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沛县二中 |
释义 | 沛县第二中学创建于1978年,建校伊始,是一所含初中部的完全中学,1992年,初中部迁出校园,从此,沛县第二中学就成为一所独立的高中。目前共有36个教学班,学生1944人,教职员工167 人。自办学之日起,沛县二中就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不断更新观念,脚踏实地,务实求真,巧抓机遇,不断创新,现已形成办学条件优越、规模适中的发展格局并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学校简介沛县二中位于黄河故道下游的沛县素有“千古龙飞地”、“一代帝王乡”的美誉,这里的人们自古崇文尚武,任侠好义,故又博得了“中华武术之乡”的美誉。汉风越千年,改革的春风给古老的沛县带来勃勃生机,勤劳质朴的沛县人民与时俱进,吐故纳新,经济、文化、教育协调发展,沛县第二中学就诞生在这古老神奇的土地上。 详细介绍沛县第二中学现占地面积56000多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26000多平方米。学校建有教学楼两幢,宿舍楼两幢,行政办公楼一幢,综合楼一幢,多功能餐厅一幢。学校内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布局合理,层次分明,绿地景点点缀其中,环境优美,文化氛围浓厚。学校以先进的教育理论为指导,始终铭记“以人为本,追求卓越”的办学宗旨,治学严谨,管理规范,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 近两年来,沛县第二中学加快了建设步伐。对照三星级学校标准,群策群力,不断完善办学条件,仅2004年就投资566.3万元。新购电脑230台,建成覆盖主要教学和管理活动场所的校园网,并达到了“校校通”工程第二层次要求,“三机一幕”,闭路电视和广播系统的开设,实现了现代化的教学方式,实验设备齐全,具备2人一组的分组实验条件, 音乐室、美术室、语音室等各类专用教室的教具完善,教师办公条件实现了现代化。 每天中午的12点到下午2点是学校图书室的老师最忙的时候,因为这一段时间是学生借阅图书的高峰期。目前学校共有藏书9万多册,仅2003年学校就购置图书40960册,学校的图书室、阅览室全部开架借阅,两处阅览室共设有260个座位,310种报刊杂志,大大满足了师生的求知欲,丰富了全校师生的精神生活。 学生宿舍整洁有序,采光充足,宿舍内摆放整洁,铺叠整齐,窗明几净,同学之间相处和睦,有丰富的宿舍文化,为同学们安心学习、奋发向上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学校食堂宽敞洁净,设施良好,可容1500名学生同时就餐。 雄鹰展翅,要有坚强的体魄,操场是学生们锻炼身体,丰富课外生活的另一方天地。沛县第二中学的同学们,不仅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同时也注重加强体育锻炼,学校的田径运动场上有400米跑道、六片篮球场,体育设施齐全,体育器材充足。行政楼的四楼是教师们活动的场所,棋弈室、健身室、乒乓球室里老师们运动得热火朝天。听到音乐室里传出的悠扬的琴声、婉转的歌声,看到美术室一幅幅素描画、水彩画又是另一种感受了。 花园草地、假山喷泉、长廊雕塑,绿化了校园,给校园增添了生机与活力。风姿卓越的喷泉映衬着地下的鹅卵石,曲折绮丽的回廊环绕着绿树鲜花,具有移步换景的效果。校园内常年有绿色,四季花开,始终充满着昂扬生机。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立足于“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沛县二中积淀了深厚的办学底蕴和丰富的育人经验,并使二中人具有了和谐的人际关系,温馨的人文环境,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和充满激情的工作状态;通过改革,进一步生发了活力,挖掘了潜力,使学校的校容校貌、校风校纪、内部管理、教育质量诸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严谨、务实、协作、争先”的教风和“乐学、好问、善思、勤练”的学风已经形成,并具备了自己的办学特色。面对着荣誉和成绩,沛县二中人没有陶醉于成就,面对着竞争与压力,沛县二中人却有奋发与搏击。在日新月异的教育新形势下,沛县二中人更以高昂的激情,严谨的态度,务实的精神开创教育教学的新篇章。 师资力量沛县二中拥有一支一流的教师队伍。目前,学校有专任教师125人,本科学历 108人,学历达标率占86.4%,中高级职称87人,占教师总人数的69.6%。