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彭家村 |
释义 | 1 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乌镇镇彭家村◎ 概况彭家村位于乌镇镇西南端,北接碓坊桥村,西临陈家村,南至龙翔街道翔厚村,东面与碓坊桥村接壤,距梧桐镇15公里,交通十分便捷.地处浙北杭嘉湖平原,地形平坦,河道交错,水质良好,环境优美,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地区。 彭家村全村区域面积2.66平方公里,耕地2385 亩,其中水田1390亩,旱地995亩,人均耕地1.188亩,土壤有机丰富,土质疏松。 有资料显示,该村辖25 个村民组,农户486 户,人口2004 人。有村干部5 名,党员68名。至2006 年底全村拥有集体固定资产总额1320 多万元,村级集体年可支配资金20.9 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326 元。该村先后被评为桐乡市级先锋工程“五好” 村党组织、乌镇镇“ 先进基层党组织 ”。 ◎ 经济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村三套班子带领全村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按照 “ 三个代表”的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富民强村为抓手,齐心协力,开拓创新,为把该村建设成为繁荣富裕、文明安康的新农村而不懈努力,全村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取得长足发展。 工业方面:彭家村共有企业40家,集工艺鞋加工、服装加工、制砖、纺织、纸制品、绣花、玻璃纤维加工等为一体的工业企业,2005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5958万元,拥有职工668人。2003年初砖瓦厂关闭后村里利用砖瓦厂空地,引进企业老板建造厂房,创办了彭家村工业园区,共吸引了7家私营企业入驻。2005年,村里对工业园区进行了基础设施建设,浇筑了水泥路,同时对所有排废水都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造,切实做到对周边农田的无害化处理,整体环境良好。 农业方面:该村种植、养殖均衡发展,每年种水稻1380多亩,总产量760余吨,饲养蚕种900余张,生产优质蚕茧38余吨,年生猪饲养量800多头,湖羊1300多头,獭兔1600只,鸡、鸭、鹅18000羽,农业经济总收入达1025万元。2005年农民人均收入达8327元。 ◎ 社会事业2005 年,该村将根据市委、市府提出的“ 十村示范、百村整治” 的要求,建设农村新社区。在建设中,注重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积极探索长效管理机制。成立新村建设领导小组,严格户型标准,加强督促管理。实施新村规划建设,规划建造农户250 户,已经划拨征用土地200 亩,正在开始搬入新村。新村内规划通户砼道路5 公里,路宽3 米,主道5 米,配备了体育健身设施,购买图书600 册,把文体活动、医疗卫生等多项功能进行整合,为提高农民素质,提供比较完善的服务 。 在社会公益事业方面基础较好,全村建有一所村级社区卫生服务站,建有一处村级休闲活动场所,有线电视入户率90%,电话普及95%,饮用自来水达98%。 2 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廿里镇彭家村◎ 地理位置廿里镇彭家村位于廿里集镇东南方向,距镇政府所在地约3公里。村委会驻地彭家,西北距镇治廿里街2.5公里。 ◎ 辖区及人员情况辖彭家、小旺吴2自然村,截止2006年,166户,608人。有彭、吴郑、周等诸姓。诸姓中以彭家彭氏卜居历史最久。 ◎ 彭姓来源据《彭氏宗谱》载:先祖于明末从柯城区黄家乡旺吴村来此守山看坟,遂卜居于斯,迄今350余年,系明初吴可之后。因村中人都姓彭,以姓氏起村名。 ◎ 资源优势地属丘陵。耕地550亩,农作以水稻为主,辅以油菜、豆类等;林地2655余亩,以茶叶、柑橘为主,辅以松、杉。 ◎ 经济发展2010年5月村规模调整后,彭家村由原彭家村、大胡村组合而成。全村现有耕地面积1344亩,山地面积3814亩,水塘363余亩。村集体主要收入来源为粮田和山塘水库承包款。彭家村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村庄,全村农民的主要收入是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柑桔是我村的支柱产业,养殖业分布全村,其中养猪专业户21余家,养鱼专业户5家,养殖收入达到106万元。 ◎ 主要领导人彭六古 村党支部书记 杨利明 村民主任 彭雪土 村报账员 ◎ 村民村纪一、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家乡,自觉维护国家集体利益,积极参加社会公益事业。二、学法、懂法、守法,自觉维护法律的权威和尊严,自觉服从政府管理,服从村党总支、村委会的正确领导。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勇于同一切违法犯罪作斗争,争做文明村民。 三、严格执行国家和省、市、区关于土地管理、计划生育、义务兵役、治安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和政策,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合格公民。 四、凡个人、家庭需用土地都必须严格履行审批手续。村民建房必须由村民委员会审核后统一安排,经上级批准后,方可建造。未经批准,擅自滥用者,视情节轻重报上级依法处理。 五、自觉遵守社会公德,村民间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帮助、互相团结、互相照顾,建立良好的邻里关系。一旦发生民事纠纷,应由村治安调解组织调解,严禁动用武力和一切不文明方式解决民间纠纷。 六、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学习专业技术,关心政治时事和国家大事,提高自身素质,勤劳致富,守法致富。 七、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树立良好的社会风尚,提倡移风易俗,喜事新办、丧事简办,保持和发扬勤俭朴素的优良传统、不铺张浪费,奢侈张扬。 