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象山社区 |
释义 | 1、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洪山镇象山社区鼓楼区洪山镇象山社区是由原象山居委会、梅峰村和保福村进行整合而成。整合后的社区四至为:东至西二环路、西至国光村、南至西凤交界、北至闽侯县界。总面积为0.863平方公里。现在住户1610多户,人口6130多人。社区主要的新村有山海观花园、梅海园、梅峰马坑新村等。主要的单位有“一七二”医院、福建省预备役高炮师、梅峰小学、省第九干休所、励志中学、省地方志编委等17家。 象山社区设有四个主要机构:社区党支部,社区成员代表大会,社区居委会,社区议事监督委员会。他们以社区党支部为核心,对社区的一切事务,实行统一规划,综合管理,正常有序地开展各项工作。 社区内还设有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社区警务室,配有段警三名,同时还组建了一支由7个人组成的“群防群治”巡逻队伍。对社区进行24小时值班巡逻,还成立了一支由社区书记、主任,社区民警、治保主任、保安和辖区单位分管领导组成的安全生产、安全防火联合监督小组,加大防范力度,使居民群众有了安全感。 社区还配有卫生保洁员9名,绿化养管员3名,负责对社区的卫生保洁、垃圾清运和绿化养管工作,确保社区环境卫生整洁。 目前,社区的服务功能日臻完善,现有小学、中学、幼儿园、商店、银行、医院、社区卫生服务站、超市等配套服务设施。同时,社区还成立了一支由各种技能组成的志愿者队伍,充分满足居民群众的各种服务需求。 社区的工作者们深深地懂得只有安居才能乐业的真理,而且责任重于泰山。为此,我们将尽最大的努力,竭诚为社区的居民和单位提供方便和优质服务,不断推进两个“文明”建设,携手共创和谐家园。 2、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转塘街道象山社区象山社区,于2002年6月经批准撤村建居成立社区。象山社区位于转塘街道辖区南侧,交通便利。社区东起龙王沙社区,南起双流、狮子社区,西至望江山脚,北至横桥社区相邻。社区分为马浦、王安埠、曹家埠3个片,地域面积3.2平方公里,现有居民409户,常住居民1634余人,社区居民分布在三个自然村,现有正式党员57名,预备党员1名,入党积极分子6名,申请入党人员22名。近年来,转塘地区大量征地拆迁,截止2009年8月我社区已全部被拆迁完毕,社区居委会设在上城看守所旁。2001年中国美院象山校区选址在我社区,带动了整个社区的发展。正因为有了中国美院象山校区的迁入,艺术改变着整着转塘,也在悄悄得影响着象山社区的居民。受益于中国美院艺术氛围对象山生活方式的浸染和悄然塑造,象山的气质在变化中。 社区现有办公室、劳动和社会保障站、帮扶救助站、卫生计生服务站、宣传栏、居务公开栏、星光老年之家、图书阅览室、篮球场、健身公园等各类便民服务设施。 自社区成立以来,象山社区始终以打造“和谐社区”为宗旨,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发挥社区工作人员的创造性,努力为居民提供满意的服务。为了给社区居民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社区各位领导正在积极筹备象山大厦投资事宜,如果大厦建好后可以为居民带来不错的收益,提高居民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为子孙后代的生活做足了长远的准备。 3、江西省南昌市南浦街道象山社区南浦街道象山社区属老城纯居民型安全社区,辖区面积0.08平方公里。辖区内居民住户1350户,4675人,有直管党员55名,协管党员121名,参管党员132名,驻有中国工商银行都司前支行、区统一办证中心、南昌市第二十中学、石头街小学等8家共建单位。 象山社区依托象山文化广场,充分挖掘社区人文资源,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坚持以社区党组织星级创建为抓手,在民主管理、优质服务上找突破,在加强基础建设、改善环境上下功夫,在强化社区功能、深化社区党建上做文章,满腔热忱地为民办实事,一心一意谋求新发展,赢得了居民群众的认可和信赖,社区党建各项工作不断深入,社区环境面貌日新月异,构建起了以服务和文化为主要特色的新型社区。 构筑功能齐全的社区服务平台,抓好社区硬件建设。