教师中有全国优秀教师2人,省先进教学工作者1人,市优秀教学工作者10人,不少教师以高超的教学艺术、独特的教学方法及突出的科研成果成为名师,享誉周边地区。 宽松的人性化管理,真诚和协的人际关系,积极健康的人文环境,为沛县二中的教师搭建了展示才华,追求卓越,成就事业的舞台,人性化的管理更是增加了教师对学校的感情,在苏北教师纷纷“孔雀东南飞”的今天,沛县二中不仅没有流失教师,还吸引了一大批外地骨干教师加盟,教师队伍日趋稳定。 资源利用,不养则竭。在挖掘教师潜能的同时,学校一向重视对教师的培养。学校鼓励教师进修,为教师外出进修学习提供各种方便,现有4人在职读研,9人参加学历提高函授学习。学校每年都要组织教师赴外地观摩考察,参加研讨会、到省内外知名学校观摩学习,现有8人参加省骨干教师培训,大大提高了我校教师的业务水平。 现代管理理论认为,积极健康的人文环境,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积极性,释放人的潜能,沛县二中在挖掘人的积极因素上狠下了一番功夫。教职工是学校办学的主体,切实把教职工当成学校主人,充分尊重他们,凡重大事情,一律征求教职工意见,召开教代会讨论决定。学校领导充分相信教职工的创造精神,并明确“学校无小事,事事皆育人;岗位无优劣,个个都重要”,既满足了教师的成就感,激发了他们的工作热情,又培养了他们爱岗敬业的精神。 “人心齐,泰山移”。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不仅依赖于教师个体能力和水平,更在于集体功能的发挥。学校提出了“集体备课”这一理念,“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教师们纷纷响应,通过集体备课,相互听课,新老教师结对子等活动,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排头兵作用,发挥青年教师的活力、敏锐性和创新精神,加强了教师间的业务联系,教师们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取得了理想效果。1999年,徐州市首次普通高中工作现场会在沛县第二中学召开,学校做了典型发言,语文教研组组长华老师作了集体备课的经验介绍,受到了市内兄弟学校的关注与好评,纷纷采纳这一经验。不久前,徐州市高中教学工作会议上,学校再次就集体备课的经验做了典型发言。 除此以外,学校还采取给教师适当加压,让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成长,特别是对青年教师,学校大胆使用,使他们感到了压力,另一方面也使他们感到被信任,增强了责任感,工作中虚心学习,潜心研究,业务上迅速成长。 一支业务精湛、师德高尚的师资队伍是沛县二中赢得广泛社会声誉的制胜法宝,真正应验了那句“酒香不怕巷子深”的俗语,近两年,为了达到省星级学校的建设标准,校容校貌有了很大程度的改观,学校的知名度又上了一个台阶,生源如潮水般涌来,为社会培养了更多的栋梁之材。 人才的培养,首先要抓德育。了解每一个学生成长的烦恼和需求,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重视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健康的情感,健美的个性,班主任开好每周一的班会,在潜移默化间,学生的素质得到提高,学生的个性趋于成熟。学校还将德育内容科学地划分层次,高一重革命传统和集体主义教育,培养他们遵纪守法、礼貌待人的行为习惯;高二以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为主,培养他们诚实守信、乐于助人的优良品质;高三则以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为主要教育内容,进而修身养性、文明负责。学校经常组织学生去参加法制报告会,对学生进行现场教育。 取得成绩历经风雨,终见彩虹。自一九九五年以来,学校高考本科上线人数一直在全市普通高中遥遥领先,其中2003年本科上线416人,2004年本科上线458人,特别是2006年,本科上线人数就突破500人大关,获得了社会一致好评和教育部门各级领导的肯定。 科学管理,育人为本,改革创新的举措,使二中的办学道路越走越宽广,并取得了骄人的斐然成绩。根据近3年不完全统计,全校共承担国家级科研课题一个,市级科研课题3个,教师发表省级论文54篇,市级论文36篇,著作3部。 所授荣誉先后获取“江苏省平安校园”、“江苏省爱国卫生先进单位”、“江苏省模范职工之家”、“徐州市先进集体”、“徐州市体育传统校”、“徐州市花园式学校”、“徐州市安全文明校园”、“徐州市校务公开工作合格单位”、“徐州市教育新闻宣传工作先进单位”、“徐州市创建标准化职代会优胜单位”、“沛县工会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