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女科
释义

nǚ kē ㄋㄩˇ ㄎㄜ 女科

(1).犹妇科。 明 梁辰鱼 《浣纱记·效颦》:“奴家身子生得驼,近日行医学女科。”

(2).指妇科医生。 明 汤显祖 《牡丹亭·道觋》:“知他小姐年多长,染成一疾半年光,俺不是女科,请你修斋,一会祈禳。”

(3).为女子所开的科举考试。《镜花缘》第四一回:“侄女须赶紧用功,早作准备,据你学问,要竖才女匾额,只算探囊取物。去年你曾问我女科,谁知此话今日果真应了。”

妇科简介

女性生殖系统所患的疾病才叫妇科疾病。妇科疾病的种类可分很多种,常见的有:子宫肌瘤、卵巢囊肿、阴道炎、宫颈炎、宫颈糜烂、盆腔炎、附件炎、功能性子宫出血、乳腺疾病、不孕症、月经不调等等。女性从青年期开始,就应该懂得月经、生育、妊娠、分娩、绝经等一些基本的医学常识,并经常保持乐观的情绪,这样就能避免或减少某些妇产科疾病的发生。

中医妇科

历史发展

中医妇科学是运用中医学的理论研究妇女生理、病理特点和防治妇女特有疾病的一门临床学科。中医妇科学研究范围包括月经不调、崩漏、带下、子嗣、妊娠、临产、产后、乳疾、癓瘕、前阴诸疾及杂病等。

中医妇科学是中医学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是逐渐形成、发展和充实的。现把中医妇产科学的发展史分为十个阶段:

夏、商、周时代

(公元前2197~公元前770年)我国远古时代的祖先,在劳动和生活中积累了药物和医疗技术,到了夏、商、周时代已有关于难产和种子、胎教理论记载。如《史记·楚世家》中有“胸剖而生契”的难产记载。《山海经·西山经})中有服“骨蓉”避孕的记载。《烈女传》有胎教的记录。

春秋战国时代

(公元前770~公元前221年)在这一时期著名医家扁鹊因曾专门从事过妇产科的医疗工作,当时被称为“带下医”(妇科医生)。《内经》中也有妇科方面的理论记载,为中医妇产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左传》中有“庄公寤生”的难产记载。还有“男女同姓,其生不蕃”记载,明确提出近亲结婚有害于后代,这一观点比英国的达尔文1858年的相关论述要早2500多年,而且对今天的优生学研究也有意义。

秦汉时代

(公元前221~公元220年)秦代,已有妇产科病案的记载。据《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太仓公浮于意首创“诊籍”,其中“韩女内寒月事不下”及“王美人怀子而不乳”的病案,都是妇产科最早的病案。

到了汉代,妇产科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在医事制度上设有“女医”,药物堕胎、联体胎儿、手术摘除死胎等首见记载,并出现了一批妇产科专著。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文物中有《胎产书》,是现存的最早妇产科专著,书中对妊娠按月养生提出一些见解,反映了当时对妊娠、胎产卫生的认识。

张仲景所著《金匮要略》中的妇人三篇,论述了妊娠呕吐、妊娠腹痛、产后发热、热入血室、带下、经闭、癓瘕等病的证治,并提出阴道冲洗和纳药的外治法。当时的许多经验和方药至今有效。与张仲景同代的医学家华伦,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外科专家,不仅成功地进行了开腹手术,也成功进行了摘除死胎的手术。《后汉书·华佗传》说:一伦曰:‘死胎枯燥,执不自生。’使人探(远取)之,果得死胎,人形可识,但其色已黑。伦之绝技,皆此类也。”可见当时的妇产科已发展到了相当水平。

魏晋南北朝及隋代

(公元220~公元618年)这一时期,主要是脉学和病源证候学的成就,推动了妇产科学的发展。晋代王叔和所著《脉经》,根据《难经》独取寸口的原则,总结了公元3世纪以前的脉学知识,使诊脉的理论与方法系统化、规范化了。

其中在妇产科方面,提出了“居经”、“避年”之说,指出“尺中不绝,胎脉方真”及脉辨男女,描写了产时“离经脉”,即“怀娠离经,其脉浮,设腹痛引腰脊,为今欲生也”。

隋代

(公元610年),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是当时中医病理学巨著,包括内、外、妇、儿、五官五科。

书中有妇人病八卷,前四卷论妇科病,包括月经、带下、前阴、乳房诸病,后四卷论产科病,按照妊娠、将产、难产及产后分类,逐项讨论了病因、病机及临床所见,内容颇为丰富。

唐代

(公元618~公元907年)唐代继隋制建立了比较完备的医事制度,设立了“大医署”,这是唐朝最高的医学教育机构和医疗机构,专门培养医药人才。医学发展特点是逐渐趋向专科化。

