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女墙
释义

女儿墙在古代时叫“女墙”,包涵着窥视之义,是仿照女子“睥睨”之形态,在城墙上筑起的墙垛,所以后来便演变成一种建筑专用术语。特指房屋外墙高出屋面的矮墙,在现存的明清古建筑物中我们还能看到。

女墙来源

《辞源》里是这么说的,城墙上面呈凹凸形的小墙;《释名释宫室》:“城上垣,曰睥睨,……亦曰女墙,言其卑小比之于城。”意思就是因为古代的女子,是卑小的,没有地位的,所以就用来形容城墙上面呈凹凸形的小墙,这就是女儿墙这个名字的由来。

宋《营造法式》上讲的是:“言其卑小,比之于城若女子之于丈夫,”就是城墙边上部升起的部分。《三国演义》第五十一回写道:“只见女墙边虚所搠旌旗,无人守护。”这里的“女墙”一词,就是指城墙顶部筑于外侧的连续凹凸的齿形矮墙,以在反击敌人来犯时,掩护守城士兵之用。有的垛口上部有瞭望孔,用来瞭望来犯之敌,下部有通风孔。

第二个含义

后来,女儿墙又叫“睥睨”,指城墙顶上的小墙,建于城墙顶的内侧,一般比垛口低,起拦护作用,是在城墙壁上再设的另一道墙,是“城墙壁的女儿也”。《古今论》记载:“女墙者,城上小墙也一名睥睨,言于城上窥人也。”由此可见,女儿墙不仅与窥人有关,而且还另有一个直露的名字,只是“睥睨”一词太过于瘪口,不如“女墙”含蓄,所以后来“女儿墙”叫法流行较广。

李贺在《石城晓》一诗中写道:“月落大堤上,女垣栖乌起。”杜甫《题省中院壁》诗中写道:“掖垣埤竹梧十寻。”中的“埤”指的就是其第二个意思,即泛指矮墙之义。?

刘禹锡在《石头城》一首诗中写到:“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李渔在《闲情偶记·居室部》中写到:“予以私意释之,此名以内之及肩小墙,皆可以此名之。盖女者,妇人未嫁之称,不过言其纤小,若定指城上小墙,则登城御敌,岂妇人女子之事哉?”

按照李渔的书中记载的,“女墙”则应是用来防止户内妇人、少女与外界接触的小墙。原来,古时候的女子大多久锁深闺,不能出三门四户。但是小墙高不过肩,又可以窥视墙外之春光美景,况且墙是死的,可人却是活的,所以这女儿墙又成就了许多才子佳人的故事。后来女儿墙这种建筑形式既成全了古代女子窥视心理的需要,又可以避免被人耻笑的尴尬。女子往往会在一瞥之间,便能一见钟情,发现自己的意中人。

关于女墙的诗句

”官舍已空秋草没,女墙犹在夜乌啼。“(刘长卿《登余干城》)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刘禹锡《石头城》)

“予以私意释之,此名以内之及肩小墙,皆可以此名之。盖女者,妇人未嫁之称,不过言其纤小,若定指城上小墙,则登城御敌,岂妇人女子之事哉?”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4:5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