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陪都 |
释义 | 陪都(auxiliary capital)是指因政治地理原因或其他政治军事形势的原因,朝廷或国家在正式首都之外选择特定地理位置所建立的辅助性首都。在中国近代抗日战争时期,重庆为当时的陪都。 概述陪都含义旧时在首都以外另设的首都 有以下两种情况 1. 在首都以外另设的首都。 严复《原强》:“往者 日本以寥寥数舰之舟师,区区数万人之众,一战而剪我最亲之藩属,再战而陪都动摇,三战而夺我最坚之海口,四战而 威海之海军大替矣。” 鲁迅《伪自由书·战略关系》:“其实,现在一切准备停当,行都陪都色色俱全,文化古物和大学生,也已经各自乔迁。”2. 特指抗日战争时期的 重庆 。 续范亭《闻陪都文化界演<屈原>有感》诗:“闻道陪都吊国殇,名流巨子齐登场。 屈原 身份谁能肖, 沫若先生 自上装。” 王西彦《古屋》第一部六:“抗战以来,就在外面勤劳奔走,为国服务,从 南京 到 武汉,又从 武汉 到陪都 重庆。” 设立原因“陪都”中国古代存在着一个具有一定普遍性的"陪都现象"。陪都现象在中国最早出现于殷商时期,但是比较正规的陪都始于西周。 西周都城在关中的镐京,周武王为了加强对东方诸地的控制和防止商朝残余的复辟,因而在洛阳首建陪都。此后,历代的大小王朝等,无不模仿周朝的两京制度,且许多王朝或政权不只两京。 纵观世界历史,陪都制度只存在于以古代中国为中心的东亚文化圈各国,中国古代存在着一个具有一定普遍性的"陪都现象"。陪都现象在中国最早出现于殷商时期,“ 历代陪都的设置,大体情况如下: 首都不在全国的地理中心而偏于边地,不利于统治者管辖全境,故有必要在位置适中的地方设置陪都,加强对全国的控制。如西周的雒邑、明朝初年的北京开封府。 政权兴起于边疆,原先建都也在边疆,后来政权强大,入主中原,为了便于控制全境而迁都内地,同时将原来的首都改为陪都。这种情况以非汉族政权居多,如金朝的上京会宁府、清朝的盛京奉天府。 首都本为全国政治和军事中心,但随着全国经济文化中心的转移,首都已不具有优势,乃在全国的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便利的地方营建陪都。这种情况下的陪都往往和首都并列为全国性政治中心,实际影响力甚至凌驾于首都之上,如隋朝和唐朝时的东都洛阳。 统治者因巡幸或躲避战乱临时住过或长期因战争迁驻办公的地方,为了纪念而建陪都。这种情况下的陪都往往就是临时首都或实际首都。如南宋的杭州(临安府)、中华民国的陪都重庆等。 君主的兴起之地(或出生地、祖籍),常被称为“龙兴之地”,为了突出其地位以显示与其他地区不同因而设置陪都。如武周的北都并州、明朝的中都凤阳府。具体为以下四点: 1.便于管理。一些朝代由于都城偏居边地,不利统治者管辖全境,有必要在位置适中的地方建置陪都,加强对全国的控制。 2.边疆入关。由于该政权兴起于边疆地区,建都在边区,后来该政权强大,入主中原,为了便于控制全国而迁都内地,之后将原都改为陪都。 3.经济文化中心的转移。都城别为全国政治军事的中心,但随着经济文化中心的转移,在接近经济文化中心且交通便利的地方营建陪都,如隋唐朝洛阳便是由于当时经济文化中心的转移 。 4.临时因素。皇帝或政府因巡幸或躲避战乱临时住过的地方。 中国古代陪都中国最早的陪都出现在西周初年设立的雒邑。当时周公旦将东方的雒邑建为陪都成周,用来集中监视叛心不定的前商朝贵族。此后,这一习惯被不少朝代沿用。 战国时期,燕国在武阳设下都。东汉首都在洛阳,另将西汉故都长安设为西京,在开国皇帝刘秀的故乡南阳设立南都。三国中的曹魏有五都,分别是首都洛阳,以及谯、长安、邺城、许昌四个陪都。同时,东吴也有陪都,即武昌。北魏时期,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将故都平城定为北京。东魏时期,高欢定都于邺,称上都,又以晋阳为下都。 隋朝定都大兴城,隋炀帝迁都洛阳,称洛阳为东京,以大兴为西京,始设置留守。唐朝定都长安,但仍重视洛阳。武则天时期曾经定太原为北都,并迁都洛阳。唐玄宗时期又以长安为西京,洛阳为东京。并数度定河中府为中都。安史之乱后,蜀郡和凤翔又封为南京和西京。上元元年,又以江陵为南都,与南京成都并存,宝应元年后罢西京凤翔京名。 