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欧洲一堂丰富的人文课
释义

了解西方历史和传统的经典之作,海峡两岸著名学者许倬云、秦晖等鼎力推荐!现代人应该知道的西方历史、文学、艺术、音乐、哲学与风俗文化

版权信息

作 者: (德)施万尼茨 著,刘锐,刘雨生 译

出 版 社: 山西人民出版社发行部

出版时间: 2008-6-1

字 数: 509000

版 次: 1

页 数: 512

开 本: 16开

I S B N : 9787203061021

分类: 图书 >> 文化 >> 世界文化

定价:¥58.00

编辑推荐

欧洲版原名:《教育——人所应该知道的一切》了解欧洲,了解世界的另一半。

推荐团:德国前总统罗曼·赫尔佐克,德国《明镜周刊》《世界日报》等,许倬云(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秦晖(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教授),王学泰(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雷颐(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研究员),孙郁(鲁迅博物馆馆长),刘苏里(北方万圣书园总经理)。

这是一部欧洲人写给欧洲人看的人文知识通典,全书实际上是在回答这样一个问题:作为一个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一个有教养的文明人,应该拥有什么样的知识和修养?比如在社交生活中,为什么必须知道莎士比亚和梵高,却不必知道牛顿三大运动定律……

人文知识是一种特殊的能力,它也许并不能立竿见影地改善你的生活,但一定可以让你的视野更开阔、让内心更丰富、让你的人际交往更愉快。

本书是一个德国学者认为知识人应具备的知识,其范畴甚宽广,包括神话、传说、哲学、历史、文学与科学。他所关心的智识范围,是西方文明的全部。 本书不同于一般的社交规则ABC。它从整个文化入手,超过三分之二的章节都在阐述欧洲文化及其来龙去脉。因为,只有当你了解了一个东西,你才会真正地接受它、喜欢它。这样,你和西方人打交道时才会有更多的默契,才会拥有更多的成功与喜悦!

内容简介

本书的出发点是针对学校教育的僵硬和枯燥,而提供一个更生动、更全面的通识教育的范本,全书实际上是在回答这样一个问题:作为一个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应该拥有什么样的人文知识和基本修养?

作者一方面通过颇具个性魅力的文字,把知识变得更生动,来调动读者了解和学习自身文明的历史和传统文化的兴趣;另一方面强调了知识应该内化为每个人的修养,教育应该是成就每个人的教养的桥梁。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对中国的读者来说,这既是一部西方历史与文化的小型百科全书,更是一份很好的人文修养清单。

作者简介

迪特里希·施万尼茨(Dietrich Schwanitz,1940-2004),德国著名学者、英语文学教授、畅销书作家。

55岁之前,他是严肃的学者、大学校园里普通的教授;56岁开始,他出版小说和戏剧作品,成为畅销书作家,小说并被拍成了电影。在电视媒体上,施万尼茨谈笑风生、幽默诙谐,积极呼吁国民通识教育,提倡青少年要多了解欧洲的历史和传统文化。晚年施万尼茨并创立了自己的工作室,着力于培养文学领域的新生代。

译者简介刘锐,刘雨生,出生于台湾,姐妹二人合力翻译此书。刘锐,汽车工程学士,经济学硕士,现于德国攻读博士学位。刘雨生,文学学士、教育学硕士。

图书目录

修订版自序

编辑导读

第一篇 知识

1.欧洲历史

两种文化、两个民族、两本经文

希腊人、奥林匹斯和文艺作品中的英雄

希腊城邦

奥林匹克运动会

特尔菲神殿

众神的起源

宙斯的反叛

雅典娜

与宙斯通奸的女人——忒弥斯、勒达和塞墨勒

赫尔墨斯

阿芙罗狄蒂

阿耳忒弥斯

狄奥尼索斯

普罗米修斯与潘多拉之盒

欧罗巴

俄狄浦斯

安菲特律翁

海格立斯

迷宫

忒修斯

《伊利亚特》和《奥德赛》

帕里斯和美丽的海伦

希腊人到特洛伊的远征

阿喀琉斯的愤怒

特洛伊木马和拉奥孔

悲剧小插曲——俄瑞斯忒斯和

伊莱克特拉

《奥德赛》——奥德修斯的历险

奥德修斯的返乡之旅

圣经

上帝

创世纪和原罪

上帝的律法

亚伯拉罕

雅各·又名以色列

约瑟在埃及

摩西

出埃及

摩西十诫

上帝与他的选民

约伯

犹太人和基督徒

古典时期——文化和历史

希腊

雅典

希腊思想

艺术

悲剧

诗歌

哲学

苏格拉底

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

其他的哲学学派

罗马历史

史前

宪法

布匿战争

巨大的政治危机以及到帝制的过渡

庞培和恺撒

安东尼和克丽奥佩特拉

奥古斯都

帝国时代:尼禄及其他

衰落

罗马变成基督教的天下

罗马教皇

基督教

耶稣

神迹

门徒和弥赛亚

法利赛人

圣餐的创立

出卖

审判

殉难十字架

复活

保罗为非犹太人打开基督教之门

中世纪

四百年的混乱

地中海流域的分裂

法兰克人和阿拉伯人

民族大迁移

日耳曼人

哥特人和汪达尔人

《尼伯龙根之歌》

法兰克人和盎格鲁撒克逊人

法兰克王国

封建主义的产生

封建主义的原则

欧洲的建立

查理曼大帝

查理曼大帝留给德意志人的遗产:

皇冠

查理曼大帝留给欧洲的遗产:

封建主义

对德国和德意志民族主义的剖析

德意志种族

德语的发展

罗曼语系的发展

中世纪的社会及生活方式

教会成为集体经济的银行

十字军东征

修道院

骑士阶层

城市

大教堂与大学

宇宙学

恶魔与鬼

对女巫和犹太人的迫害

……

2.欧洲文学

3.艺术史

4.音乐史

5.大哲学家、思想家、理论与科学的世界观

6.性别讨论史

第二篇 能力

1.语言之家

2.书海泛舟

3.各国风俗

4.智力、天赋和创造性

5.不应该知道的事情

6.反思的学问

大事年表

改变世界的书籍

推荐继续阅读书目

文化史大事年表

译后记

媒体评论

本书是一个德国学者认为知识人应具备的知识,其范畴甚宽广,包括神话、传说、哲学、历史、文学与科学。他所关心的智识范围,是西方文明的全部。……本书作者列举的书单,代表了西方文明的精华。今天一个美国的大学教授,即使是在人文专业,也未必能掌握本书涵盖的广大领域。言念及此,我们更痛感今日大学教育重视专业的实用,却忽略了有教养者的博雅。

——许倬云

在我们这个天然资源欠缺的国家,“教育”就是最大的资产。?

——德国前总统罗曼·赫尔佐克?

一趟穿越历史与文学、艺术与世界观的“闪电之旅”,一部饶富兴味的鸿篇巨帙。施万尼茨的文字独具特色,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明镜周刊》?

一部热情洋溢、文字诙谐、妙趣横生的文化精粹。施万尼茨满足了现代人追溯历史与传统的强烈欲望。阅读这本书,不仅是一种超级享受,更能在作者的大胆“挑衅”下恍然大悟,获益匪浅。?

——《时代周报》?

施万尼茨献给世人的是一部极具震撼力、极具现实意义的教育宝典。?

——《焦点周刊》?

施万尼茨以幽默的文字、精到的解说,让我们知道了所有关于文明必须知道的事。?

——《世界日报》

书摘插图

第一篇 知识

1.欧洲历史

两种文化、两个民族、两本经文

1922年,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的巨著《尤利西斯》面世了。它描述了爱尔兰的一个小市民——利奥波德·布鲁姆,在1940年6月16日这一天游游荡荡的经历。这一天被乔伊斯的崇拜者命名为“布鲁姆日”(Bloomsday,这是仿照Doomsday[世界末日,圣经中所预言的最后审判日]所搞的文字游戏)。小说的主人公布鲁姆是一位犹太人,然而,乔伊斯却借用了古希腊史诗《奥德赛》的框架来描述布鲁姆的经历。通过这种方式,乔伊斯提醒我们:欧洲大陆其实是受两条文明之河的灌溉,一条源于以色列,另一条则源于希腊。 这两条大河其实是两本处于核心地位的经文,它们给整个欧洲大陆的文化灌 溉系统提供了寓意丰富的故事。

因为一种文化,尤其是指把一个社会凝聚起来的共同的故事宝库,其中包括了关于自身起源的描述,也就是这个社会的来龙去脉。它回答了“我是谁”这个问题。

欧洲文化的两本核心经文是:

犹太圣经

希腊史诗姊妹篇:《伊利亚特》(Ilias)和《奥德赛》(Odyssee)。《伊利亚特》描述了围攻特洛伊的战争(特洛伊在希腊文中被称为伊利昂 Uion)。而《奥德赛》则描述了攻下特洛伊之后,足智多谋的奥德修斯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回到妻子珀涅罗珀身边的一系列冒险经历。

希腊史诗的作者是荷马,而圣经的作者则是上帝。两者都笼罩着神秘的光环:荷马是一位盲人,看不到世人;上帝则不能被世人所看到,而且给上帝塑像也是被禁止的。

为什么这两本经文会变得如此重要呢?为了回答这个问题,让我们先回 到1500年前后,即人文主义、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年代。(1517年,马丁·路德提出反罗马教廷的九十五条论纲,标志着教会分裂的开始。)

1444年,约翰内斯·古滕贝格发明了书籍印刷术,这是传媒业一场划时代的变革。那些被人文主义者重新发掘出来的,古希腊罗马时期的经典篇章,从而得以广泛流传。而当时也正是一个诸侯割据的时代。为了攀比,他们附庸风雅、推崇宫廷礼仪,从而使绘画艺术和宫廷戏剧形成了其特有的风格。宫廷戏剧常常以古代英雄和传说中的众神为原型,人们在剧中扮演朱庇特、阿波罗、阿耳忒弥斯和阿芙罗狄蒂。这使得相关的文学创作也得到了促进与发展。在同一时期,改革家——路德、加尔文和丁道文,从神父手中夺过圣经,把它从拉丁文译成白话,使大众能自己读经、解经,从而自己成为自己的传道士。新教运动标志着宗教的民主化,但它是以尊崇圣经为基础的。