八、搞好公共卫生和村容村貌建设,严禁乱倒、乱扔垃圾和其它废弃物,严禁在日用水池内倾倒废弃物,自觉保持村庄环境的清洁卫生。 九、爱护村内的公共财物,损坏的要照价赔偿,故意损害的除照价赔偿外,处以适当的经济处罚。 十、坚决打击乱砍乱伐山林,自觉维护山林绿化,保护古树名木,对损害或破坏村庄绿化的,视情节轻重处以适当的经济处罚。 3 陕西省安康市白河县四新乡彭家村彭家村距四新乡政府2公里,自然面积16.13平方公里,下辖3个村民小组,342户共1354人,全村共有党员37人。截止到2009年初,全村有耕地面积1328亩,退耕还林1713亩。农民收入主要依靠劳务输出和蚕桑、畜牧产业,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016元。 4 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泄滩乡彭家村彭家村山貌是丘陵地带,全村村户位于各个山丘之中,有一条乡镇级公路经过乡村,村里主要运输考背负,村委会距泄滩乡政府14公里。乡村主要经济作物为柑橘,村里劳动力大部分南下打工。村里大力推行退耕还林工作和新农村工作,鼓励农户帮到乡镇和村级公路上落户安家。 5 云南省丽江市永胜县三川镇彭家村◎ 村情概况彭家村隶属于三川镇东河村委会,属于坝区。位于三川镇东边,距离东河村委会0.5公里,距离镇政府10公里。国土面积有0.25平方公里,海拔1570米,年平均气温16.2℃,年降水量821毫米,适宜种植水稻、玉米、蚕豆等农作物。 ◎ 自然资源截止2008年底,全村有耕地总面积316亩(其中:水田278亩,旱地38亩),人均耕地0.8亩,主要种植水稻、玉米、蚕豆等作物;其他面积65亩。有石灰岩等资源。 ◎ 基础设施该村截止2008年底,已实现通电、通路 、通电视、通电话。全村有103户饮用井水。有103户通电,有25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103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24.2%和100%);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52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32户(分别占总数的50%和31%)。 该村到镇道路为弹石路;进村道路为土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10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3公里。全村共拥有汽3辆,拖拉机2辆,摩托车6辆。 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20户;装有太阳能农户10户。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278亩,有效灌溉率为88%,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278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71亩。 该村到2008年底,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13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1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89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 农村经济该村2008年农村经济总收入93.19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34.27万元,占总收入的36.8%;畜牧业收入27.19万元,占总收入的29.2%(其中,年内出栏肉猪400头,肉牛10头,肉羊120头);林业收入1.73万元,占总收入的1.9%;第二、三产业收入30万元,占总收入的32.21%。农民人均纯收入1870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二三产业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7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67人(占劳动力的31%),在省内务工52人,到省外务工15人。 ◎ 人口卫生截至2008年底,该村有农户103户,共乡村人口401人,其中男性207人,女性194人。其中农业人口391人,劳动力220人。该村以汉族为主,其中汉族399人。 到2008年底,全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13人,占人口总数的3.2%,参加农村合作医疗286人、,参合率64.2%;享受低保5人,五保户2人、。 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镇卫生院,距离村委会卫生所0.5公里,距离镇卫生院3公里。 ◎ 文化教育该村小学生就读到东河小学,中学生就读到梁官中学。该村距离小学校0.5公里,距离中学2公里。截至2008年底,该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48人,其中小学生39人,中学生9人。 6 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市万市镇彭家村◎ 基本概况彭家村位于富阳市西北部,距离富阳市60公里,全村总面积13.05平方公里,辖区内有17个自然村。24个村民小组,截至2008年,共701余户农民,总人口2330人,98位党员,47位村民代表。 ◎ 自然资源截至2008年,拥有山林面积14210亩,耕地面积1802.3亩(其中水田1538亩),竹笋面积1500余亩,茶叶山面积300余亩。 ◎ 经济状况截至2008年,个体企业40余家,其中石灰窑4只,机械厂2家,化工助剂厂3家,锻造厂2家,小型木头加工厂、五金厂、修理厂共20余家,2008年工业总产值11481万元,农业总产值3583万元,人均收入8704元。 7 浙江省杭州市建德市航头镇彭家村航头镇彭家村地处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建德市西南部,全村6个村民小组,截至2008年11月,共有农户262户,总人口866人。耕地面积1047亩。距新安江街道仅17公里,距杭州120公里。