五代十国时期,后梁以开封为首都,称东都开封府,以洛阳为陪都。其后的五代朝代中不少都沿袭如此。在这期间,魏州、真定、太原、西安等也当过陪都。北宋以开封为首都,称为东京,立洛阳为西京河南府,应天府为南京,大名府为北京。南宋时期,临安称行在,绍兴则为陪都。 西夏以怀远镇(今宁夏银川)为首都,称为东京兴庆府,立灵武为西京西平府。辽朝以上京临潢为首都,又以幽州为南京;以云州为西京;以辽阳为东京。统和廿五年又建中京大定府为首都。金朝最初以会宁府为首都,称上京;临潢府为北京;辽阳府为南京;大定府为中京;大同府为西京。贞元元年迁都燕京,即今北京市,称中都大兴府。并改原南京为东京,废去临潢府北京名号,改原中京大定府为北京。又立开封为南京。 元朝定都北京,称大都,以旧都上都开平府为陪都,并称两都。明朝朱元璋建都应天府(今南京)。洪武元年曾设开封府为陪都,但不久即罢。洪武二年,设凤阳府为陪都,称中都。明成祖将首都迁往北京,应天府南京则作为陪都。清朝入关后定都北京,又以旧都盛京(今沈阳)为陪都。二战期间,中华民国政府将中央机关迁往重庆,也称陪都。中华民国政府在国共内战失利,播迁到台湾后,位于台北、由中国国民党执政的中华民国政府,仍然将首都标注为位处大陆的南京市,某程度上台北市仅属临时首都。 重庆——中国近代陪都战时历史背景重庆,在抗战期间和解放前,却具有“双都”的身份,即“战时首都”和“永久陪都”。 从1937年11月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简称“国府”)发布《国民政府移驻重庆宣言》到1946年5月5日发布《还都令》(还都南京)的八年半期间,重庆一直是中国的“战时首都”。此外,在国府于1940年9月6日定重庆为“陪都”至解放军于1949年11月30日解放重庆的九年多期间,重庆也是中国的陪都。太平洋战争爆发后,1942年1月21日,同盟国中国战区统帅部在重庆成立,负责指挥中国,越南,缅甸,马来西亚等国的同盟军作战。作战期间,苏,美,英,法等30多个国家在重庆设有大使馆,4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外事机构,并建立反法西斯战争的各种国际性组织和中外文化协会。随着国民党政府迁都重庆,沿海及长江中下游有245家工厂及大批商业,金融,文教,科研机构迁渝,加上战时需要兴建的大批工商企业及科教文卫单位,使重庆由一个地区性中等城市一跃成为中国大后方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信息 抗战前,中国的首都是南京,重庆是行政院直辖市,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大举侵略中国,直逼南京,形势非常危急。1937年11月17日,国府主席林森率领大小官员撤离南京,并于三日后在武汉发布《国民政府移驻重庆宣言》,宣布迁都重庆,重庆正式担负起中国战时首都的责任。 1940年9月6日,国府发布《国民政府令》,正式颁令“明定重庆为陪都”、“还都以后,重庆将永久成为中国之陪都”,既明确了重庆担负“战时首都”的法律地位,也宣示了即使还都南京后,重庆作为陪都的地位也不会改变,即“永久陪都”。 性质为“战时首都”重庆市社会科学院文史研究所所长,著名历史专家张凤琦,日前在接受本报专访时强调,重庆在中国八年抗战时期的主体功能是“战时首都”,而不是“陪都”。 她解释说:“战时首都”的历史长达八年多;国府“移驻”重庆,实质上就是把首都的功能由南京迁移到重庆 。因此,八年抗战时期,重庆是中国政治与文化中心,世界反法西斯战线远东指挥中心,也是中共中央南方局和第二次国共(国民党与中共)合作的所在地。 对于为何选择重庆作为陪都,她说:“这与重庆特殊的地理位置有关,重庆四周环山,长江和嘉陵江环绕,易守难攻。尤其是长江三峡,是一个天然屏障,日本的陆军和海军始终没有攻入重庆。只有靠空袭。后来日军对重庆进行了长达五年的大轰炸,造成几十万平民死伤。” 谈到重庆在抗战期间的地位,张凤琦表示,除了作为中国战时首都,重庆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线远东指挥中心。当时,盟军中国战区司令部就在重庆,美军顾问团也常驻重庆。