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欧盟总统
释义

欧盟总统,全称欧洲理事会常任主席,是《里斯本条约》创立出来的新职位,职责是:外代表欧盟,对内负责主持欧盟会议、协调欧盟内部立场,根据这一表述,人们形像地把它称为欧盟总统。比利时首相赫尔曼·范龙佩在2009年11月19日举行的欧盟特别首脑会议上被选为欧盟理事会主席。

第一任总统人物简介

赫尔曼-范龙佩(Herman Van Rompuy),比利时现任首相。范龙佩出生于1947年10月31日,1971年毕业于荷语天主教鲁汶大学经济系。1972年至1975年在比利时中央银行研究部门工作。他于1973年至1975年间担任荷语基督教民主党的前身荷语基督教人民党青年组织副主席,并于1978年成为荷语基督教人民党全国党部成员。

工作经历

上世纪70年代末期,范龙佩开始在多位比利时内阁大臣办公室工作。1980年至1988年他担任荷语基督教人民党研究中心主任,并成为该党全国重要领导人之一。在此期间,范龙佩曾经参与了比利时前首相马尔腾斯和德阿纳的组阁谈判,并于1988年至1993年担任荷语基督教人民党主席。

1993年9月范龙佩进入德阿纳政府,担任副首相和预算大臣。在其掌管预算事务的6年时间里,比利时大规模的减少了政府的财政赤字。1999年由于二恶英食品污染事件,荷语基督教人民党在全国选举中大败,德阿纳政府集体辞职,范龙佩也结束内阁成员生涯,开始担任比利时众议院议员。

在其担任比利时众议院反对党议员期间,范龙佩以问政谨慎以及擅长处理国际问题著称。2007年7月范龙佩当选为众议院议长,同年8月,由于比利时弗拉芒大区和瓦隆大区的政党领导人在国家政治体制改革问题上分歧严重,刚刚在联邦议会选举中成为议会第一大党的荷语基督教民主党领袖莱特姆组阁面临失败。国王阿尔贝二世要求范龙佩对组阁问题进行积极斡旋。经过他整整一个月的斡旋,上述两地区政党领导人最终同意重开组阁谈判。

2008年12月19日,由于被控在比利时富通集团拆分过程中干预司法,莱特姆内阁集体辞职。国王阿尔贝二世任命前首相马尔腾斯与议会各政党展开磋商,力图尽快成立新政府。61岁的范龙佩凭借在比利时政坛多年的经验,为各方接受为新首相人选。

2009年11月19日,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欧盟总部,比利时首相赫尔曼·范龙佩在当选欧洲理事会常任主席后出席新闻发布会。当日,在布鲁塞尔召开的欧盟特别峰会上,比利时首相范龙佩当选为首位欧洲理事会常任主席,来自英国的欧盟贸易委员凯瑟琳·阿什顿当选为欧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级代表。

职位概述

欧盟总统,全称欧洲理事会总统(President of the European Council),是《里斯本条约》创立出来的新职位,对内负责主持欧盟会议、协调欧盟内部立场,对外代表欧盟。这一任职形式大于内容,因此一般很快获得通过。

《里斯本条约》同时还创立了欧盟外交部长一职,全称是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同时兼任欧盟委员会(European Commission)的副主席,这是一个实权多于形象的职务,因此还要有诸多“考核”。

主要职责

《里斯本条约》将在2009年年12月1日正式生效。根据该条约欧盟将设立欧盟理事会常任主席职位,负责主持欧盟会议、协调欧盟内部立场并对外代表欧盟,也被称为欧盟总统。

欧盟从二战后的法德煤钢联营起步,经过关税同盟和共同市场的“经济共同体”,实现了货币一体化,最终走向今天的政治一体化雏形。而在欧盟理事会首位常任主席这个极具标志性的人物将要横空出世的时候,各国媒体和公众都在议论纷纷。但欧盟有关各国政府却都小心翼翼、三缄其口,对可能的人选和支持与否闪烁其词,这更证实了在这表面的平静之后一场激烈的权力争夺和讨价还价正在如火如荼。

任职期限

根据欧盟新的宪法条约——《里斯本条约》设立的欧盟理事会主席和欧盟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级代表这两个职位也被称为欧盟“总统”和欧盟“外长”。欧盟“总统”将替代现在的欧盟轮值主席,任期两年半,并且可以连任一届,这个职位形象多于实权;而新的欧盟“外长”职位把以前的欧盟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级代表以及欧盟委员会对外关系委员的职位合二为一,任职为5年。

欧盟“总统”和欧盟“外长”将从2009年12月1日《里斯本条约》生效之日起代表欧盟在国际政治舞台上抛头露面,其重要性和吸引力不言而喻。自两个月前舆论开始议论这两个职位的人选开始,欧盟各国的不少政要都在暗中使力,为自己、自己国家或自己的政治集团争取这两个职位。不过,一直在进行协调的瑞典首相赖因费尔特在宣布举行特别峰会的决定后说,确定这两个职位的候选人比他想像的要难得多。到选举前夜为止,谁将出任这两个职位仍然是一团谜雾。赖因费尔特与其它26国首脑逐个通了电话,但人选越讨论越多。因此赖因费尔特还得再给其它26国领导人逐个打电话,以确定最终的“唯一候选人”供特别峰会通过。而在确定候选人时,还需要平衡各政治派别、大国小国以及方方面面的利益,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