境内资源十分丰富,为省重点水土保护区。 8 云南省楚雄州楚雄市三街镇彭家村◎ 村情概况彭家村隶属于三街镇三街村委会行政村,属于山区。距离村委会7 公里,距离镇7公里。国土面积0.27平方公里,海拔1860米,年平均气温20 ℃,年降水量800毫米,适宜种植玉米、小麦等农作物。有耕地34亩,其中人均耕地0.6亩;有林地221.52亩。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截至2008年底,有农户12户,乡村人口58人,其中农业人口58人,劳动力22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1人。2008年全村经济总收入22.6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3000元。该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 ◎ 自然资源截至2008年底,全村有耕地总面积34亩(其中:田17亩,地17亩),人均耕地0.6亩,主要种植玉米、小麦等作物;拥有林地221.52亩,其中经济林果地1亩,人均经济林果地0.02亩,主要种植核桃等经济林果;水面面积16亩,草地36.52亩;荒山荒地97.68亩,其他面积1亩。 ◎ 基础设施该村截止2008年底,已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视、通电话五通。全村12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占农户总数的100%)。有12户通电,拥有电视机农户10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和90%);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6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6户(分别占总数的50%和50%)。 该村到乡镇道路、进村道路为土路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7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7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1辆。 全村装有太阳能农户3户;建有小水窖12口。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34亩,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34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58 亩。 该村到2008年底,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有12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 农村经济该村2008年农村经济总收入22.65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5.25万元,占总收入的23.18%;畜牧业收入6万元,占总收入的26.5%(其中,年内出栏肉猪52头,肉牛1头);林业收入2.3万元,占总收入的10.15%;第二、三产业收入1.9万元,占总收入的8.39%;工资性收入0.9万元,占总收入的3.97%。农民人均纯收入3000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养殖业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0.9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10人,在省内务工5人,到省外务工5人。 ◎ 人口卫生截至2008年底,该村有农户12户,乡村人口58人,其中男性20人,女性38人。其中农业人口58人,劳动力22人。该村以汉族为主,其中汉族38人,彝族20人,是彝汉混居地。 到2008年底,全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1人,占人口总数的2%;参加农村合作医疗58人,参合率100%;享受低保2人。 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镇(乡)卫生院, 距离镇卫生院7公里。该村建有公厕1个,建有村内生活排水沟渠设施,人畜混居的农户10户,占农户总数的83.3%。 ◎ 文化教育该村小学生就读到明德小学完小,中学生就读到三街中学中学。该村距离小学校7公里,距离中学7公里。截至2008年底,该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13人,其中小学生13人。 9 云南省曲靖市宣威市西宁街道彭家村◎ 村情概况彭家村隶属于西宁街道复兴村委会行政村,属于 半山区。位于西宁街道办事处北边,距离复兴村委会2公里,距离西宁街道办事处3公里。国土面积2.9平方公里,海拔1988米,年平均气温13.4℃,年降水量950毫米,适宜种植水稻、玉米、马铃薯、蔬菜等农作物。有耕地2061.32亩,其中人均耕地2.02亩;有林地2100亩。全村辖4个村民小组,截至2008年底,有农户301户,有乡村人口1027人,其中农业人口1023人,劳动力613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412人。2008年全村经济总收入422.6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3496元。农民收入主要以种养业、劳务输出为主。 ◎ 自然资源截至2008年底,全村有耕地总面积2061.32亩。其中:田299.73亩,地1761.59亩,人均耕地1.92亩,主要种植水稻、玉米、马铃薯等作物;拥有林地2100亩,其中经济林果地120亩,人均经济林果地0.11亩,主要种植等经济林果;其他面积188.68亩。 ◎ 基础设施该村截止2008年底,已实现通水、电、路、电视、电话五通。有4户饮用井水,有301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占农户总数的100 %)。有301户通电,有60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120户;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301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250户。 