恢复思王祠时,其子邱石安(现任湖北省仙桃市政协委员)还捐资1500美元。

其他信息

登上彭山,首先映入您眼帘的,是那气势恢宏、红墙绿瓦的山门。山门上由中国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美术学院原院长张仃先生亲笔题就的“彭山思王祠”镏金篆文,而由澧县原政协主席杜修岳先生撰、澧县书法界名人刘大林先生所书的抱柱联:“澧带原襟祠领山川皆锦绣,尧风禹业功成古今共辉煌”。跨过山门,思王祠南北两厢为诗墙,中间雄踞主殿,主殿前方左右两侧分别立着钟楼、鼓楼。诗墙,是艳电局继恢复思王祠之后组织修建的又一大人文景观,共收集古今诗、词、联、画六十余幅,其主要内容是对彭思王的歌颂,对澧县人文景观的讴歌,以及对艳电奋斗历程的赞美和对艳电美好未来的展望。其中收录最早的为诗圣杜甫的五律“晚秋长沙蔡王侍御饮莛送段六秀军归澧州观省诗”,其次为明朝吏部尚书李如圭的七律“颂彭思王”。诗墙不仅内容丰富,而且字体亦形式多样,可谓历代名家书法之精华会聚于此。其中有史穆的行书、全修道的篆书、周旭的隶书、颜家龙的行书等。

2005年在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下,特邀请远在九华清修的灵法法师卓锡”彭山寺“,灵法法师不辞辛劳,带领四众弟子,日常熏修,精进弘法,在佛法与世间法融合与实践上作出可喜的成绩,使佛法在服务社会、促进和谐方面,体现得更加真切,实在。为庄严佛土、利乐有情,彭山寺现正拟建观音殿、大雄宝殿、居士楼等…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1 2: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