从此之后,出现了一种“贵族-平民混合文化”,它蕴含着宗教与国家之间的紧张关系——这是欧洲大陆在以后几个世纪风云迭起、动荡不安的原因之一。为了理解这种文化,我们必须先回顾一下古希腊文明和犹太文明。

希腊城邦(前800-前500年)

到了公元前800年,希腊民族渐渐成型,它是由多个民族汇聚到希腊本土和爱琴海诸岛所形成的。在上古希腊时代(前800-前500年),贵族剥夺了国王的权利,建立了以各个城市为政治中心的城邦制度。其中著名的城邦有雅典、斯巴达、科林斯、底比斯、阿戈斯。而希腊人的整体归属感则是通过大型的庆典、体育竞赛和文化来维系的。

奥林匹克运动会(前776-后393年)

像所有打上贵族烙印的文化一样,希腊人也很喜爱运动。他们在奥林匹亚举行体育比赛。从公元前776年开始,有文献记录这四年一次的比赛,文献记载直至公元393年为止。人们对一系列的比赛项目,如长跑、短跑、拳击、赛马、赛车、带兵器竞跑等,以及裁判方式制定了相应的规则。冠军会获得一顶桂冠,它是用大力神海格立斯所种橄榄树的枝条编织而成的。在富裕的雅典,得胜者还会获得一笔500块银币的奖赏,出席公共庆祝大会的荣誉席位,以及终身的社会保障,这叫做“吃国家俸禄”。

特尔菲神殿

整个希腊民族信仰的中心是特尔菲的阿波罗神殿。那么,希腊人是如何得到神谕的呢?原来是由一位服过药的、极度兴奋的女祭司神情恍惚地胡言乱语一通;而另一位男祭司则把神的话“翻译成”人的话;而求神谕者所得到的箴言就像当代那些所谓的资深顾问所提出的建议一样:前后矛盾、模棱两可。

众神的起源

希腊人所信奉的众神都起源于一个大家族,他们之间总有着或近或远的亲戚关系。诸多的传说其实是一个家族故事的章章节节而已。

整个故事起源于乌拉诺斯和他的母亲大地女神该亚之间的乱伦。于是,该亚先后生下了独眼巨人奇科洛普和巨人泰坦。然而,当乌拉诺斯把反叛的奇科洛普投入塔塔罗斯(希腊神话中冥府的最底层)时,该亚给了她最小的儿子时间之神克洛诺斯一把镰刀,他用这把镰刀割下父亲的生殖器扔进大海,鲜血顿时染红了波涛;随后,红色的浪花中,冉冉升起了爱与美的女神——阿芙罗狄蒂,这就是“从泡沫中诞生的爱之女神”的来历。克洛诺斯娶了他的姐姐瑞亚并夺取了王位。然而,一个预言者对他说,他将被自己的孩子废黜,因为他为他们立了一个“好榜样”。为了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他把五个孩子赫斯提、德墨忒耳、赫拉、哈德斯和波塞冬统统吃掉。他的妻子瑞亚出于怜悯之心把他们的三儿子宙斯藏到了克里特岛,由居住在山林水泽中的山羊仙女照顾,和他的养兄弟潘(Pan)一起,靠着喝山羊奶和蜂蜜长大。(后来宙斯出于感激之情,用山羊角制作了一只象征富饶的,能够产出果子、鲜花和各种美食的“丰饶之角”。)

宙斯的反叛

长大之后,宙斯以侍卫的身份潜伏到父亲克洛诺斯的身边,在他的乌左中投入呕吐剂,让他把吃下去的孩子全都吐了出来,从而引发了克洛诺斯和他的孩子们之间一系列的战争。宙斯把奇科洛普从塔塔罗斯放出来,奇科洛普给三兄弟配备了不同的兵器:宙斯获得闪电,哈德斯是一顶隐形帽,波塞冬是一把三叉戟。哈德斯戴着隐形帽偷走了克洛诺斯的兵器,波塞冬用三叉戟牵制住克洛诺斯的注意力,而宙斯则用闪电劈死了克洛诺斯。之后,宙斯准备与巨人泰坦们大战,但是还没怎么开始打,巨人们就被潘(Pan)的一声大吼吓得四散逃奔而去。从此以后,人们就用Panic表示“恐慌”。巨人们为自己的胆小所付出的代价是:他们的头目阿忒拉斯被罚去驮天;其他的男巨人被罚去做阳台的支柱;而女巨人则被饶恕了。从此以后,三兄弟共同掌管这个世界:哈德斯掌控阴界,波塞冬管辖海洋,而宙斯则统治陆地。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4 7:2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