该村到乡镇道路为土路;进村道路为土路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4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4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1辆,摩托车82辆。 该村到2008年底,农户住房以砖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147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74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68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还有5户居住于其他结构的住房。 ◎ 农村经济该村2008年农村经济总收入422.65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169万元,占总收入的33.27%;畜牧业收入164.8万元,占总收入的47.29%(其中,年内出栏肉猪3002头,肉牛10头);林业收入3万元,占总收入的 0.09%;第二、三产业收入21万元,占总收入的2.76%;工资性收入159万元,占总收入的16.59%。农民人均纯收入3496元,农民收入以种养业、劳务输出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159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6个月以上人数41人(占劳动力的13.18%),在省内务工30人,到省外务工11人。 ◎ 人口卫生截至2008年底,该村有农户301户,乡村人口1027人,其中男性520人,女性507人。其中农业人口1023人,劳动力613人。该村以汉族居住为主。 到2008年底,全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10人,占人口总数的0.98%;参加农村合作医疗827人,参合率80.04%;享受低保29人。 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镇卫生院, 距离村委会卫生所.1公里,距离镇卫生院4公里。 ◎ 文化教育该村小学生就读到下关小学完小,中学生就读到宣一、五、六、七、八、民中中学。该村距离小学校.2公里,距离中学4公里。截至2008年底,该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176人,其中小学生135人,中学生41人。 ◎ 村务公开该村到2008年底,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263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1016.1亩。已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农村财务管理实行委托管理,定期开展村务公开,并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主要以 粘贴公告、黑板报、会议方式公开,公开项目有救济救灾,计划生育,公益事业等。 10 山东省平度市大田镇彭家村基本情况 2005年,全村130户,475人,耕地面积530亩。 本村以彭姓为主,故名彭家。 经济状况 该村定居以来,以发展农业为主,主要发展林果业,并以发展苹果为主。1982年以来,发展果园700亩。 优势产业 主要以苹果栽植为主,所产苹果质地优良,是农业部\\青岛市确定的绿色果品生产基地。 社会事业 1996年投资25万元,修建了一座冷冻仓库。1994年村民吃上了自来水。固定电话和有线电视拥有量均达到了90%以上。合作医疗参合率也达到了95%。 该村曾获得“先进党支部”、“先进村委会”等称号。 11 云南省楚雄州楚雄市紫溪镇彭家村◎ 村情慨况彭家村隶属于紫溪镇前进村委会,属于坝区。彭家村位于紫溪东镇边,距离前进 村委会1.00 公里,距离紫溪镇2.00公里,国土面积0.69平方公里,海拔1,830.00米,年平均气温14.50 ℃,年降水量833.00毫米,适宜种植水稻、玉米、蚕豆等农作物。有耕地109.40亩,其中人均耕地0.72亩;有林地916.60亩。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有农户34户,有乡村人口151人,其中农业人口142人,劳动力127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76人。2008年全村经济总收入48.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556元。农民收入主要以务农为主。 ◎ 农村经济该村2009年农村经济总收入43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20万元,占总收入的46.51%;畜牧业收入17万元,占总收入的39.53%(其中,年内出栏肉猪95头,肉牛2头,肉羊10头);林业收入2万元,占总收入的 4.65%;第二、三产业收入2万元,占总收入的4.65%;工资性收入2万元,占总收入的4.65%。农民人均纯收入998元,农民收入以种植、养殖业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2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8人。 ◎ 特色产业该村的主要产业为种植、养殖业,产品主要销往本县。2009年主产业全村销售总收入105.36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74.5%。该村目前正在发展核桃、茶叶等特色产业,计划大力发展茶叶、核桃产业。 ◎ 人口卫生该村现有农户148户,乡村人口578人,其中男性300人,女性278人。其中农业人口578人,劳动力380人。该村全部为汉族人口。 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街道卫生院, 距离村卫生所3公里,距离街道卫生院8公里。 ◎ 文化教育该村小学生就读到里白水小学,中学生就读到凤翔中学。该村距离小学校0.1公里,距离中学校2.6公里。