投资130万元,建造了一栋高3层,建筑面积984平方米的现代化的新型社区服务办公大楼,内设有120平方米的社区党支部和居委会办公室、40平方米的党员活动室、40平方米的图书银行、80平方米的市民学校、300平方米的老年文化活动中心、150平方米的街道和社区劳动保障所、15平方米的社区警务室、50平方米的社区综治工作大厅、60平方米的“三官二员”工作室、邱娥国接待室、社区生殖保健服务室和统战心桥活动厅,功能完善,设施完备,为社区开展各项便民、利民活动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以服务群众为根本,抓好社区干部队伍建设。发挥社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社区党支部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努力创新工作方法,一是在广大社区干部中大力推行“三到三动员”工作方法,即一到社区每家每户,对党员进行摸底调查,动员社区党员特别是辖区下岗职工党员和离退休党员把组织关系转到社区来;二到沿街店面、个私企业中走访,动员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的党员与社区保持联系,并建立社区流动党员联络站;三到辖区各单位,动员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并建立社区在职党员联络站,发放在职党员联系卡,对在职党员实行“双重管理”。二是推行“邱娥国工作法”。社区党支部充分发挥紧靠筷子巷派出所的资源优势,号召全体社区干部积极向全国一级英模邱娥国同志学习,积极推广“邱娥国工作法”。把学习邱娥国工作法与开展社区党员“六带六心”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上百家门、知白家精、解百家难、暖百家心。党支部一班人带头深入居民群众,带头扶贫济困,带头为民办实事,受到居民群众的欢迎。 以挖掘社区文化为依托,抓好社区文化建设。组织开展广场文化活动。社区党支部依托象山文化广场的人气聚集优势和社区居民的个人特长,牵头组建了一支由100余人组成的象山社区明珠艺术团,定期在象山文化广场为居民表演腰鼓、洋鼓、舞蹈、京剧等节目,深受广大居民的欢迎。组织开展了“四进社区”文艺汇演,开设纳凉电影专场播映活动,社区党支部还经常组织广大社区居民开展形式多样,符合老百姓口味的丰富多彩的社区文体活动,基本做到了“天天有好戏,月月有高潮,早晚有活动”。针对社区老年人较多的特点,利用社区老年服务中心开设阅览、医疗保健、健身康复、文体娱乐等项目,免费为居民提供服务。 4、福建泉州晋江市青阳街道象山社区象山社区位于青阳街道办事处驻地南2.5公里,在罗裳山脚延伸处“画马石”东北侧500米处,东连接洪宅垵仑顶村,西连接空军、陆军驻地营房,南紧连洪山工业综合区域,北连接陈村村,辖区2个自然村。 象山村驻居罗裳山延伸处“画马石”东北侧山丘处有块石头与“玉笏朝天”相似成为“笏山”闽南语为“虎石山”,早期地图标注“上山村”后据传说,本山是有“象”的穴位,改成为“象山村”。据机制迁居至今已有600多年,曾有“庄厝”“曾厝厅”角落之称,现村中有一座“林氏宗祠”。 明清属泉州市南门处廿八都,民国33年(1944年)属大同乡四姓保(五区)解放至1952年为五区融村乡上山村。 1952年—1956年归属第八区融村乡上山村,1956-1957年属池店涵坂区岭山乡上山村,1957—1959年归属罗山普照大队上山村,1959—1961年归属青阳公社洪宅垵大队上山村,1961—1984年青阳镇洪宅垵大队上山村,1985年元月—2003年青阳镇象山村委会,2004—2009年归属青阳街道象山社区居委会。 5、云南省丽江古城区象山社区村情概况该社区居委会隶属古城区西安街道办事处,居委会下辖福象、玉象、俄古洛等18个村(居)民小组,到街道道路为柏油路,交通方便,东邻清溪社区居委会 ,南邻文汇社区居委会,北邻束河街道办事处。辖1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37户,有乡村人口133 人,其中农业人口93人,劳动力64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32 人。 海拔2,400.00米,年平均气温12.6℃,年降水量 1,100.00 毫米,2006年全社区农民经济总收入 151.2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225.00元。农民收入主要以房屋出租为主。 自然资源丽江地处横断山脉三江并流区域,地形地貌复杂、山川壮丽,民族众多、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全市共有旅游风景点104处,最具代表性的有:二山、一城、一湖、一江、一文化、一风情。