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裴波纳契数列
释义

发明者

意大利数学家列昂纳多·斐波那契(Leonardo Fibonacci,生于公元1170年,卒于1240年。籍贯大概是比萨)发明。

通用公式

(1/√5)*{[(1+√5)/2]^n - [(1-√5)/2]^n}【√5表示根号5】

相关故事

800年前,意大利的数学家斐波纳契出版了惊世之作《算盘书》。在《算盘书》里,他提出了著名的“兔子问题”:假定一对兔子每个月可以生一对兔子,而这对新兔子在出生后第二个月就开始生另外一对兔子,这些兔子不会死去,那么一对兔子一年内能繁殖多少对兔子?

答案是一组非常特殊的数字:1,1,2,3,5,8,13,21,34,55,89……不难发现,从第三个数起,每个数都是前两数之和,这个数列则称为“斐波纳契数列”,其中每个数字都是“斐波纳契数”。

斐波纳契数列还暗含着许多有趣的数字规律,如从第3个数开始每隔两个必是2的倍数,从第4个数开始每隔3个必是3的倍数,从第5个数开始每隔4个必是5的倍数……另外,这个数列最具有和谐之美的地方是,越往后,相邻两项的比值会无限趋向于黄金比0.61803……[5^(1/2)-1]/2

但这个伟大的发现在当时一直不受数学们的青睐与认可,直到19世纪,斐波纳契数列才在该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并引发出了许多重要的应用。像斐波纳契方块,斐波纳契螺旋以及斐波纳契数,在生活中都可以见到类似的图案,譬如说海螺和蜗牛壳等等。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2:3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