目前该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35人,其中小学生25人,中学生10人。 ◎ 村务公开该村到2009年底,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148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623.48亩。已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农村财务管理实行委托管理,定期开展村务公开,并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主要以会议公开为主,以粘贴公告、黑板报的方式公开为辅,公开项目有各种村务情况,各项财务收支情况,退耕还林补贴,粮食补贴,农村合作医疗情况等。 ◎ 基层组织该村设党小组1个,党员总数7人,党员中男党员6 人,女党员1人。 该村团支部设在村委会,有团员10人。 ◎ 发展重点该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交通不便,农业生产投入不足,种植技术差。 该村今后的发展思路和重点是:加大茶叶种植和核桃种植,继续抓好蔬菜种植和养殖业。 12 江西省上饶市鄱阳县双港镇彭家村◎ 介绍彭家村是双港镇一个自然村,与荆华村,扑捞村,利池村,双丰村同乡,空气清新,天蓝水清,人勤物丰 ◎ 村内企业米业有限责任公司,曲酒厂,食品,硫化碱厂,养鸡场,电光源厂 ◎ 主要农产品韭菜花,生菜,南美梨,马铃薯,芹菜梗,谷子,豆瓣菜,芫荽叶,山霉 ◎ 村内资源金,高岭岩 ◎ 村里单位彭家村卫生院,彭家村党支部,彭家村中学,彭家村小学 13 湖南省永州市道县四马桥镇彭家村四马桥镇彭家村位于四马桥镇后山片,与宁远水市交界。以姓为村名,因所处地形似喜鹊,俗称喜鹊彭家。辖彭家、大岩山等11个村民组。总面积5.6平方公里,耕地4.1公顷,437户,1744人,有党员29名。 该村党支部、村委会十分重视调整产业结构,增加集体经济和农民收入,逐步形成“山上有林、坡上有果、田里有烟、村中办厂”的产业结构模式。一是大力发展种植业,发展丰产林1000亩,种植脐橙1000亩,种植烤烟400亩,产烟1000担;二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了10家宝石加工厂、1家碎石场,为村里转移劳动力100余人,产值1000万元。此外,该村还是全市建整扶贫示范点。目前,该村已初步形成补实型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模式。该村有卫生院、完全小学,有商场多处。 该村彭姓于唐时从长沙市一带迁入,是“陇西堂”的一支,本支彭姓排辈用字为:大寿智得宗、良仲延世一、万国文士永、启元流家天、洪宣开太运、骏烈显高贤、礼义传声远、诗书振绪长。 14 湖南省永州市道县白芒铺乡彭家村清末,彭姓从本乡白芒铺村瓦叶塘分居,以姓取名。村委会驻彭家,辖彭家、上仂田、下仂田、大作、茨姑井、白花岭、鸡头坝等11个村民组。总面积3.4平方公里,耕地63.3公顷,280户,972人。 15 湖南省常德市澧县澧澹乡彭家村彭家村地处澧澹乡西北角,距县城不到2.5公里,彭家村全境已划入县城规划区,共11个村民小组,2239人,党员60名,全村1119亩耕地,已种蔬菜1000亩以上,形成一季黄瓜、一季大蒜、一季豆角生产格局。为了提升蔬菜档次,仅今年村里组织技术讲座10多场次,发放技术资料1000多份,有效提高了干部群众科技致富本领。是县城蔬菜供应的重要基地,本村葡萄种植因经济收入可观,农户积极扩大种植面积,现有150亩左右规模。 交通便利,先后投入5万多元,将村级公路拓宽至5米,并新修11.5公里村级公路,每年及时整修村级公路3次,结束了道路坑坑洼洼的历史,实现了条条路能通车的目标。为解决水利问题,党员干部带头,投10000多个工日,整修灌溉渠2.5公里,有效解决了抗旱排渍问题。为解决电的问题,他们积极向上级争取,全面进行了电网改造,将电价由1.2元每度降至0.5元每度。此外,还帮助村民拉通了程控电话。由于村里处处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一位曾上访的农民深有感触地说:“党员干部处处为我们着想,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支持村里的工作呢?” 彭家村民风淳朴,对美好生活充满向往,现有部分年轻村民在外务工,经商,极大的促进了本村的经济发展,农民的收入水平,生活水平更加提高。 村东西北三面被美丽的澹水河环绕,东面与斑竹古遗址隔河相望,由于离县城近,交通便利,适合开张农家乐投资,欢迎有志之士前来投资兴业。 16 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乐业镇彭家村◎ 村情概况彭家村村隶属于乐业镇镇六合行政村,属于半山区。位于乐业镇南边,距离村委会3.5公里,距离镇34公里,。国土面积3平方公里,海拔1880米,年平均气温14℃,年降水量920毫米,适宜种植辣椒、水稻、玉米等农作物。有耕地461亩,其中人均耕地1.32亩;有林地2500亩。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有农户97户,有乡村人口364人,其中农业人口363人,劳动力156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08人。2008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34.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212元。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 ◎ 农村经济该村2008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34.5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52.2万元,占总收入的68.06%;畜牧业收入63.7万元,占总收入的11.11%(其中,年内出栏肉猪248头,肉牛160头,肉羊76头);第二、三产业收入1万元,占总收入的1.39%;工资性收入17.6万元,占总收入的19.44%。农民人均纯收入2212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养殖业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17.6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48人(占劳动力的30.77%),在省内务工48人。 ◎ 基础设施该村截止2008年底,已实现通水、通电、通路,无路灯,有9户饮用井水,有97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占农户总数的100%)。有97户通电,拥有电视机农户49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0%和52.69%);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13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13户(分别占总数的13.98%和13.98%)。 该村到镇道路为弹石路;进村道路为土路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4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9公里。全村共拥有拖拉机1辆,摩托车1辆。 该村到2008年底,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有97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17 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马街镇彭家村◎ 村情概况彭家村隶属于马街镇刘家村委会。位于马街镇西边 , 距离镇1公里 , 国土面积0.8平方公里, 海拔1800米 , 年平均气温17.8℃ , 适合种植水稻、蚕豆等农作物。全村耕地面积679亩 , 人均耕地0.82亩。全村有农户329户 , 共1112人 , 其中农业人口为827人 , 劳动力527人。 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759万元 , 农民人均纯收入4719元 , 农民收入以蚕桑、生猪养殖、蔬菜种植为主。 ◎ 基础设施彭家村目前已实现通电、通水、通路、通电视、通电话。农户饮水自来水,全部通电,298户拥有电视机,298户通有线电视,272户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 , 其中257户拥有移动电话。 该村进村道路为水泥路, 到乡镇交通方便。整个村215户装有太阳能,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264亩。 ◎ 农村经济2010年整个村农村经济总收入759万元 , 其中 : 种植业收入128万元 , 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16.86%;畜牧业收入118 万元 , 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15.47%;外出劳务收入2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719元。 该村委会村民的住房以居住土木结构为主 ,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 , 农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 , 村目前已有35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 , 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的农户286户 , 还有8户居住于其他结构的住房。 2010年底整个村共拥有汽车2辆 , 拖拉机27辆 , 摩托车32辆。 18 云南省宣威市倘塘镇彭家村◎ 村情概况彭家 村隶属于 倘塘 镇 莺窝 行政村,属于 山区。位于倘塘 镇 西北 边,距离 莺窝 村委会2 公里,距离 镇12公里。国土面积.38平方公里,海拔2050米,年平均气温13.4 ℃,年降水量980毫米,适宜种植等农作物。有耕地113.73亩,其中人均耕地1.93亩;有林地290.3亩。全村有农户17户,有乡村人口62人,其中农业人口61人,劳动力37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33人。2009年全村经济总收入4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2664元,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畜牧业为主。 ◎ 农村经济该村2009年农村经济总收入44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16万元,占总收入的 36.36 %;畜牧业收入14万元,占总收入的 31.82 %(其中,年内出栏肉猪138头,肉牛3头);第二、三产业收入12万元,占总收入的 27.27 %;工资性收入3万元,占总收入的 6.82 %。农民人均纯收入2664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畜牧业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2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5人(占劳动力的 8.47 %),在省内务工5人。 ◎ 基础设施该村截止2009年底,已实现路通、电通、电话通无路灯。全村有0户饮用井水,有17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占农户总数的100.00 %)。有17户通电,拥有电视机农户11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00 %和66.67 %);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6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4户(分别占总数的 26.67 %和 20.00 %)。 该村到乡镇道路为 土路;进村道路为土路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5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12公里。全村共拥有摩托车5辆。 