1942年,同盟国宣布蒋介石为盟军中国战区最高统帅,担任指挥中国、泰国、越南等地联合部队的指挥任务,由美国史迪威将军担任最高统帅参谋长。史迪威同时担任中缅印战区总司令。 了解中国抗战历史的人,都对宋氏三姐妹携手慰劳军队伤员的一张历史照片留有深刻印象。当时,重庆经历日军大轰炸,每天都有军人和平民死于轰炸,当时宋氏三姐妹——宋霭龄、宋庆龄和宋美龄,捐弃前嫌,携手抗日。这体现了中国人在面临国家民族危难时刻,共同抵抗外敌的决心和勇气。 成为陪都的原因1.内部原因 A.这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有关。重庆四周环山,东面又有三峡和大巴山为天然屏障,易守难攻。 B.重庆为长江上游航运交通枢纽,交通便捷。两江交汇,便于战时物资的运送。 C.重庆物产丰富,有极大的战略储备资源。 D.重庆本来就为国民政府的直辖市,人口众多,工业基础雄厚,且门类齐全。 2.外部原因 抗日战争是重庆成为陪都的主要原因 在抗战以前,中国的首都是南京,重庆是行政院直辖市。但是在1937年“七七芦沟桥事变”后,日本大举侵略中国,直逼国名政府当时所在地南京,形势非常危急。随后,国府主席率领大小官员迅速撤离南京,并于三日后在武汉发布《国民政府移驻重庆宣言》,宣布迁都重庆,即时重庆正式担负起中国战时首都的责任。陪都的地位也首次确立。 1940年9月6日,国府发布《国民政府令》,正式颁令“明定重庆为陪都”、“还都以后,重庆将永久成为中国之陪都”,既明确了重庆担负“战时首都”的法律地位,也宣示了即使还都南京后,重庆作为陪都的地位也不会改变,即“永久陪都”。 重庆,在抗战期间和解放前,却具有“双都”的身份,即“战时首都”和“永久陪都”。再次肯定了重庆的重要地位。 从1937年11月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发布《国民政府移驻重庆宣言》到1946年5月5日发布《还都令》的八年半期间,重庆一直是中国的“战时首都”。此外,在国府于1940年9月6日定重庆为“陪都”至解放军于1949年11月30日解放重庆的九年多期间,重庆也是中国的陪都。 重要作用与贡献1.战时中心 八年抗战时期,重庆是中国政治与文化中心,世界反法西斯战线远东指挥中心,当时,盟军中国战区司令部就在重庆,美军顾问团也常驻重庆。1942年,同盟国宣布蒋介石为盟军中国战区最高统帅,担任指挥中国、泰国、越南等地联合部队的指挥任务。当然重庆也是中共中央南方局和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所在地。 2.科教文卫中心 1938年国民政府颁立《公立专科以上学生贷金暂行办法》,对全国公立专科以上学生发予贷金。贷金制度是确保内迁学生能够继续求学的必要保障,如李政道、杨振宁等世界知名科学家能顺利地完成西南联大的学业,皆得益于贷金制度。此后,中国文化教育重心由东向西大转移,客观上改变之前中国教育的地域失衡,基本奠定了当代中国教育格局。确保了中国教育系统的正常运转,并较为完整的延续了中国文化教育血脉。当时中国几乎所有顶尖的艺术家都荟萃重庆,创作出一大批艺术精品,如郭沫若的《屈原》、陈白尘的《大地回春》等。陪都期间,北京、上海和南京的著名学府迁移重庆,使当地高等教育出现空前的繁荣,光大学数量就达到31所。中国顶尖的教授、学者云集重庆。当时著名的中央大学、中央政法大学和复旦大学都迁移到重庆。 3.前线坚强的大后方 抗战开始后,上海、南京等沿海地区成百上千家工厂辗转迁移到重庆,实现了中国近代工业史上规模空前、意义深远的“铁血西迁”。有了生产战时枪支弹药等物资的条件以后,重庆坚定的担任着支持前线的担子,努力生产,为前方战场提供了急需的枪支弹药。 4.经济贡献 用张凤琦的话说,就是重庆作为中国抗战时期大后方的政治中心,国共两党直接沟通,团结所有可以团结的力量,形成强有力的统一战线,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一致抗日。 重庆对抗日战争的另外一个贡献,是为前方战场提供了急需的枪支弹药。抗战开始后,上海、南京等沿海地区成百上千家工厂辗转迁移到重庆,实现了中国近代工业史上规模空前、意义深远的“铁血西迁”,成为支撑中国抗战的工业“脊梁”,形成了以重庆为中心的新工业区。今天重庆许多大企业前身,都是当年南迁的企业。