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陪李北海宴历下亭 |
释义 | 杜甫五言古诗,写了游历下亭及其原因,历下亭内外景物宴和游历下亭之感想。 作品名称:《陪李北海宴历下亭》 创作年代:盛唐天宝四年(公元745年) 文学体裁:五言诗 作者:杜甫 作品原文陪李北海宴历下亭 东藩驻皂盖⑴,北渚凌清河⑵。 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⑶。 云山已发兴,玉佩仍当歌⑷。 修竹不受暑,交流空涌波⑸。 蕴真惬所欲⑹,落日将如何⑺? 贵贱俱物役,从公难重过⑻! 作品注释⑴东藩,李北海,均指李邕。北海在京师之东,故称东藩。皂盖,青色车盖。汉时太守皆用皂盖。 ⑵北渚凌清河,是说自北渚乘舟经清河往游历下亭。 ⑶此二句申明往历下亭之故。方位以西为右,以东为左,齐地在海之西,故曰海右。自汉以来的经师如伏生等,皆济南人,又杜甫自注云“时邑人蹇处士等在坐”,故曰名士多。这两句诗,因为颂扬得实,已为后人作为对联,悬挂亭中(今改为门联)。 ⑷唐时宴会有女乐。玉佩,指侑酒的歌伎。当,是当对的当。语本曹操诗:“对酒当歌。”有人解作应当或读作去声,都不对。 ⑸这两句是流水对,写环境的清幽。水原也是能生凉的,但因亭有竹林荫蔽,更用不着水,所以说“空涌波”。空是空自或空劳。交流,指历水与泺水,二水同入鹊山湖。 ⑹蕴真,用谢灵运诗“表灵物莫赏,蕴真谁为传?”是说此亭蕴含真趣(自然美),故以得一游为快。 ⑺日落则席将散,不能久留。 ⑻贵指李邕,贱杜甫自谓。俱物役,是说无论公私贵贱,同是为事物所役使。因不得自由,故有难重游之叹。李邕比杜甫要大三十四岁,称李邕为“公”,与年龄亦有关。 作品简析这是公元745年(天宝四载)夏在济南历下亭即席所赋。李北海即李邕,时为北海太守,是当时文豪兼书家。李林甫素忌李邕,公元747年(天宝六载)正月就郡杖杀之,时年七十余。历下亭(今名客亭)在济南大明湖,因历山得名。 全诗十二句。前四句写往游历下亭及其原因;中间四句写历下亭内外景物;末四句写宴游历下亭之感想。 作者简介杜甫 (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生于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天宝(唐玄宗年号,742~756)中到长安,仕进无门,困顿了十年,才获得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职。安史之乱开始,他流亡颠沛,为叛军所俘;脱险后授官左拾遗。后弃官西行,入蜀定居成都,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有杜拾遗、杜工部之称。晚年举家东迁,途中留滞夔州二年,出三峡,漂泊鄂、湘一带,贫病而卒。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他善于运用古典诗歌的许多体制,并加以创造性地发展。他是新乐府诗体的开路人。他的乐府诗,促成了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发展。他的五七古长篇,亦诗亦史,展开铺叙,而又着力于全篇的回旋往复,标志着诗歌艺术的高度成就。他在五七律上也表现出显著的创造性,积累了关于声律、对仗、炼字炼句等完整的艺术经验,使这一体裁达到完全成熟的阶段。杜甫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李杜”。存诗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传世。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