该村到2009年底,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有4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11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19 云南省宣威市文兴乡彭家村◎ 村情概况彭家村隶属于文兴乡支留行政村,属于山区。距离 村委会2公里,距离乡6公里。国土面积1.2平方公里,海拔1923米,年平均气温17℃,年降水量1249毫米,适宜种植玉米等农作物。有耕地394.28亩,其中人均耕地0.88亩;有林地500亩。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有农户119户,有乡村人口448人,其中农业人口448人,劳动力245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69人。2009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20.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180元。农民收入主要以养殖为主。 ◎ 农村经济该村2009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20.5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24.3万元,占总收入的17%;畜牧业收入26.1万元,占总收入的28%(其中,年内出栏肉猪550头,肉牛2头);第二、三产业收入30万元,占总收入的33%;工资性收入39.8万元,占总收入的22%。农民人均纯收入2180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20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30人(占劳动力的28%),在省内务工23人,到省外务工7人。 ◎ 基础设施该村截止2009年底,水、电、路、电视、电话五通,无路灯。全村有110户通自来水,有9户饮用井水。有118户通电,有35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41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30.17%和36.21%);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30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26户(分别占总数的25.86%和21.55%)。 该村到乡镇道路为土路;进村道路为土路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6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6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2辆,摩托车1辆。 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62亩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60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13 亩。 该村到2009年底,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有21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97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20 云南省宣威市杨柳乡彭家村◎ 村情概况彭家村隶属于杨柳乡克基村委会,属于山区,距离村委会4 公里,距离镇21公里。国土面积0.68平方公里,海拔1720米,年平均气温16.8 ℃,年降水量970毫米,适宜种植玉米马铃薯烤烟等农作物。有耕地435亩,其中人均耕地2.24亩;有林地320.1亩。有农户54户,有乡村人口194人,其中农业人口194人,劳动力67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55人。2007年全村经济总收入5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789.5元。该村属于绝对贫困村。 ◎ 农村经济该村2007年农村经济总收入59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29万元,占总收入的49%;畜牧业收入23万元,占总收入的38.9%(其中,年内出栏肉猪290头);林业收入2万元,占总收入的3%;第二、三产业收入5万元,占总收入的8.5%;工资性收入0万元,占总收入的0%。农民人均纯收入1789.5元,农民收入以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0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0人(占劳动力的0%),在省内务工0人,到省外务工0人。 ◎ 基础设施该村截止2007年底,已实现通水、电、电话三通),无路灯。全村有65户通自来水,有0户饮用井水,有65户通电,拥有电视机农户40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 %、100%和74.07%);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32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28户(分别占总数的59.26%和51.85%)。 该村到乡镇道路不通路);进村道路为土路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4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4公里。全村共拥有摩托车10辆。 全村建有,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50亩,有效灌溉率为11.49%。 该村到2007年底,农户住房以0,3,2,49之一结构住房为主,有3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2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还有49户居住于其他结构的住房。 