“二山”即玉龙雪山和老君山。“一城”即丽江古城,“一江”即金沙江,“一湖”即被誉为“高原明珠”、“东方第一奇景”的泸沽湖风景名胜区,“一文化”即纳西东巴文化,“一风情”即泸沽湖“女儿国”摩梭人风情。 人口卫生下辖的俄古洛村现有农户37户,乡村人口133人,其中男性65人,女性68人。其中农业人口93人,劳动力64人。该村以纳西族为主族。到2006年底,全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75人(人员名单附后),参加农村合作医疗93人(人员名单附后);享受低保2人(人员名单附后)。该村建有公厕1个,建有垃圾集中堆放场地2个。 文化教育居委会辖区内有小学1所,校舍建筑面积 20,666.00平方米,拥有教师52人,目前整个社区农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22人,其中小学生12人,中学生10人。 该居委会建有农村文化活动室1个。 基础设施截止2006年底,下辖的农村已实现通水、电、路、电视、电话五通,有路灯。全村共有37户通自来水,有37户通电,有37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37户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37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32户。 该居委会到街道的路面均为柏油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硬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3.00公里,距离集贸市场0.40公里。 到2006年底,全居委会各个村(居)民小组已通自来水、通电、通路、通电视、通电话;部分村(居)民小组村已通路灯。农户住房以砖混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 16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8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8 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还有5户居住于其他结构的住房。 人文地理纳西婚俗 丽江坝区过去的纳西人,由于在1723年雍正实行改土归流的政策首汉族文化影响加深,在婚姻上也已实行一夫一妻和父母包办婚姻的制度。儿女婚事由父母做主,媒人撮合,以牛、羊、猪,酒聘娶。婚姻讲究门当户对,三从四德,夫唱妇随等汉族传统伦理,丽江纳西与汉族、藏族联姻的较多。在本民族内部,同姓不同宗的人可以通婚,但绝对禁止同家族的人结亲。结婚,一股都要经过订亲、请酒,举行婚礼的程序: 订亲,纳西语叫"日蚌",意为"送俩"。男孩长至五。六岁时,父母便注意给他物色媳妇,请算命先生或祭司东巴排八字,对生辰,或者到寺庙烧香求签。若是相中的女孩与儿子的生辰属相相合时,父母便托媒人带一壶酒去女家为儿子说来。如女方父母同意,待女孩十岁左右即择日举行讨婚礼。订婚时,男家须向女方送礼物,第一次称为"小酒",男方送给女家白米二升(约20斤》、酒一坛(约5斤)、红糖二至四盒、茶叶二包。其中糖、茶、酒是不可缺少的礼物,其余礼物的多少.视男方的富裕程度决定。小酒之后,任何一方觉得婚事不合适时,都可以反悔,如女方想退婚,必须把所收礼物如数退还男家:茗男家想毁约,把决定通知女方即可。 小酒后隔上一年半载,男家再向女家送第二次礼,叫做过"大酒"。除备有过小酒的礼物外,还要赠送上布一件(7尺左右)、衣服两件、玉或银手镯一对、猪肉三十斤、现金若干等,披红挂彩,由媒人和男家亲友送到女家。女方以酒席相待,客人喝着男家送来的酒,称赞酒好、酒甜,并向结亲的两家祝贺。酒席后,女方送一壶酒和两盒红糖或一些糙把给男家口礼。男家再将女方回赠的酒敬献祖宗,宴请亲友。"大酒"之后,双方再不能反悔婚事。 送"大酒"后的第二天,男家的至亲去女家会亲,从此,两家人开始互访。自可婚到结婚前,男方每年在端午、中秋、冬至三个节日,都要请媒人给女家送去大米一盘(约5斤)。茶叶二包、红糖二盒,有些地方,在丰收农忙时,男方请未婚媳妇帮助割麦一天,选送一、二驮优质小麦馈赠女方,作为女子的"私房"。每年春节,未婚男女各自找个伴友,陪同前往对方家里拜年。任何一方家里有事,对方便前往帮助,但未婚夫妻互相不能谈话和接触,必须严格遵守传统伦理。 男女二十岁左右,方择吉日举行婚礼,纳西语叫"楚美如、意为"娶媳妇"。婚礼由新郎家族中能干的长者,分派同家族的人操办。