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潘鼎 |
释义 | 1.清朝著名书画家简介潘鼎(1775~1835),字彝长,一字调生;原名鹏,字程九,浙江省泰顺县罗阳东郊人。清朝著名书画家。擅长画竹、兰而享盛名,部分画卷还被收藏至今。 生平幼颖悟,方总角时,其父饮酒月下命学呤,即有“影落酒怀里,手持万里天”之句。年十三入县学,十五补禀生。清乾隆六十年(1795)赴杭(州)参加省试期间,曾以书画见长,结识诸多名人。然科场多咎,屡试不第。至嘉庆十五年(1810)始考试中副贡,例授直隶州判,又因丁父忧未仕。会挚友林敏斋观察出守重庆,邀为幕僚,鼎助其兴利除弊,政声斐然。其间一度执掌川东书院,成绩卓著。后林调任湖北督粮道,鼎仍随之,且多所匡助。 嘉庆二十四年(1819)为应秋试,与乡友董斿同归省垣,适从兄鹤峒病殁杭寓,乃亲自含殓,扶柩返归故里,掌教罗阳书院。 道光五年(1825)北上京都援例候铨,值林观察督运至通州染疾不起,出于友情,鼎两度亲赴通州商处后事,直至理毕善后事宜始还都。在都盘桓期间,深得铨座师尚书穆崔舫器重,又承侍郎容恩慕名聘任家庭教师。及将授官,忽传母丧返归,遂未复出。 鼎为人倜傥好客,性善辩,亲族中有急难,多请其排解。逢有凶吉事相求,必曲为筹划资助,人若有过,辄当面申斥,凡能虚心接受者,当优容之、维护之,是以人咸敢于近之。 一生博览群书,诗文华赡,乐于造就后进,前后掌教罗阳书院凡十余年,受业生徒,多沐其益。笔札书法,初习颜体,后临摹日进,变化自如,雄秀流丽,自成一家,名噪一时。水墨写意,皆有天趣,而所作兰、竹,更为人所钟。素有文生之好,争购书籍、碑碣、印章、笔墨、文玩皆不惜重价,而口体之奉则极俭朴,里邻交游,唯董脖、曾璜为最,尝镌“松亭”、“竹坡”、“梅溪”三石,自取“竹坡”,以“松亭”、“梅溪”分赠董、曾,象征“岁寒三友”。 晚年体虚多病,与里人董脖及青田名士端木国瑚卜居“石林精舍”,以诗酒唱和自娱。一生诗画作品甚丰,惜多散佚,现县图书馆存有《小丽农山馆诗钞》一卷;县文博馆存有兰、竹、荷花画三幅。 2.东华大学研究员个人简介潘鼎,1943年4月出生。东华大学材料学学科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成果有“硝酸一步法聚丙烯腈原丝”获国防科委科技成果二等奖 、“化学纤维成型理论和结构性质的研究”获国家教委二等奖等。 研究方向高性能纤维及增强复合材料、化学纤维及成型理论、化学纤维成形理论(湿法纺丝及干湿法纺丝)、高性能纤维(PAN基及RAYON基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的理论及应用 荣誉获奖1、获得国家级二等奖一项、省部级以上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三项、三等奖四项 2、获社会力量科技一等、特等奖三项 3、"2001年度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殊荣,2002年被教育部评定并推荐为"提名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目前已通过了国家科技部"2003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的评审 科研项目1、干喷湿纺聚丙烯腈碳纤维原丝纤维结构性能的基础研究,上海市科委科学技术发展基金项目 2、PAN基及RAYON基高效环保型活性碳纤维的研究,上海市重大科研项目 3、PAN原丝纺丝张力在线测试系统的研制,863项目子课题 4、高性能碳纤维制备中若干基础问题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项目 发表论著出版、发表 “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Y ON CELLULOSE BASED CARBON FIBER”, “A NEW CELLULOSE BASED CARBON FIBER FROM LYOCELL”等论文、著作。 研究成果主持了国防重大军工科研项目"300Kg/年粘胶基碳纤维扩试线"的研制,为我国烧蚀型粘胶基碳纤维填补了空白,解决了我国重大战略材料粘胶基碳纤维的严重短缺问题,为我国新型战略弹头防热层材料的发展作出了贡献。积极投身于我国军工部门急需的另一项目:"聚丙烯腈碳纤维原丝基础理论"的研究。他承担了上海市科委科学技术发展基金项目"干喷湿纺聚丙烯腈碳纤维原丝纤维结构性能的基础研究",同时承担了上海市重大科研项目"PAN基及RAYON基高效环保型活性碳纤维"的研究。他还作为863项目子课题"PAN原丝纺丝张力在线测试系统的研制"的顾问参与项目研究。作为领衔人物申报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项目"高性能碳纤维制备中若干基础问题的研究"已经获得成功(科研经费350万元)。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