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北京通州卖耕地盖别墅事件
释义

前言

细细追究起来北京通州卖耕地盖别墅事件渊源颇深,上世纪90年代,北京通州白庙村与河北燕郊枣林村签订《土地换段协议》,“为便于耕作管理”,双方互换面积大体相等的耕地。时至今日,白庙村村民也没看见“换过来”的耕地,而“换出去”的750余亩土地,被建上高档别墅,每套价值五六百万元。据记者调查得知,这份协议的背后,是燕郊开发区以“土地换段”为幌子,用1122万余元将白庙村耕地购买,并将耕地“漂白”为国有土地,出让给开发商用于房地产项目。如今,法院已判决,当年《土地换段协议》违法无效。

事件起因

上世纪90年代,北京通州白庙村与河北燕郊枣林村签订《土地换段协议》,“为便于耕作管理”,双方互换面积大体相等的耕地面积。

《土地换段协议》由白庙村村委会和枣林村村委会签订,1993年9月至1999年3月,共签4份。

协议规定,通州白庙村将755.28亩的“河北地”让出换燕郊枣林村位于河西岸等面积土地。

协议称,“潮白河两岸互有白庙村与枣林村土地,长期不便耕作与管理”,“为满足两村群众多年心愿,两村委会本着方便生产、互利互惠原则”,“经多次协商,达成土地换段协议”。

协议规定,白庙村将755.28亩的“河北地”让出,换枣林村位于潮白河西岸的755.06亩土地。

现状

位于河南岸的白庙村,土灰色的矮房和院落“趴”在堤下。隔河相望,一排排灰褐色墙体的独栋别墅,门口嵌着烫金大字——“和安花园达观别墅”。

村里土地出租,村民未分到租金,上了年纪的村民,无地可种,只能靠捡拾垃圾维生。

事件处理

2007年1月,通州国土分局答复,“鉴于以上换地行为已进入司法程序,我局下一步将协助并配合法院做好相关工作”。

北京市国土局复查后称,已责成通州国土分局立案调查提出处理意见。

去年12月,通州国土分局在给白庙村民的《信访事项答复意见书》称,这项土地出让涉及跨省问题,由北京方面单独出面通过行政手段,达到返还土地或追缴土地补偿价款的目的“已无可操作性”。

今年1月,北京市国土资源局《意见书》写明,法院已判决《土地换段协议》无效,有关土地产权返回等后续处理问题应当由村民继续通过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请求法院依法履行判决。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1 7:0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