产生方式

《里斯本条约》规定,欧盟“总统”由成员国首脑用双重多数制的方式选举产生,即支持票数必须至少代表欧盟55%以上的成员国以及欧盟65%以上的人口,但按惯例需要得到全部成员国首脑的一致认可;而欧盟“外长”要兼任欧盟委员会副主席职务,因此还须得到欧洲议会的批准。不过,各国首脑都心知肚明,德、法、英这三个欧盟大国的立场将起决定作用。为争取欧盟小国更多的话语权,波兰提出了候选人接受27国首脑“面试”的想法。也就是说,在特别峰会上,候选人要向各国首脑陈述其工作计划。在此之后,各国首脑对其进行打分、投票。但这一提议并未得到积极回应。

产生意义

欧盟各国首脑之间有关人选的讨论都是在私底下进行的。候选人自己也都只是在暗中使劲,因为他们都不愿意在确定能得到这个职位之前暴露自己。这为即将举行的特别峰会增添了不少神秘和期待。目前最有可能出任欧盟“总统”的是比利时首相范龙佩,最有可能出任欧盟“外长”的是英国外交大臣米利班德。范龙佩因其谨慎的工作作风和高超的协调能力得到了绝大多数成员国首脑的认可,而米利班德很可能是德、法、英三国妥协的结果。不过,范龙佩身后有荷兰首相巴尔克嫩德、卢森堡首相容克;而米利班德身后有意大利前总理达莱马、瑞典外交大臣卡尔·比尔特、欧盟委员会贸易委员阿什顿女士等人。这些人中无论谁最终如愿以偿都不会出人预料。曾经是出任欧盟“总统”呼声最高的英国前首相布莱尔已经希望渺茫,因为支持布什发动伊拉克战争,布莱尔遭到了欧洲政坛中左党派的反对。

特别峰会将以欧盟27国首脑共进工作晚餐的形式进行。由于提交峰会的将是“唯一人选”,因此,各国首脑在峰会上顺利确定人选将在意料之中。舆论认为,其实,由谁出任欧盟“总统”和欧盟“外长”并不十分重要,因为对于个人,这两个职位形象多于实权。不过,对于欧盟来说,这两个职务的设立是其一体化道路上迈出的一大步。因此在觥筹交错之中,各国首脑将在欧盟历史上树起又一座里程碑。

总统人选

在《里斯本条约》正式生效后,谁来担任第一届欧盟总统,将是欧盟各国首脑要做的第一件事。英国政府公开支持布莱尔当选欧盟总统的理由,就是以他的国际知名度和外交能力,才能为欧盟在国际上、在与美国和中国打交道的时候,争取更多利益,为欧盟在全球赢得更大的影响力。对于布莱尔来说,作为首任欧盟总统,因为事无先例,可以凭借他的政治手腕和谈判能力,为这个职位打开一片天地,甚至可能在这个位置上,实现他欧洲与美国紧密合作的理想。但是布莱尔能否当选,主要还是要取决于能否获得德法两国的支持。法国总统萨科奇两年前是第一个提出让布莱尔担任欧盟总统的人,但是目前在欧盟国家中,说话最有份量的,是刚刚在大选中再次获胜的德国总理默克尔。据英国《卫报》报道,默克尔已说服萨科奇放弃对布莱尔的支持,两人统一了认识,决定在欧洲中间偏右的政党中选择一名政客担任欧盟总统,作为平衡,欧洲中间偏左政党可以推选一名政客担任欧盟外交部长一职。

政治平衡

除了布莱尔之外,目前谈论最多的另一位候选人是卢森堡首相让-克洛德·容克。他兼有法德双重文化背景,是欧元区主席,主持欧元区财长会议。更重要的是他来自一个小国。这对欧盟成员中众多的“小兄弟”来说具有天然的吸引力,相对容易赢得他们的信任。

欧盟制宪委员会主席、法国前总统吉斯卡尔·德斯坦曾说欧洲必须要找到和培养自己的乔治·华盛顿。许多欧洲国家领导人可能在欧洲问题上甘愿保持低调,以求不给自己治理本国带来负面影响。但这可能是一种倒退,甚至是对欧盟美好梦想的一种巨大伤害。在国内政治、地区政治和国际政治的巧妙平衡之中,欧盟正面临着重要的选择!

