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大象台
释义

“大象台”即“河南卫视”,因台标中有一头大象得名。长期以来,观众和网友们都亲切地称河南卫视为“大象台”。2011年,河南卫视正式采纳了这一昵称。河南卫视的台标是继央视原子核符号以后的产物,大象是河南的首字母“HN”的变形体,而环绕“HN”的是模拟卫星运行的轨道。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经过电脑技术处理,如今,这个不起眼的符号具备了更多的时代气息。其理念为“执大象、天下往”。

释义

1.远古时期,河南所处区域森林茂密,野象众多,河南又被形象地描述为人牵象之地,这就是象形字“豫”的起源,也是河南简称“豫”的由来。河南省的地域形状很像一头大象。

2.“豫”是河南的简称。《周礼·职方》记载:“河南曰豫州,豫州在九州之中,言常安逸。”又云:“禀中和之气,性理安舒,故云豫也。”《老子》中讲道:“豫焉若冬涉川。”

3.大象朴实稳健,还拥有很高的智慧。河南省简称豫,许慎《说文解字》如此解释:“豫,象之大者。”老子《道德经》中“执大象,天下往”,大象,也即大智慧,或者是“道”的同义词。

相关报道

1.网友促成昵称门河南卫视“大象台”称呼被叫响

网络时代,网友善于制造各种“流行风”。给荧屏上的各大卫星台起“绰号”、“昵称”早已不是新鲜事。

在卫视市场竞争加剧、品牌效应凸显的大格局下,网友所起的昵称也成为卫视构建品牌影响力的一大“利器”,被戏称为各大卫视“时尚的马甲”。

近日,河南卫视就在飞播字幕中正式引用网友所封的“大象台”昵称,并在微博上推出“寻找大象”即兴摄影活动,应者云集。近日,河南卫视就在飞播字幕中正式引用网友所封的“大象台”昵称,并在微博上推出“寻找大象”即兴摄影活动,应者云集。

●“昵称”正在被重视

去年,江苏卫视在首播《三国》时,斥资百万元打造“荔枝台”动画宣传片。

此举也是湖南卫视将“芒果台”纳入品牌战略规划、东方卫视在五周年庆典时官方承认“番茄台”后,又一家卫视正式将“昵称”用作官方称呼。

无独有偶,就在河南卫视官方承认“大象台”称呼,用在微博上发起拍“大象”的活动时,一贯在娱乐报道上引领浪潮的湖南卫视“舞美师”在自己的微博上爆料,贵州卫视将在6月6日端午节后改叫“苹果台”,由现在的台标演绎优化后的“苹果”标志正在筹备制作中。

消息虽然未得到贵州卫视官方证实,但“台标”的影响力已经得到众多卫视的认可,部分卫视已经开始策划营销自己的“台标”。

●网友促成“昵称门”

以往,荧屏左上角只是一块不被人关注的收视地段。电视人的主要精力都放在节目本身上,即便想构筑自己的品牌群,也会淡忘“左上角”地带。

最早给各大卫视提了个醒的是网民,湖南卫视的台标原本寓意湖南是“鱼米之乡”。2009年前,因为一系列娱乐节目的推出,粉丝们开始关注这个黄色的“空心椭圆”,并将其称为“芒果台”。2009年,湖南卫视认可了这个称谓。

网友的“恶搞”风起云涌,除了芒果、番茄、荔枝等几个昵称外,内地一多半卫视都有网民封的“别名”,如江西卫视的“辣椒台”、安徽卫视的“海豚台”、山西卫视的“树叶台”、云南卫视的“孔雀台”、湖北卫视的“烟斗台”、山东卫视的“丝带台”,等等。

●卫视引导“恶搞风”

并不是所有的“昵称”都能得到响应和支持,有的卫视一开始的“称呼”确实有些另类。但注重网络声音的各大卫视在对待网友的“恶搞”上,表现出了足够的耐心和理性,并加以引导。

如江苏卫视的台标一开始被网友称为“大蒜台”,有人说大蒜没什么不好,是家庭必备佐餐良品。时至今日,大蒜的价格依旧居高不下。按这个说法,“大蒜台”的昵称也可以配得上江苏卫视如今的强势地位。

或许是嫌“口味太重”,江苏卫视结合网友意见,在后来的一系列举措中将“大蒜”包装成“荔枝”,并加以推广,巧妙“化解”这个尴尬局面。

●大象台恰当贴切

从这次网络与传统电视媒体的融会冲撞不难看出,这些昵称有着浓郁的网络气息和流行元素,给原本持重甚至有些刻板的主流媒体穿上了一件“时尚的马甲”,变得更加亲切,更利于记忆和传播。

记者昨日了解到,河南卫视日前已开始正式启用“大象台”的昵称,除了在飞播字幕和官方微博上体现外,河南卫视还将打造一系列以“大象”为核心的品牌推广活动。

据介绍,河南卫视此番借力网友掀起的“好风”,在微博上发起了“寻找大象”的活动,短短三周时间已经收集到随手拍的大象作品300余幅,在形式和创意上都对“大象”做出了高认知度的诠释,使“大象台”这一昵称在官方解释之外,得到了“润物细无声”式的传播。

从稳重到时尚

网络的力量总是会出乎意料,当“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出现时,谁会想到这句不知哪位大虾随口说的一句话,竟能引得亿万网民顶礼膜拜?

