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裴公亭 |
释义 | 裴公亭,是为纪念唐代名相裴休而修。裴休字公美,河南济源县人,博学多能,工于诗画,擅长书法,在唐宪宗时,他任兵部侍郎兼领诸道盐铁史,后晋升为中书侍郎和宰相,改革漕运积弊,制止藩镇专横,颇有政绩。晚年遭贬任荆南节度史,潜心研究佛家经学,常路经益阳,小住十天半月,在江边结芦读书诵经,后来人们索性在青山云树之中,修了一座楼亭合一的裴公亭,供裴公读书小住。裴公十分高兴,流连忘返,朗朗的读书诵经声,曾引来仙白鹿驻足聆听。 简介裴公亭,位于资江南岸,在资阳大桥南端西侧的白鹿山上,是益阳市区一座小巧玲珑的袖珍公园,是市民双休度假的一个好去处。 古代的裴公亭,几经风雨衰废,古貌已无从查考,1923年由地方捐资重建的裴公亭,亭高三层,气势恢宏,门上有直书的“裴公亭”门匾,亭内供奉有斐公画像,和出生在益阳的明末江西巡抚郭都贤、清代翰林院学士胡达源二位先贤的神位牌。登亭顶远眺益阳古城,漫江碧透的千里资江,滔滔北去,流入洞庭;江北的十里麻石街,商贾云集,生意红火。一幅迷人的画图,确实叫人心旷神怡。并且由于裴公亭,依江而筑,古树环抱,远望树色苍茫,烟云缭绕飘逸。因此被墨客咏名为“裴亭云树”,为益阳古十景中之一景。 现在屹立在桥头的裴公亭,是1982年重新修建的,它既保持了古典楼亭的风格,又富有现代建筑的气派。亭上三个苍劲雄浑的行书字:裴公亭,是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题写。亭门两边,雕刻着一副醒目的对联:裴亭月隐千年树,白鹿钟回万里云。 在亭一层的厅中,有一幅裴公的全身画像,面对滔滔北去的资江,神情是那样潇洒飘逸。登上亭顶,极目四望,一窗一处景,一方一幅画。向北望,彩虹飞架南北,益阳大厦冲去霄;向南看,国道上车水马龙,古城象一支红杏出墙来;向东望,新修的沿江风光带,重现了“西湾春望”的画图;向西望,千里资江如彩练,白鹿群雕在亭下聆听“古城进行曲”。小巧玲珑的裴公亭,集楼召亭阁于一体,江树木花草流水于一处,亭周建有著名作家叶紫纪念台,汇集益阳古十景画的艺术长廊,塑有白鹿群雕,人造石钟、通幽的曲径台阶,小巧的望江亭阁,双休假日,信步到裴亭一游,真不失为是一种美的享受。附:重修裴公亭记 史料裴公亭,一曰裴休亭。据《清?一统志》云,乃唐宰相裴休读书之所。 休字公美,孟州济源(在今河南)人。大和三年擢进士第;六年,进同书门下平章事,转中书侍郎,卓有政声。晚岁为荆南节度使,镇长沙,常往还于湘资之间,结交隐逸,徜徉山水;并曾侨寓资城,构亭于此,日读书其间,以适其志。后人因以其姓氏名亭。稽诸文献,宋黄山谷、李纲、赵鼎,明郭都贤、罗允衡与民初之海印、罗德源、陈天倪诸人,均曾登亭揽胜,题咏抒怀,丽句华章,至今传诵。“资江十景”虽已不可遍指,然浮丘远峙,爽气西来;资水萦回,晴澜东逝。南望则崇楼竣宇,掩映于丹崖翠竹之间;北眺则琼湖洞庭,明灭于薄霭长天之表。倘春秋佳日,选胜登临,指点山川,放怀今昔,既足以摄两间之浩气,拓万古之心胸,亦将有感于前朝旧迹,幸焕彩于明时;先哲遗徽,得久垂于尔后,则斯亭之重建为不虚矣! 癸亥十月 名人逸士墨迹每当风和日丽,山下一江碧水,滚滚东流;山顶几片白云,徐徐北绕。亭外参天古树,四季长青,灌木鲜花,环绕亭榭。亭下长虹飞架,车流如梭,江上百舸争驰,往来如织。当你漫步登亭,极目四望,潇湘风景,洞庭波光,青山绿水之秀色,大桥广厦之雄姿,尽收眼底。真个是:老树掩新亭,收尽满城春色;青山栖白鹿,迎来百代风流(笔者题联)。无怪乎古往今来,远近游人,络绎不绝,名人逸士,墨迹甚多。最著名者有明代郭都贤之题联: 代裴公称一日主人,风月江山,与此老平分千古; 坐石上问三生旧约,宰官仙佛,想当年定许重来。 近代白鹿寺主持,海印禅师之题联亦脍炙人口。其联云: 资水滔滔,淘尽古今人物,问裴公何处?云树犹存,遗址怅空亭,白鹿不来秋欲老; 江风浩浩,吹开天地尘氛,忆古寺夕阳,钟声宛在,名山寻旧约,黄花应笑我来迟。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