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磐石地区四次反讨伐
释义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磐石地区四次反讨伐

发生时间: 1933年1月30~4月底

发生地点: 吉林省磐石地区

主题关键词: 反"讨伐"作战

分类: 民族解放战争

事件介绍

事件内容文件 内容文件

1933年春,中国工农红军第32军南满游击队,在吉林省磐石地区反击日伪军“讨伐”的作战。

1933年初,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南满游击队在政治委员杨靖宇率领下,以吉林省磐石县红石砬子山区为中,心,建立抗日根据地。日军为消灭这支抗日武装,调兵进行“讨伐”。1月30日,日军指挥伪军“东江好”、“毛团”等部千余人在三棚砬子附近围攻游击队。游击队占领有利地形组织反击,首先击溃了从北面进攻的“东江好”,接着又两次打退了从南面包抄的“毛团”,使其围攻未能得逞。此次反击共毙伤日伪军20余人,游击队仅牺牲1人、伤1人。2月下旬,日伪军组织第2次“讨伐”。游击队主动出击,袭击吉海铁路(吉林市—海龙)日军守备队铁甲车,并在庙岭等地与日伪军作战,以较小的代价取得了多次战斗的胜利。28日,日军率“东江好”、“毛团”700余人,向游击队驻地砖庙子发起进攻,因游击队已于27日晚转移到碱草沟而扑空。当日伪军进至碱草沟时遭到游击队突然袭击,日伪军凭借优势兵力企图将游击队围歼,游击队向高地撤退,将日伪军诱至谷地,以猛烈火力杀伤30余人,使其无力组织反击,游击队只伤、亡各1人。在游击队两次反“讨伐”胜利和政治攻势的影响下,“毛团”哗变转向抗日,“东江好”发生动摇,被日军缴械。3月底,日军出动直属守备队,携带山炮、迫击炮、重机枪等由磐石县城出发,向游击队发动第3次“讨伐”。游击队为分散日军兵力,在玻璃河套至杨宝顶子10公里的有利地形上分散配置,避开日军主力,采取多路袭击的战法,从午后战斗到黄昏,毙伤日军20余人,挫败了第3次“讨伐”。4月底,日军守备队及伪军自小城子出发,围攻游击队驻地萝卜地。游击队迅速前出至大泉眼,出其不意地伏击日伪军,同时派出部分兵力抄袭日伪军退路,毙伤日伪军30余人,挫败了第4次“讨伐”。

南满游击队在3个多月的反“讨伐”作战中,共毙伤日伪军百余人。本身由不足百人发展到近300人,武器增加了3倍,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游击根据地。

事件意义

事件意义

南满游击队在3个多月的反"讨伐"作战中,共毙伤日伪军百余人。本身由不足百人发展到近300人,武器增加了3倍,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根据地。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21: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