网友的智慧也总是出乎意料,越来越多的IN语被广泛流传,究其原因,是这些稀奇古怪的语言或文字或图片打破了传统习惯,充满个性、幽默和智慧。有的尽管有 “恶搞”的成分,却不妨碍新名句、新叫法、新昵称的流行。

卫视的一个个昵称如同一件件时尚的“马甲”,穿上这件“马甲”,传统的电视媒体也由高端走向大众,从稳重走向活泼,放下以往的身段,电视媒体和普通网民跳了次 “贴面舞”,电视台收获了掌声和支持,网民或电视观众则找到了“上帝”的感觉。

严格地说,这次“符号”潮动并不能令电视媒体有质的飞跃,一个品牌的塑造需要完整长期的规划、出色的内容支撑及富有创新开拓精神的团队等多个“部件”的组合。

然而,各大卫视尤其是像河南卫视等正式将昵称引入品牌战略的媒体却完成了一次信号的释放,一次姿态的调整。为下一步的冲刺做好准备。

电视媒体的品牌塑造,需要符合自身定位的“传”,也需要观众主动参与的“说”,这是彼此心领神会的一种互动,一种默契。

穿上“马甲”,比不穿“马甲”要好。

2.“大象台”引领卫视昵称新风潮河南卫视借势再发力

“河南卫视就是那头沉睡的大象,一旦觉醒,便来势汹汹,势不可挡!”、“大象不如小象亲切……”,近几日,河南卫视“大象台”的昵称在微博上风传,由河南卫视发起的“寻找大象”活动也得到众多网友的响应。日前,河南卫视正式公布了此次活动的评选结果,一位广东网友拍摄的立体卡通大象图案获得最终的月奖。

“寻找大象”反响强烈

前段时间,“大象台”被网友叫响后,河南卫视在其官方微博上发起了“寻找大象”的活动,网友只需随手拍与大象有关的照片,发到“河南卫视官方微博”,就能参与活动,有机会赢取大奖。

记者从河南卫视了解到,该活动已结束,一位广东网友获得最终的月奖。此项活动还设置有周奖,分别由广州的一位公司职员、北京大学的一位学生和北京的一位公务员获得。据了解,网友们参与活动的热情极高,共发来数百幅作品,照片中有真实的大象,有大象雕塑,也有生活中的大象玩具、工艺品,还有人拿起画笔画大象。网友们纷纷感叹:真没想到原来“大象”无处不在,它们是这么的漂亮、可爱。

此次活动,在网上掀起了“寻找大象”的热潮,也使河南卫视“大象台”昵称更加深入人心。

“大象台”引领新风潮

记者昨日在网上搜索“大象台”,找到数百万条结果。新浪、腾讯、网易等门户网站都在首页对“大象台”进行了报道和评论,认为这是传统电视媒体在顺应“网络民意”。

网友常青树评论说,电视媒体现在玩起了“概念包装”,“以往用某某卫视来称呼显得过于冷冰冰,现在一提起电视台,大家都开始说三个字的昵称了,这多亲切啊”。

河南卫视虽然不是首家正式引入昵称的电视媒体,却引领了新一轮的“昵称”风潮。据了解,在河南卫视官方正式认可“大象台”后,贵州卫视和广东电视台公共频道正在为争抢“苹果台”的昵称各出奇招。有评论认为电视台在变革自己节目内容之余,也学会了概念的打造和节目的整体包装。

网友打起“口水战”

随着“寻找大象”活动的开展,“大象台”在网络上引起热议,甚至有网友因为观点不同打起“口水战”。

网友阳光雨就对“大象台”有不同的理解:“大象其实不如小象好。小象更可爱,而且谦虚、聪明、顽皮,有朝气,有潜力。”

他的这一观点立即遭到很多网友的“反扑”,“大象憨厚、稳重、脚踏实地,同时大象也是寿命最长的动物,河南卫视叫大象更大气”,“小象是可爱,要是一动画频道这样叫还可以,一家卫视不能这么小家子气”。

更多的网友则是给“大象台”支招,有网友表示,河南卫视应该加大对“大象台”的包装和推广,“2008年,湖南卫视官网金鹰网上推出‘芒果星闻’、‘芒果访谈’等一系列与芒果有关的栏目。2010年,湖南卫视举办首届金芒果粉丝节,芒果台越叫越响,河南台也可以在官网或节目中打造一些以大象命名的栏目”。

河南卫视借势再发力

浙江卫视定位“中国蓝”后,2010年曾投入巨资打造卡通形象“蓝巨星”。记者了解到,河南卫视启用“大象台”昵称后,也将为这一昵称设计卡通形象,使自身更具亲和力和感染力。

乘着“大象”之势,河南卫视目前正在酝酿新一轮发力。2011年以来,河南卫视全面改版,色彩呈现、编排结构等方面都有了进一步优化提升。栏目制作实力厚积薄发,一口气推出了四档创新栏目。此外,《宠爱有家》、《非常1+1》、《金色梦舞台》等新节目样态的研发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今年,河南卫视创新栏目数量之多、创新节目力度之大,在众多卫视中也属少见。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4 23:4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