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陪臣
释义

简单解释

简单而言,对於大名而言,就是「家臣的家臣」。对於家臣而言,这些人被称为「直臣」。举个例子,上杉景胜的直臣直江兼续,对於豊臣秀吉而言,他就是陪臣了。

陪臣与大名有主仆关系,而对于将军而言,却没有任命权,陪臣只是属于家臣的部下

陪臣-详细资料

1.古代天子以诸侯为臣﹐诸侯以大夫为臣﹐大夫又自有家臣。因之大夫对于天子﹐大夫之家臣对于诸侯﹐都是隔了一层的臣﹐即所谓"重臣"﹐因之都称为"陪臣"。(1)古代诸侯的卿大夫﹐对天子自称"陪臣"。《左传.襄公二十一年》:"栾盈过于周,周西鄙掠之。辞于行人曰:'天子陪臣盈,得罪于王之守臣,将逃罪。'"杜预注:"诸侯之臣称于天子曰陪臣。"《礼记.曲礼下》:"列国之大夫,入天子之国曰'某士',自称曰'陪臣某'。"郑玄注:"亦谓诸侯之卿也……陪,重也。"孔颖达疏:"其君已为王臣,己今又为己君之臣,故自称对王曰重臣也。"

2.《史记.齐太公世家》:"周欲以上卿礼管仲,管仲顿首曰:'臣陪臣,安敢!'三让,乃受下卿礼以见。"《文选.陆机》:"陪臣陆机言,今月九日,魏郡太守遣兼丞张含,赍板诏书印绶,假臣为平原内史。"李善注:"蔡邕《独断》曰:诸侯境内,自相以下,皆为诸侯称臣,于朝皆称陪臣。"(2)指大夫的家臣。《论语.季氏》:"孔子曰:'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3.古代外交使臣出使时﹐对对方国家的君主而言﹐亦称"陪臣"。

3.梁朝(502年—557年)制度,诸王、开国五等爵的国官前往朝廷时,对皇帝称陪臣。“诸王言曰令,境内称之曰殿下。公侯封郡县者,言曰教,境内称之曰第下。自称皆曰寡人。相以下,公文上事,皆诣典书。世子主国,其文书表疏,仪式如臣而不称臣。文书下群官,皆言告。诸王公侯国官,皆称臣。上于天朝,皆称陪臣。”

明 朝鲜 李民宬《敬亭先生续集·朝天录》:“军门(袁可立)令李膺传语曰:‘呈内曲折,从容看过。’陪臣姑退去,晩牌出。”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23:0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