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彭大雅 |
释义 | 简介彭大雅,字子文,鄱阳人。嘉定进士,官朝请郎。绍定五年(1232) 蒙古遣使来议夹攻金朝事,南宋遣使报谢,为书状官随行。将亲身见闻写成《黑鞑事略》,叙述了蒙古立国、地理、物产、语言、风俗、赋敛、贾贩、官制、法令、骑射等事,详备简要,是研究蒙古开创历史的珍贵资料。彭大雅曾修筑重庆城防,在历史上遏制了蒙军的灭宋进程,然而就在彭大雅筑城竣工,与敌鏖战之时,因功高受人嫉恨,被屡进谗言,昏庸的宋理宗将他革职查办,不久贬为庶人,发配赣州,后于忧愤中死去。 修筑重庆城古代重庆三次筑城,第一次筑城在战国时期,公元前314年,秦置巴郡,以江州(今重庆市)为郡治,为了巩固秦国的统治,秦国名相张仪指挥修筑了江州城,以泥土为城墙。第二次大规模筑城在三国时期,公元226年,蜀国大都护李严为加强江州城的防御能力,再筑江州城。而第三次筑城在南宋末年公元1238年,蒙古大军开始了他们世界性大规模的征伐。 当时作为重庆知府的彭大雅虽然知道重庆城的地理位置易守难攻,但是泥墙却是其致命弱点,成败的关键也在于此。出使北方的时候他已经亲眼见识到蒙古铁骑的风驰电掣,他非常担心蒙古大军的下一个目标就是南宋,因此回到重庆后,趁战时空档他马上下令加固重庆城,古代的城墙都是用泥土砌成非常脆弱不堪一击,而他则下令全城军民用砖石砌墙,并扩大了整个重庆城的规模,延伸到了通远门、临江门一带,这就形成了我们今天所看到“古代重庆城”。当时的百姓和官员们都十分不理解,对彭大雅在这个经济困难时期大兴土木非常不满,他们走到衙门里大声责骂他,但是彭大雅却说:“不把钱做钱看,不把人做人看,无不可筑之理”,意思是都到这个时候了,皇帝和宫里的大臣们都不把钱当作钱看,人当作人看,现在筑城护国反而成为大兴土木之理,但是由于时间紧迫彭大雅已来不及向大家多做解释了,依然带领部下不分日夜的修筑城墙。 正是因为彭大雅在这个关键时刻的“一意孤行”使得蒙古大军带领十万铁骑也没能攻下这座城,并使得蒙古军南下时多次在重庆城这个地方遭遇败仗,使摇摇欲坠的南宋政权能够风雨飘摇的多延续40多年。这时百姓和官员们才后知后觉,大表其功。可惜的是,就在彭大雅筑城竣工与敌人鏖战之时,他因为功高受人妒恨,被奸人屡进谗言,昏庸的宋理宗将他革职查办,彭大雅被贬为庶民,最后带着忧愤和遗憾永远离开人世。 后人评价南宋末人邵桂子在他所著的《雪舟胜语》中记载: “彭大雅,嘉熙初进士,后知重庆府,大兴城筑,燎属更谏不从。稚曰:‘不把钱做钱看,不把人做人看,无不可筑之理。’既而城成,乃请立碑从记之。大雅以为不必,但立四大石于四门之上,书曰某年某月彭大雅筑此城以为西蜀之根本。” 清代学者钱大昕亦在他的《十驾斋养新录》中说:嘉熙三年八月,彭大雅升任四川行政最高长官制史,兼知重庆府,将制置移至重庆,领导全川军民,抗元保宋。 彭大雅远见卓识,及时修筑重庆城,使四川抗击蒙古入侵坚持四十年之久,建树了丰功伟绩。南宋末人,爱国史学家胡省三,在他的《通鉴注》中称赞说:“我朝自绍定(宋理宗)失蜀,彭大雅遂建渝为制府,支持西蜀且四十年,盖亦归功大雅也”。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