如当年的钢铁厂迁建委员会(今重庆钢铁集团公司)、第25厂(今嘉陵厂)、第1厂(今建设厂)、第24厂(今特殊钢厂)、第21厂(今长安厂)、第20厂(今长江厂)等。 5.鼓舞民族精神 除了经济影响,最重要的是民族精神成为了重庆人民永存的精神。重庆人民在抗战时期极端困难的情况下,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在坚持抗战,满足抗战中使自身得到发展,正是这种大发展才增强了抗战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综合实力。而这样的精神一直流传至今,正如重庆市中心高耸的解放碑一样,永远竖立人民的心中。 战时科教文化中心张凤琦表示,伴随着重庆作为当时中国政治中心的形成,重庆的文化与教育发展迅猛,空前繁荣,重庆也因此成为战时中国的文教中心。 当时中国几乎所有顶尖的艺术家都荟萃重庆,创作出一大批艺术精品,如郭沫若的《屈原》、陈白尘的《大地回春》和阳翰笙的《天国春秋》等。 抗战前,重庆只有重庆大学,陪都期间,北京、上海和南京的著名学府迁移重庆,使当地高等教育出现空前的繁荣,光大学数量就达到31所。中国顶尖的教授、学者云集重庆。当时著名的中央大学、中央政法大学和复旦大学都迁移到重庆。建国初期,以原中央大学为班底的重庆大学更是当时少有的学科齐全的全国知名综合性大学。直到之后国家进行院系调整,实力雄厚的重庆大学才被拆分:法政、建筑、农学留在重庆,以此为基础,逐渐发展为现在的西政、重庆建大、西农等。 二次世界大战后成立的联合国,将它的资料交给每个成员国保管备份。由于重庆是中国战时首都,1947年成立的“国立罗斯福图书馆”(重庆图书馆的前身)自然也就成了联合国指定的资料寄存馆,一直未间断过,使重庆图书馆为成为中国国家图书馆外,迄今为止中国保藏联合国资料最早的另一图书馆。 外国陪都高丽平壤:918年高丽太祖王建推翻弓裔,在高句丽故都平壤建立王氏高丽政权,第二年(919年)把首都迁往自己的故乡松岳郡(今开城),改称开州;为了纪念自己的发家之地平壤,926年王建升平壤为“西京”,作为首都皇都(今开城)的陪都,置留守官。一直到1392年王氏高丽灭亡,西京一直是王氏高丽的陪都。 庆州:935年王建攻占新罗首都金城(今庆州),改金城为庆州,新罗灭亡。987年升庆州为“东京”,置留守官,与平壤同为东、西两陪都。1012年取消京号,仍为庆州。 汉阳:1010年契丹入侵高丽,高丽显宗放弃王京开城府,南逃汉阳(今首尔),升汉阳为“南京”,作为临时首都和陪都,与西京(平壤)和东京(庆州)号为“小三京”。辛禑王八年(1382年)八月迁都南京,成为首都。第二年(1383年)二月还都王京,南京再为陪都。恭让王二年(1390年)七月迁都南京,命安宗源、尹虎留守王京,南京再为首都。三年(1391年)二月,恭让王还都王京,南京再为陪都,直到王氏高丽灭亡、朝鲜王朝迁都汉阳。 开城:开城本为王氏高丽首都,号皇都,后改号王京,又俗称松都、松京、开京等。辛禑王八年(1382年)八月迁都南京(今首尔),王京成为陪都。第二年(1383年)二月还都王京,再为首都。恭让王二年(1390年)七月迁都南京,命安宗源、尹虎留守王京,再为陪都。三年(1391年)二月,恭让王还都王京,自是直到高丽王朝灭亡、朝鲜王朝迁都汉阳之前,其首都地位未再改变。 朝鲜开京开城府 日本难波京:奈良时代的陪都。 罗马公元2世纪后半叶,罗马帝国由正帝和副帝分治,戴克里先帝的时代,帝国分为东西两部分,两人为正帝、两人为副帝的四帝共治制因此出现。这四个首都是尼科美迪亚(伊兹密特)、塞尔曼(en:Sirmium)、梅蒂奥拉努(en:Mediolanum,今米兰)、奥古斯塔·温德利科伦(en:Augusta Vindelicorum),罗马因此失去了它的首都机能,只是名义上的帝国的首都。此后,西方正帝君士坦丁一世(罗马帝国)将帝国统一,在东方建立新都君士坦丁堡。 395年,东帝狄奥多西一世(西帝为形式上的次子霍诺里乌斯)死后,长子阿卡狄奥斯为东帝,他将都城设置在东方的君士坦丁堡与西方的梅蒂奥拉努(后迁都至拉文纳)。公元4世纪,罗马帝国东西分治的现象已经较为明显,当时常使用“西边的皇帝”、“西边的领土”这样的称呼,而不使用“西罗马帝国”。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