21 云南省宣威市西宁街道彭家村◎ 村情概况彭家村隶属于 西宁街道复兴村委会行政村,属于 半山区。位于西宁街道办事处北边,距离复兴村委会2公里,距离西宁街道办事处3公里。国土面积2.9平方公里,海拔1988米,年平均气温13.4℃,年降水量950毫米,适宜种植水稻、玉米、马铃薯、蔬菜等农作物。有耕地2061.32亩,其中人均耕地2.02亩;有林地2100亩。全村辖4个村民小组,有农户308户,有乡村人口1064人,其中农业人口1036人,劳动力637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542人。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42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4022元。农民收入主要以种养业、劳务输出为主。 ◎ 农村经济该村2009年农村经济总收入428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197.9万元,占总收入的46.23%;畜牧业收入168万元,占总收入的39.25%(其中,年内出栏肉猪3268头,肉牛10头);林业收入3万元,占总收入的 0.07%;第二、三产业收入10万元,占总收入的2.33%;工资性收入49.1万元,占总收入的11.47%。农民人均纯收入4022元,农民收入以种养业、劳务输出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49.1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6个月以上人数15人(占劳动力的13.18%),在省内务工95人,到省外务工0人。 ◎ 基础设施该村截止2009年底,已实现通水、电、路、电视、电话五通,无路灯。有308户饮用井水,有301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占农户总数的100 %)。有308户通电,有200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210户;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280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280户。 该村到乡镇道路为土路;进村道路为土路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4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4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6辆,摩托车120辆。 全村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厨、改厕、改厩)。该村到2009年底,农户住房以砖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147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73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68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还有5户居住于其他结构的住房。 22 云南省临沧临翔区凤翔街道彭家村◎ 村情概况彭家村自然村隶属于凤翔街道办事处中山村委会行政村,属于山区。位于凤翔街道办事处东南边,距离中山村委会2.2公里,距离凤翔街道办事处15公里。国土面积2.78平方公里,海拔1900米,年平均气温17.5℃,年降水量1400毫米,适宜种植水稻、玉米等农作物。有耕地216.48亩,其中人均耕地0.82亩;有林地924亩。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有农户55户,有乡村人口264人,其中农业人口264人,劳动力172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27人。2009年全村经济总收入50.4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723元。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养殖为主。 ◎ 自然资源全村有耕地总面积216.48亩(其中:水田76.56亩,旱地139.92亩),人均耕地0.82亩,主要种植水稻、玉米等作物;拥有林地924亩,其中经济林果地500.4亩,人均经济林果地1.9亩,主要种植核桃、茶叶等经济林果;水面面积1亩;其它面积3029亩。 ◎ 基础设施该村截止2009年底,已实现通水、电、路、电视、电话五。全村有55户。有54户通自来水,有1户饮用井水,有1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占农户总数的1.8%)。有54户通电,没有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48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98.2%、98.2%);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23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8户(分别占总数的41.8%和14.5%)。 该村到凤翔街道办事处的道路为土路;进村道路为土路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临沧客运站15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批发市场15公里。全村共拥有拖拉机2辆。 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1户。 该村到2009年底,农户住房为土木结构,55户全部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中。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