迎亲的前几天,新郎家的院子内要搭大篷,在大门和院中扎迎亲牌坊。富有人家还挂宫灯、字画,到处张灯结彩。在洞房的门框上方,挂一个用红纸徒糊的筛子,上插三支用柳树或桃时作的箭,井在红纸上写着"麒麟在此"四字,以求驱邪得福。 正式迎亲的头天,媒人带领男家亲友及吹鼓手,抬着迎亲的衣服、布匹、酒、肉、米、糖、茶、月饼和饵炔(米或糯米蒸熟后,再在木模内压成讲),再加三十至五十元半开(过去的价值),前往女家,沿途吹吹打打,好不热闹。女家将男家彩礼放在院中的方桌上,举行简单的点收仪式。送礼的人在女家吃过茶点或便饭即返回。当晚,男家在院中摆上糖果、蜜饯、酒和茶水,招待同付及邻村的青年。男女青年们边唱祝婚歌、边跳舞,猜拳欢笑,以示庆贺。女家亦在本村招待男女青年,唱跳的是"嫁女"古歌.青年们憧憬着未来的幸福生活,欢跳到深夜,新郎和一位父母双全的小男孩或好友同住新房,俗称"压床".象征新郎今后如伴友家一样,儿孙满堂,全家多幅。 第二天正式迎亲,大宴宾朋,又叫"办大酒"。清晨,男家的媒人、吹鼓手及亲友,带着新娘婚礼时需穿戴的衣物,到女家迎接新娘,新娘换上男家送来的新衣服,外罩红大褂,头插首字和鲜花,再蒙上红布头帕,一边拜祭祖先、拜别父母亲友,一边哭泣,表示舍不得离开他们。新娘坐轿或是步行,全凭男家的经济条件与路程远近而定。但她必须在同族长辈、兄弟姐妹及女伴的陪送下前往男家.娘家陪迭的嫁妆,一般有大木柜子两个,箱子一对,被褥二至四床,衣服数套套,绣花鞋一、二十双,火具、铜锅、铜盆,铜壶、铜盘,铜勺,铜锁和铜制的水桶等生活用具,以及梳妆用品,随同新娘送至男家:送亲队伍的前面,中一人手持柏香木做的火把开路、意为清除秽气,驱逐邪恶,大吉大利,途中,"少年们争先恐后抢夺新娘盖脸的红头帕,抢到手后,由新娘用喜糖换回。 新郎穿长衫、马褂,带着礼帽在门前迎候(也有亲自前往女家迎亲的)。新娘一到,新郎上前掀开花轿门帘,扶新娘出轿,然后躬身向送亲的人们致谢。新娘进大门时,必须跨过门槛正中的"马鞍"(是用大红纸包贴在门尴上的),意思是跨过"马鞍",就算是男家的成员了.新娘和新良。先菱惜上或厨届的祖先台前拜祭祖宗,然后进入洞房,新郎要立即换上新娘送的栓有红丝线的新鞋,表示今后永不分离,然后出新房招呼客人。新娘"在房内脱下红大褂,重新梳妆打扮。过一会,伴友们簇拥着新郎,新娘至堂屋,举行"分大小仪式",即依长幼亲疏拜谢新郎方面的长辈,最后敬拜来宾。 仪式结束后,按照传统习惯,男女宾客分别入席就座·男宾席上,新娘的兄弟或侄子被尊为上宾,坐于首席,女宾席上,新娘的母亲和伴女最受尊重:其余来宾,依长幼亲疏入座。喜宴至少摆六盘六碗,新郎向男宾席敬酒,新娘到女宾席劝饮.亲朋们开怀帧饮,祝新夫妇永结同心。夜晚,青年们围着篝火唱跳婚歌、喜歌和欢乐调,有的通宵达旦。主人以酒、茶、瓜果、糖点盛请招待客人,新郎、新娘亦出来敬酒。来宾兴致越高,主人便越感到荣耀和吉祥.新郎、新娘人洞房后,有些地方有闹洞房的习俗。 第三天新人回门,由女家宴客。早餐后,妆扮好的新娘、新郎,在男女伴友和亲属的陪同下,赴女方家省亲,并带去茶、糖、肉、饵块等礼物;快到娘家时,新娘放声哭泣,表示急叨地想见父母和兄弟姐妹。到女家后,新夫妇先拜祖先,继拜父母和长辈,最后向客人敬酒行礼:新郎行三礼九叩,新娘行四礼八拜。客人们畅饮祝福,并送新娘一些礼物。女方男女青年到新郎和男伴友坐的专席上去敬酒,同时戏弄刁难他们,如在端给他们的大碗卫放根长粉丝;用马尾毛或头发把肉一块块串在一起,把米饭堆得又满又尖等等,当晚,夫妻俩必须返回,不能留宿女家,女家应回赠些酒、糖之类的礼物给女儿、女婿。 第四天如果新郎与新娘如离丽江古城近,就同游丽江古城街,给路遇的亲友散发喜糖。第五天,新娘独自回娘家省亲,同母亲。姐妹、女伴谈话。父母则再次教育她待人处事、生活等方面的规矩和礼节。但新娘当晚必须返回夫家。 在婚姻关系中,丽江坝区纳西盛行姑舅表亲优先婚配(纳西话叫"阿贝则美该",意为"舅舅可以强认姑母的女儿为儿媳")。依照传统风俗,舅父的儿子有优先娶姑表姐妹的权利,即使舅表兄弟是傻子,姑表姐妹也无权拒婚。舅父只有在外甥女病残或八字与儿子不合时,才允许她嫁给外人。 新农村建设2006年以来,按照区委、区政府和各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施方案,积极组织、开展新农村建设的项目、规划。内容包括生产发展、村容村貌整治、农民增收、乡风文明、民主管理等方面。 发展重点该居委会下辖的农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存在主要问题和困难:失地少地农民,青少年就业成一大问题。 该村今后的发展思路和重点是:发展思路及发展产业:利用区位优势,引导村民发展第二、三产业,鼓励村民外出务工。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