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裴柏村 |
释义 | 素有“中华宰相村”之称的裴柏村是裴氏宗祠所在地,出自这里的声名显赫、威震华夏,以59位宰相、59位大将军著称于世的裴氏家族,自周秦绵延两千余年,其家族人物之盛、德业文章之隆,在中外历史上堪称绝无仅有。 裴柏村简介山西省闻喜县(闻喜。春秋战国时为古曲沃地,秦为左邑,属河东郡。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 111年>汉武帝刘彻巡幸河南,路经河东左邑桐乡,闻平南越大捷,进改桐乡为闻喜。历代县城虽有变迁,其名称一直沿用至今。)礼元镇裴柏村,距县城25公里。它以历史上声名显赫的裴氏家族的人文历史资源和新建的一系列景观,于1995年农历三月三(1995年4月2日),正式向海内外游客开放。 裴柏村文化现在的裴柏村,裴氏家族的建筑、碑刻、墓葬等历史遗迹很多。现存裴氏祠堂、裴氏碑廊、裴氏墓冢等众多古迹。 裴氏祠堂又称晋公(晋公裴度,字中立,为唐宪宗、穆家、敬宗、文宗四朝重臣,出将入相,爵封晋公。)祠,建于唐贞观三年(629年),有前殿、后殿、状元坊、碑廊等,规模宏大,但屡遭兵燹,屡修屡毁。 裴氏碑廊,几乎是中华精品书刻博物馆。七十年代重建,保存古碑数十通,在史料和书法艺术上均有很高价值。其中的《裴鸿碑》,魏隶合一,书法稳健,镌刻于北周武帝大和三年( 568年),是裴氏现存最早的碑刻。《裴镜民碑》,由唐初史学家李白药撰文,书法家殷令名书写,楷体,既近颜风,又含柳意,端庄凝重,笔力挺拔。《裴光庭神道碑》,张九龄撰文,唐玄宗李隆基书写,行书,用笔豪放,字体俊美。《平淮西碑》,由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撰文,清咸丰年间军机大臣祁隽藻重书。此碑记述唐代名相裴度平淮西吴元济叛乱的功绩,共刻四石,并排耸立,气势磅礴,文、书、刻俱佳,被称为“三绝碑”。此外还有金大定至清代刻的裴氏谱序碑17通,为氏族遗物之精华。这些碑刻是研究裴氏家族历史和书法艺术的珍贵资料。 裴氏墓冢坐落在裴柏村东五公里风光秀丽的凤凰垣。当年墓冢累累,碑碣林立,现今虽大多平夷、被毁,但仍可观其概貌,有的墓地还存有石碑。 为了保护裴氏家族文物,发展旅游业,闻喜县政府建立裴氏文化旅游开发区,建设裴氏碑苑、裴晋公祠、裴氏宗祠、中华裴氏文化城等景观以及商贸区和娱乐服务区。1994年裴晋公三月三古庙会已恢复,许多建设项目已竣工。裴氏碑苑、裴晋公生平业绩展、裴氏文化旅游区微缩景观、裴氏始祖雕像巨碑以及宰相台、将军坡, 等景点,已开始接待游人。 闻喜县大手笔开发裴氏文化 总投资3亿元启建中华宰相村旅游区 位于闻喜县裴柏村的中华宰相村裴氏宗祠今天奠基。来自全国16个省市的裴氏宗亲代表参加了开工仪式并拜祭了裴氏先祖。 素有“中华宰相村”之称的裴柏村是裴氏宗祠所在地,出自这里的声名显赫、威震华夏,以59位宰相、59位大将军著称于世的裴氏家族,自周秦绵延两千余年,其家族人物之盛、德业文章之隆,在中外历史上堪称绝无仅有。 闻喜多年来高度重视裴氏文化的挖掘和开发,特别是去年以来,县委、县政府将此项工作列为“十一五”规划的一项重要工程。认为裴氏文化不仅承载着五千年华夏文明,也凝聚着中华儿女刚健有为、积极向上、崇文崇武、生生不息的奋斗精神,尤其是裴氏家族“推诚为应物之先,强学为立身之本”的家教家风,对构建诚信社会、和谐社会具有现实的借鉴意义。中华宰相村旅游区开发领导组组长、闻喜县县长裴良杰感叹地告诉记者:“裴氏文化开发不仅仅是闻喜县的一个旅游景点,而是整个中华民族文化中的奇葩,它的独一性确定了中华宰相村在旅游市场中有着世界性的优势地位。旅游区建设将大大促进闻喜县对外开放的步伐。” 中华宰相村旅游区共投资3.1亿元,将建成国家4A级风景旅游区,预计2009年投入前期使用。工程共分三期建设,共有五大功能区域,一期工程占地2.05平方公里的裴氏宗祠将于明年此时完工。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