重任在肩

11月19日,欧盟27国领导人在布鲁塞尔召开特别峰会,最终选举比利时首相范龙佩为首位欧洲理事会常任主席,选举来自英国的欧盟贸易委员阿什顿为欧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级代表。

2009年11月3日,随着捷克最后一个签署《里斯本条约》,标志着欧盟一体化进程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根据《里斯本条约》的规定,欧盟设立欧洲理事会常任主席职位,代替目前每半年轮换一次的欧盟主席国轮替机制。根据这一职位的特点,人们也把欧洲理事会常任主席趣称为“欧盟总统”。

根据《里斯本条约》的规定,欧洲理事会常任主席并不是一个拥有实权的职位,条约只给这个职位写了五条空泛的职责,条约规定,欧洲理事会常任主席的职责是主持欧盟成员国首脑会议,确保首脑会议的筹备和顺利举行,促进各成员国间的团结和共识,与“欧盟外长”(即欧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级代表)一道在外交政策事务上代表欧盟。结合职责的内容,再考虑欧盟作为一个27国联盟的政治现实,这都决定了“欧盟总统”一职只能是一个形式大过内容、责任大于权力的职位,与美俄总统相比,“欧盟总统”不是一个领导者的角色,而是一个协调者的角色,从欧盟宪法到《里斯本条约》确定设立一个专职主席,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这说明了这个主席并不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职位,其重要性必然是打了折扣的。

即便如此,由于“欧盟总统”这个职位的巨大象征意义以及代表性地位,关于“欧盟总统”人选的选择在欧盟引发了一场争论,这场争论的结果是,曾一度被认为是大热门的英国前首相布莱尔“起了一个大早,赶了一个晚集”,而在欧盟人缘极好在国内政绩斐然的比利时首相范龙佩最终当选。

英国游离于欧元区与欧洲大陆之外的形势,布莱尔在伊拉克战争中的亲美立场,应该是布莱尔无法得到法德两国支持的重要原因,这也体现了英国与法德两国在政治上的分歧,同时,布莱尔无法当选也可以说明英国与美国过近的立场无法赢得欧盟所有成员国的认可。

比利时作为欧盟的一个中小国家,没有试图主导欧盟的野心,与欧盟各国关系都不错,容易得到各国的认可,同时,范龙佩的个人能力也是他可以当选的重要因素,他属于保守派,重视规则、价值,遵守道德规范,有着超强的协调能力,在出任首相之后,把陷入政治、经济双重危机的比利时重新带入了正轨,既然范龙佩有能力“给一个濒临爆炸的国家带来了宁静”,自然有希望为充满内部争夺的欧盟带来清新与和谐之风。

可以这样说,“欧盟总统”人选的最终确定,是欧盟各成员国就地缘、党派、外交等各方面利益进行平衡及博弈的结果,《里斯本条约》为了提高欧盟的决策效率,采取了一些措施,比如扩大了“有效多数表决制”决策的范围,在一些领域,成员国不再能“一票否决”,无疑是减少了中小成员国的权力,在这样的情况下,“欧盟总统”的人选如果来自英、法、德这样的大国,无疑会加剧中小成员国的担心。

欧盟放弃了与美国关系良好的布莱尔,同时又选择来自英国的欧盟贸易委员阿什顿作为“欧盟外长”,这样的人选搭配可以安抚欧盟内部的亲美派,也可以避免让美国对欧盟的走向有更多的担忧,同时还可以使得欧盟在发展对外关系时,充分利用美欧同盟的价值,而范龙佩与阿什顿一男一女的搭配又可以看作是男性与女性的一种平衡。在确定“欧盟总统”与“欧盟外长”的同时,欧盟各国领导人还推举法国人布瓦西厄担任欧洲理事会秘书长,这也就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法国提供了一个位置,可以这样说,这样的一个三人组合是欧盟煞费苦心的结果。

无论是欧盟27个成员国对《里斯本条约》的签署过程,还是欧洲理事会常任主席的产生过程,虽然充满了波折,最终却都取得了进展,这其实是欧盟在世界政治格局大变化的情势下维护自身利益的必然选择:由美国引发的世界金融危机给欧盟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欧盟只有加强一体化进程,加强区域整合,才可能有效地应对经济萎缩、失业率较高的挑战,才可以有足够的能量与美国相抗衡,争取到更多的政经话语权;随着金砖四国及更多新兴国家的整体崛起,欧盟必然要以更紧密的团结更高的决策效率来应对这种后起力量的挑战;随着气候变化等一些全球性问题越来越严重,欧盟也只有强加一体化才可以更有效地应对这些重大问题的挑战,更好地维护欧盟的利益。

随着《里斯本条约》的全部签署及“欧盟总统”的产生,欧盟一体化的进程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欧盟对于未来充满了美好的期待,而这种期待却并不能逾越欧盟现阶段复杂的政治现实,如果欧盟在内部无法权衡好各成员国之间的利益诉求,在外部无法处理好与中、美、俄等大国的关系,欧盟仍然不可能获得与其规模完全适应的国际地位,因此,与其说“欧盟总统”重任在肩,不如说欧盟各国面临着共同的挑战,这种挑战绝不是一个“欧盟总统”可以解决的。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1 10:3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