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在所著《千金要方》中将妇人胎产列于卷首。广泛地讨论了求子、妊娠、产难、胞衣不出、月经、带下及杂病,还精辟地论述了临产及产后护理等内容。王焘所著的《外台秘要》还记载了若干堕胎断产的方法,并已注意到节制生育问题。

此时,妇产科发展的重要特征,是出现了我国现存理论较完备的产科专著,即咎殷著的《产宝》。

宋代

(公元 960~公元 1279年)宋代妇产科已发展成为独立专科。在国家医学教育规定设置的九科之中有产科。如《元丰备对》载:“太医局九科学生额三百人……产科十人……。”这一时期出现一些重要妇产科专著。如杨子建著的《十产论》,陈自明的《妇人大全良方》,朱瑞章的《卫生家宝产科备要》,李师圣的《产论》,郭稽中的《妇人方》等。此期,在妇产科方面成就最大的是陈自明和他的著作《妇人大全良方})。该书系统地论述了妇产科常见疾病,还特别谈到了对难产的处理。是我国著名的妇产科专著,是当时一部杰出的作品,一直风行300多年,对后世医家也有巨大影响。

金元时代

(公元1115~公元1234年;公元1271~公元1368年)金元时代是医学百家争鸣时期,医学流派开始兴起,刘、张、李、朱四大家对妇产科从不同角度作出了贡献。元代医学设13科,有产科1门。

金元四大家的学术发展,开扩了对妇产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的思路。如刘完素著《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胎产论说:“妇人童幼天癸未行之间,皆属少阴;天癸既行,皆从厥阴论之;天癸已绝,乃属太阴经也。”对妇女生理作出了规律性阐述,成为少女着重补肾、中年着重调肝、绝经期着重理脾的理论根据。

张子和著《儒门事亲})认为“养生当论食补,治病当论药攻”,善用汗、吐、下三法以驱病,这种观点也常用于妇科。该书还记载了钩取死胎的成功案例,该书卷7的内伤形说:“又一妇人临产……子死于腹……急取秤钩,续以壮绳……钩其死胎……。”开创了中医产科器械手术助产的先河。李果认为“内伤脾胃,百病始生”,治病着重应用补脾升阳除湿之法,此法也广泛用于妇科而收到较好的效果。其所著《兰室秘藏》所论:“妇人血崩,是肾水阴虚,不能镇守包络相火,故血走而崩也。”对今天月经病(主要是“功血”)的治疗是有指导意义的。朱震亨的“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之说,治疗上重视保存阴精,对妇科胎前病、产后病提出的一些治疗原则在临床上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朱震亨在《格致余论》受胎论中说:“阴阳交媾,胎孕乃凝,所藏之处,名曰子宫,一系在下,上有两歧,一达于左,一达于右。”第一次明确描写了子宫的形态。

妇科保健

更年期妇女要注意合理饮食。

更年期妇女除了注意精神心理卫生外,合理膳食也要相当的注意。

复合维生素B对维护神经功能,促进消化,预防头痛、头晕,保持记忆力等大有裨益。小米、麦片、玉米等粗粮及蘑菇、香菇等蕈类食物中含较丰富的维生素B,更年期妇女应适当多吃这些食物。

更年期妇女水盐代谢紊乱,容易发生水钠滞留,引起浮肿,并进一步引起血压升高。所以,应限制食盐,用盐量宜为中青年时的一半。更年期妇女的糖代谢、脂肪代谢也常紊乱,容易发生血糖升高,血脂升高,体趋肥胖,以及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所以,更年期妇女要少吃甜食、动物脂肪和动物内脏,多吃些粗粮。随着年龄增长,基础代谢降低,容易发生能量过剩。所以,体趋肥胖的妇女应限制主食进食量。在膳食上应保证蛋白质供应,可多吃些瘦肉、鸡、鱼、蛋、乳制品及豆制品。一般植物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如豆油、菜子油、玉米油、麻油、葵花油都含高热量,过多食用会发生能量过剩。有报道说,过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还可增加癌肿的发生率。

不少更年期妇女月经紊乱,经血量多,经期延长,周期缩短,常可导致贫血。对此,首先要积极治疗月经紊乱,同时注意补充蛋白质、铁、维生素A、G、B12与叶酸,多吃动物肝脏、瘦肉、鸡鸭血及新鲜蔬菜,水果、红枣、赤豆、桂圆、糯米也有健脾益气补血作用。

更年期妇女钙磷代谢紊乱,容易发生骨质脱钙,骨质疏松,故应补充钙。可多吃些鱼、虾皮、芝麻、豆制品等含钙丰富的食品。牛奶中钙含量多,且易吸收,是理想的补钙佳品。

更年期妇女不要吸烟和饮酒、咖啡、浓茶等刺激性饮料。酸枣、红枣等具有安神降压作用,可多食用。

“药补不如食补”。更年期妇女如注意心理卫生,合理饮食,不仅能安然渡过更年期,而且许多不适之症可不治而愈。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5 7:19:06